安亞東
石阡縣大沙壩仡佬族侗族鄉(xiāng)人民政府農業(yè)服務中心,貴州銅仁 555100
胃腸炎作為常見高發(fā)牲畜疾病,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牛、馬等動物身上,牛在患上這類疾病后,會出現(xiàn)消化道部位的病變問題,使得牛胃腸道部位無法正常運轉。由于胃、腸在解剖功能以及生理功能上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彼此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的關系,一旦其中一個部位出現(xiàn)病變,就會導致另一方出現(xiàn)機能損傷,往往胃腸道炎癥會同時發(fā)生。
對于胃腸炎的致病原因進行分析,在飼養(yǎng)過程中,如果喂食質量不佳的飼料,或者有毒的飼料,就有可能誘發(fā)牛胃腸炎。而且,營養(yǎng)不當也會造成牛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使牛對疾病的防御能力降低,影響牛腸胃道的屏障功能,一些不存在致病作用的致病菌,如果毒力增加,也會導致疾病發(fā)生。尤其對于體質衰弱的病畜,均會引起疾病的發(fā)生。而且抗生素的胡亂使用,會使胃腸道內的菌群失去平衡,導致胃腸炎癥加重[1]。
繼發(fā)性胃腸炎的致病因與傳染病有關,常見傳染病有牛瘟。寄生蟲病與內科疾病有關,例如便秘以及胃擴張等。
對胃腸炎的發(fā)病原理進行研究工作時,需要從引發(fā)這類疾病的因素上去分析其中的差異化內容。首先,患病個體胃腸道黏膜會因異常發(fā)炎而滲出一定量的組織液,刺激胃腸道蠕動速度加快的同時,使得黏膜部位出現(xiàn)腫脹的表現(xiàn),削弱胃腸道部位的運轉情況。導致胃腸道機能紊亂,使病牛出現(xiàn)腹部疼痛的表現(xiàn)。隨著病牛患病程度的加劇,病牛還會因無法獲取到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而出現(xiàn)其他部位的病變問題。病牛腸道內的微生物會大量地繁殖,為細菌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特別是大腸桿菌等細菌,而且菌體在崩解后,會產生大量的毒素,再加上胃腸道功能不全,使胃腸道黏膜受到刺激,會導致炎癥加重,胃腸道的正常活動以及分泌功能均會受到影響,導致病牛無法通過胃腸道部位吸收水分,引發(fā)病牛的腹瀉表現(xiàn)[2]。
病牛消化道當中的食物如果沒有盡快完成吸收,則食物以及食物殘渣會在病牛胃腸當中出現(xiàn)異常腐化問題,腐化過程當中產生的各類有害物質,會對病牛消化道部位造成極大地刺激與損傷。同時,當病牛吸收一定量的有毒物質后,還會引起病牛出現(xiàn)全身性病癥,例如體溫升高以及精神抑郁等。隨著病牛體內的毒素不斷積累,病牛的心臟以及體液循環(huán)都會受到相應地影響。
對胃腸炎的主要癥狀進行分析,腹瀉是常見疾病,病牛的糞便較為稀軟,而且糞便的含水量較多,散發(fā)惡臭氣味,且在糞便中含有黏膜組織以及血液,在腹瀉時,可以聽到腸音增強。在發(fā)病后期,病牛的肛門較為松弛,經(jīng)常出現(xiàn)失禁等情況。病情較為嚴重,大腸會發(fā)生炎癥,當腸道以及胃發(fā)生炎癥后,會使腸音逐漸減弱,導致排便量減少,糞便顏色暗淡,并且其中有黏液混雜到一起,在疾病后期病牛才會發(fā)生腹瀉,也有部分病牛并不會出現(xiàn)腹瀉癥狀。如果缺乏實質有效的疾病治療工作,病牛會在持續(xù)性腹瀉過程中出現(xiàn)嚴重地脫水問題并引發(fā)中毒反應。此時的病牛體表異常干燥,而且血液會變得黏稠變暗。當病牛的腎臟機能發(fā)生異常后,會導致非腎病性尿毒癥,而且病牛肌肉會抽搐、痙攣[3]。
在鑒別診斷時,首先需要對病牛的全身癥狀進行分析,觀察病牛是否存在食欲紊亂以及舌苔病變,糞便味道是否腥臭難聞。在臨床治療中,應當注意胃腸炎與急性胃腸卡他的區(qū)分。
對胃腸炎以及急性胃腸卡他癥狀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牛胃腸炎的主要病癥表現(xiàn)有脈搏速度加快,呼吸頻率增加,病牛的體溫會異常升高,之后病牛的體溫會緩慢恢復正常。病牛的口腔散發(fā)臭味,由赤紅變成青紫色。腸音初期短期強盛,隨后異常聲音會逐步減弱,排泄糞便較為稀軟,可以在糞便中發(fā)現(xiàn)組織碎片,腥臭難聞?;加屑毙晕改c卡他癥的病牛,在體溫、脈搏以及呼吸等方面均沒有明確的變化,口腔顏色偏向青、紅,腸音以一般增強為主,但是不存在血液以及腥臭味。
對胃腸炎進行流行病學分析,通過檢查血液、糞便以及尿液,可以鑒別傳染病、寄生蟲病等。對于疑似中毒的病牛,需要對草料進行檢查,查看是否存在可疑物質,如果病牛食欲減退,并且存在明顯口臭,則病變位置主要在胃部,如果病牛的腹痛癥狀加重,并且伴隨便秘以及腹痛等癥狀,則病變位置多半在小腸。如果病牛存在腹瀉以及快速脫水的癥狀,則病變位置多半集中在大腸[4]。
根據(jù)病程發(fā)展,需要對病牛進行全局治療,首先疾病治療的根本為殺菌消炎治療。
常用的西醫(yī)治療藥物有鹽酸黃連素片以及穿心蓮片、維生素等藥物,鹽酸黃連素片每次服用5g。穿心蓮片每次服用120g,維生素每次服用0.5g??梢詫⒋笏鈸v碎成蒜泥,然后將蒜泥與水摻和到一起,每天服用150g 蒜泥,連續(xù)服用3d。在病牛治療中,可以根據(jù)病牛的糞便排泄情況服用消炎殺菌片劑,如果病牛的病癥緩解,應繼續(xù)服藥鞏固,提高治療效果。此外,恩諾沙星的服藥量需要根據(jù)病情危急程度進行改善,根據(jù)病牛的體質對病情進行控制,如果藥物劑量較小則會導致感染無法控制,并且病菌會產生耐藥性,如果藥物劑量使用過大,則會造成毒性反應。使用維生素C 時,直接服用會導致維生素C 被破壞,因此可以選擇肌肉注射的方式進行治療[5]。
緩瀉的主要目的為將有毒物質排出,讓病牛胃部中的內容物發(fā)酵被抑制,減輕胃部的炎癥反應,使中毒癥狀得到緩解。當病牛的排泄物散發(fā)惡臭時,可以使用硫酸鈉進行改善,硫酸鈉的服用劑量為800g。對于糞便稀釋,并且存在大量黏液的病牛,不適宜使用止瀉治療。當病牛的糞便腥臭味減弱,并且黏液較少時,可以采取止瀉治療,使用磺胺脒、木炭末以及碳酸氫鈉進行治療。
對于病牛來說,需要及時進行補液干預,通過補液提高病牛體內的水分、鹽分等物質,讓病牛的心臟功能得到恢復,調節(jié)腎臟,使病牛的體液循環(huán)得到改善,減輕血液中毒的癥狀,讓毒素可以盡快地排出體外。
牛胃腸炎導致的脫水癥狀,屬于混合性脫水,病牛體內的鹽分、水分以及糖分會共同喪失。對病牛進行治療時,可以選擇復方氯化鈉注射液以及生理鹽水進行干預,如果病牛的失血過多,可以配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讓病牛的血容量得到補充,補液速度不應過快,否則會造成心臟衰弱,對于病重牛,需要減慢輸液速度,緩慢滴注。根據(jù)病牛的脫水情況,制定補液方案。
例如,硫酸慶大霉素對隱性、陽性革蘭氏菌都有出色的抗菌效果,常用于耐藥性較高的金黃色葡萄桿菌等細菌的抗感染治療,對靜止期的細菌有著出色的治療效果。維生素B1也是常用藥物,可以對病牛消化道異常紊亂癥狀進行調節(jié),消除重度損傷,而且當注入大量葡萄糖后,可以滿足糖代謝增高對維生素B1的需求量。如果病牛出現(xiàn)少量出血,則需要補充維生素K3。為提高病牛的抵抗力,對胃腸道功能進行調節(jié),可以適當補充多種酶,促進糖分、脂肪等物質的代謝。為改善病牛酸堿失衡的情況,提高病牛的解毒功能,可以使用碳酸氫鈉,當病牛排尿顯弱堿性則停止藥物的使用。為防止水、電解質之間失衡,平衡糖、蛋白質代謝,維持酸堿平衡,可以使用氯化鉀進行緩解。但是在使用氯化鉀時,需要注意,對存在急性腎功能障礙的病畜來說,鉀代謝會受到影響,在使用氯化鉀后,會導致高血鉀癥的出現(xiàn),造成血液中鉀濃度含量升高,對心肌收縮產生抑制影響,病牛的心臟會停止跳動,很容易猝死。因此在病牛的排尿量沒有得到改善之前,不可使用氯化鉀,可以使用被稀釋的濃度緩慢注射,速度不可過快。
在輸液時也要注意,大量輸液后,如果病牛沒有排尿,則需要進行人工排尿,并且對尿液變化進行檢查。對于無尿病??梢允褂酶事洞歼M行利尿操作,并且分析無尿原因,對于急性腎衰竭導致的尿液減少,需要停止輸液治療,并且對腎臟功能進行改善,防止尿中毒的情況發(fā)生。
中藥對胃腸炎的治療目的為清熱解毒,常使用加減治療控制病情,藥方為白頭翁湯加減治療,藥方組成由郁金、黃柏、黃芩、白芍、神曲、橘子、木通、甘草、訶子、大黃以及麥芽等藥物。藥方中的藥物可以起到止痛、解毒、健脾消食、止瀉去滯的作用,甘草能夠中和藥方中的藥性。
如果病牛口色紅紫帶黃,并且排泄物較為腥臭,存在大量的黏液、血液,則可以使用白頭翁、麥芽、秦皮、甘草、黃連、神曲、黃柏、厚樸、豬苓、仙鶴草、苦參以及澤瀉等藥物。藥方中的黃連以及黃柏等藥物可以清熱解毒,而且仙鶴草等藥物可以起到止血的效果。
對于舌苔顏色灰黃的病牛,如果病牛糞便帶有大量的膿血,則可以使用連翹、丹皮、大黃、山藥、白扁豆、銀花以及赤芍等藥物進行改善。
牛疾病的類型較多,并且一般都具有發(fā)病率高、傳染性強的特點,隨著養(yǎng)殖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牛疾病的種類也會變多,越來越多的新型牛疾病,會影響牛群的健康,使養(yǎng)殖戶承擔更多的經(jīng)濟損失。胃腸炎的主要誘發(fā)原因與飼養(yǎng)管理不當有關,因此需要加強飼養(yǎng)管理工作,具體為以下內容。
根據(jù)牛的品種以及年齡,需要對牛進行合理的飼養(yǎng),對于不同情況的牛群,需要采取合理的治療對策,發(fā)揮生產性能,提高經(jīng)濟收益。
在一般管理的基礎上,需要制定完善的操作規(guī)程以及制度。每日按照相應的工作程序進行工作,有效提高防疫效果,在制定制度后,應嚴格按照內容執(zhí)行。養(yǎng)殖場需要做好封閉管理,防止疾病的外來以及內傳,對于進入到養(yǎng)殖場的車輛需要做好消毒管理,發(fā)現(xiàn)疫情跡象后,需要將牛場進行全方位的封閉,將患病肉牛進行隔離處理。
在牛舍中需要做好保暖、通風工作,如果牛舍環(huán)境過于潮濕,就會導致有害氣體的累計,對牛的健康造成影響,對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使疾病傳播速度加快,因此養(yǎng)殖工作一定要注意保暖與通風,做好衛(wèi)生管理。
定期對牛表進行擦拭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而且定期地清洗,也可以提高皮膚的抵抗力。
飼養(yǎng)需要注意定時、定量。在變更飼料時,需要注意逐漸過渡更換,以10d 最為適宜。如果飼料成分與原來飼料的成分差異不大,可以縮減為5d,在飼料中每天更換20%的新飼料,在第5天替換完畢。如果新飼料與舊飼料之間的差異較大,以10d 為一個更換期最為適宜。在喂食粗飼料時,注意清篩,由于牛進食不咀嚼就吞咽,需要防止鐵釘?shù)犬愇飺诫s在飼料中。在喂食地瓜、蘿卜等飼料時,防止發(fā)生食道梗阻的情況。在喂食上,需要先喂食粗飼料,再喂食精飼料。單一化的飼料組成會導致牛出現(xiàn)消化不良,牛在進食大量的青草等食物后,由于飼料成分單一,會導致消化功能受到影響。單一的飼料配比也會造成牛營養(yǎng)不平衡,使牛的抵抗力降低。
在消毒工作中,常用的消毒劑為火堿,外來人員進出養(yǎng)殖場時,應更換衣服、帽子,注意消毒工作,對牛舍可以采取熏蒸消毒。
病牛應當及時進行隔離管理,對于病死牛要做好焚燒、深埋工作,不可胡亂拋棄。在清理牛舍糞便時,注意不可堆積,尤其是雨季,防止肢蹄病出現(xiàn)。
對于牛胃腸炎,應采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方式,根據(jù)病牛的具體病情,靈活調整治療內容。在病前期,可以使用中醫(yī)治療,中藥的副作用較小,而且療效優(yōu)異,因此適用于大多數(shù)地域,在中藥治療的同時采取西藥輔助治療。對于熱毒型腸炎,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陰液虧損,需要加強對體質瘦弱病牛的治療重視。對于炎癥消失的病牛,按照中藥治療原則,進行補氣、止瀉治療,讓病牛的胃腸道功能盡快恢復,胃腸炎為常見疾病,一年四季均會發(fā)病,如果飼養(yǎng)管理不當,就會導致疾病高發(fā),因此需要加強相關研究,減少經(jīng)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