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曉東
目前,教師閱讀存在的三個突出問題:沒時間讀書、沒有能力進行“啃讀”、閱讀狹隘化。我們應該如何解決?
我認為,第一要創(chuàng)造閱讀時間,如何創(chuàng)造?“三找”加“三斷”。三找:找?guī)褪?,分擔家務和事務;找同伴,參加閱讀共同體遇到精神尺碼相同的人;找環(huán)境,盡量到安靜的場所。三斷:斷開手機,減少“刷屏”的時間;斷開無效社交,多一些獨處和思考;斷開負面情緒,保持內心的寧靜和閑適。
第二,提升閱讀力。磨刀不誤砍柴工,如果讀書是砍柴,提升閱讀力就是磨刀。如何磨?系統(tǒng)性“啃讀”有難度的專業(yè)書籍甚至經典書籍。系統(tǒng)性指圍繞一個專題,一本接一本地讀,書要多但主題不要散?!翱凶x”是指扎扎實實,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一章一章,邊讀邊勾畫標記,最好是批注,同時畫思維導圖、寫閱讀筆記。
第三,跨領域讀書。除了閱讀與教育有關的書,每年讀幾本哲學、歷史、地理、經濟、法學等非教育領域的經典書籍。讀書不能只讀校長、教師乃至高校教育學者寫的書,而要讀一些其他領域專家寫的書。在最深處,許多知識和道理都是相通的。
我長久地思考一個問題:一個人要怎樣閱讀才有可能發(fā)生根本性變化?根據(jù)我個人的經驗和體會,要做到“五位一體”。五位是指:變淺閱讀為深閱讀,有高人指導下的閱讀,與實踐聯(lián)系的閱讀,與寫作結合的閱讀,有時間長度的閱讀。一線教師工作繁重,很難完全做到,但不妨朝此方向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