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英光,銀雪艷,郭秀彩,張紫萍,李峰(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yī)院,廣州 510620)
吳茱萸堿(evodiamine,EVO)是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石虎和疏毛吳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實中的色胺吲哚類生物堿成分[1-2],具有抗炎、抗纖維化、抗脂毒性、抗腫瘤活性[3],但EVO存在水溶性差,代謝過快,靶向性差等缺點[4-5],使其臨床應(yīng)用受到限制。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L)所具有的兩親性結(jié)構(gòu)特點使其對難溶性藥物具有增溶作用,大量研究表明以甘草酸作為載體的新型藥物,其藥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均有明顯的提高[6],甘草酸作為天然藥物活性成分,已被證實是安全無毒的生物材料,在一定條件下不會導(dǎo)致溶血[7],符合國家靜脈注射的標(biāo)準(zhǔn),因此甘草酸可以滿足作為有前景的藥物遞送載體的靜脈藥物開發(fā)的基本要求。前期我們以甘草酸作為載體對EVO進行包封,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備出吳茱萸堿-甘草酸納米膠束[(EVOGL)-micelles],制備成膠束后EVO的溶解度明顯增加[8],可作為靜脈注射藥物。為進一步了解(EVOGL)-micelles在大鼠體內(nèi)的藥代動力學(xué)過程,尾靜脈分別注射EVO和(EVO-GL)-micelles后,采用HPLC測定大鼠血漿中EVO含量,評價膠束對EVO藥代動力學(xué)的影響,以期為EVO新型給藥系統(tǒng)提供依據(jù)。
LC-20A島津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有限公司);Quintix65-1CN電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公司);5804R Eppendorf冷凍離心機(美國艾本德公司);減壓真空干燥箱(上海高致精密儀器有限公司)。
EVO(純度>98%,批號:C16244049,Aladdin),EVO對照品(純度>99%,Aladdin,批號:A1629030),甘草酸(純度>98%,北京百靈威科技有限公司,批號:LS40R62),乙腈、甲醇(色譜級,德國Merck公司),乙醇等其他試劑為分析純,水為超純水。
雄性SD大鼠,200~220 g[南方醫(yī)科大學(xué)南方醫(yī)院實驗動物中心,動物使用許可證,SYXK(粵)2015-0056;合格證號:44002100013124]。
所用色譜柱為Ecosil C18反相液相色譜柱(4.6 mm×150 mm,5 μm);柱溫40℃;流動相為乙腈-水=60∶40;流速1.0 mL·min-1;檢測波長225 nm;檢測器為二極管陣列紫外可見光檢測器(SPD-M20A);進樣量20 μL;分析時間7 min。
精密稱量10 mg EVO對照品,用甲醇溶解后轉(zhuǎn)移至50 mL棕色量瓶,加入甲醇定容至50 mL,即得到200 μg·mL-1的EVO對照品儲備液。精密吸取適量EVO對照品儲備液,使用適量的甲醇稀釋制成質(zhì)量濃度為100、500、2000 ng·mL-1作為EVO對照品溶液。
將12只雄性SD大鼠隨機平均分成(EVO-GL)-micelles組和EVO溶液組[用復(fù)合溶劑(5% DMSO,10%吐溫80,85% 0.9%氯化鈉溶液)超聲溶解[9]]。給藥前稱量大鼠體重,按 3 mg·kg-1(以EVO計)的劑量分別尾靜脈注射EVO溶液和(EVO-GL)-micelles。給藥后分別于0、0.083、0.25、0.5、1、2、4、6、8、12、24 h進行眼底取血,置于肝素化離心管,4℃、3500 r·min-1離心10 min,吸取上層血漿到離心管,于-20℃保存?zhèn)溆谩?/p>
取100 μL血漿樣品,加入300 μL乙腈沉淀蛋白,渦旋混合3 min,12 000 r·min-1離心15 min,取上清液,50℃真空干燥揮干有機溶劑,加入100 μL甲醇復(fù)溶,渦旋3 min,12 000 r·min-1離心15 min。取上清液20 μL,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
2.5.1 專屬性 記錄EVO對照品、空白血漿樣品、空白血漿+EVO對照品溶液、靜脈(EVOGL)-micelles給藥后30 min血漿樣品的HPLC圖,結(jié)果如圖1所示,血漿樣品中的內(nèi)源物質(zhì)不干擾EVO的色譜峰,EVO出峰時間短,保留時間為4.7 min,峰形良好。
圖1 吳茱萸堿-甘草酸納米膠束的HPLC色譜圖Fig 1 HPLC chromatogram of(EVO-GL)-micelles
2.5.2 標(biāo)準(zhǔn)曲線以及定量下限 空白血漿中加入不同濃度的EVO溶液,即得到含EVO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25、50、100、250、500、1000、2000、4000 ng·mL-1的標(biāo)準(zhǔn)血漿樣品,按照“2.4”項下方法處理血漿樣品。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峰面積。以藥物質(zhì)量濃度(μg·mL-1,c)為橫坐標(biāo),峰面積(A)為縱坐標(biāo)進行回歸擬合標(biāo)準(zhǔn)曲線,得到EVO的標(biāo)準(zhǔn)曲線方程:A=2.624×105c+2.234×104(r=0.998)。結(jié)果顯示血漿樣品中的EVO在25~4000 ng·mL-1與峰面積線性關(guān)系良好。根據(jù)信噪比(S/N)=10的原則,確定定量下限為25 ng·mL-1。
2.5.3 精密度 分別吸取100 μL空白血漿,制備低、中、高3個EVO質(zhì)量濃度(100、500、2000 ng·mL-1)的血漿樣品,每個濃度準(zhǔn)備5份,按照“2.4”項下方法處理后,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峰面積。在同一天內(nèi)每個濃度各測定3次,考察日內(nèi)精密度;連續(xù)測定3 d,考察日間精密度。結(jié)果日內(nèi)精密度RSD為4.5%~5.1%,日間精密度RSD為5.3%~8.5%,達到生物樣品分析要求。
2.5.4 提取回收率 分別吸取100 μL空白血漿,制備低、中、高3個EVO質(zhì)量濃度(100、500、2000 ng·mL-1)的血漿樣品各5份,分別按照“2.4”方法處理后,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通過標(biāo)準(zhǔn)曲線計算EVO的濃度,提取回收率(%)=提取后實測EVO濃度/理論濃度×100%。得出3個濃度EVO提取回收率為95.3%~98.4%,RSD范圍為5.7%~8.1%。達到生物樣品分析要求。
2.5.5 藥代動力學(xué)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及結(jié)果 數(shù)據(jù)處理后,得大鼠靜脈注射后各時間點EVO的平均血藥濃度,大鼠尾靜脈給藥 EVO和(EVO-GL)-micelles后吳茱萸堿的藥物濃度-時間曲線見圖2。使DAS 2.0軟件用對血藥濃度和時間采用靜脈給藥模型擬合,得到藥代動力學(xué)參數(shù)見表1。數(shù)據(jù)顯示EVO組在體內(nèi)符合二室模型,(EVO-GL)-micelles組符合三室模型。(EVO-GL)-micelles組的Cmax明顯高于EVO組(P<0.05)。(EVO-GL)-micelles組的AUC0~t是EVO組的2.30倍。(EVO-GL)-micelles組清除率(CL)較EVO組明顯降低(P<0.05)。
表1 EVO和(EVO-GL)-micelles的藥代動力學(xué)參數(shù)(±s,n=6)Tab 1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EVO and (EVO-GL)-micelles(±s,n=6)
表1 EVO和(EVO-GL)-micelles的藥代動力學(xué)參數(shù)(±s,n=6)Tab 1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EVO and (EVO-GL)-micelles(±s,n=6)
注:與EVO組相比,*P<0.05。Note:Compared with the EVO group,* P<0.05.
參數(shù)(EVO-GL)-micellesEVO Cmax/(μg·mL-1)1.61±0.19*0.92±0.11 t1/2/h3.66±1.493.26±0.59 V1/(L·kg-1)1.91±0.20*3.42±0.48 CL/(L·h-1·kg-1)0.67±0.21*1.38±0.14 AUC0~t/(mg·L-1·h)4.76±1.41*2.07±0.22 AUC0~∞/(mg·L-1·h)4.88±1.47*2.19±0.22
圖2 大鼠尾靜脈給藥 EVO和(EVO-GL)-micelles后吳茱萸堿的藥物濃度-時間曲線(±s,n=6)Fig 2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profile of evodiamine after tail vein administration of EVO and(EVO-GL)-micelles in rats(±s,n=6)
本實驗建立了HPLC法測定大鼠血漿中EVO含量,對(EVO-GL)-micelles和EVO進行了藥代動力學(xué)評價,結(jié)果顯示,EVO制備成(EVO-GL)-micelles納米膠束后,(EVO-GL)-micelles組的AUC0~t是原藥EVO的2.30倍,CL是原藥EVO的0.48倍,說明制備成(EVO-GL)-micelles納米膠束后,EVO在體內(nèi)的血漿清除率降低,表明(EVOGL)-micelles組相比EVO原藥在大鼠體內(nèi)具有更好的緩釋性,明顯改善了EVO的藥代動力學(xué)過程,提高EVO在血液中的濃度和滯留時間。前期我們體外釋藥實驗證明(EVO-GL)-micelles累計釋放量明顯高于EVO原藥,膠束中EVO 釋放緩慢,可能是由于藥物主要包載于膠束疏水性內(nèi)核中,以膠束的形式存在,從而起到緩釋作用[8]。同時可能與制備成甘草酸膠束后的靶向作用有關(guān),甘草酸具有皂苷類兩親性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特點,使其能夠結(jié)合細胞膜上的膽固醇或磷脂,改變細胞膜上脂質(zhì)的流動性,誘導(dǎo)細胞膜孔隙的形成,細胞膜通透性明顯增加,膠束與細胞膜相互作用,釋放大量的皂苷,從而在病變部位可達到高濃度的累積,甘草酸的直接跨膜遞送機制可能影響了EVO的代謝,從而起到緩釋的作用[10-11]。DAS 2.0擬合數(shù)據(jù)顯示EVO組符合二室模型,(EVO-GL)-micelles組更符合三室模型,可能在組織分布上與EVO組存在差異,體內(nèi)正常器官如肝臟中肝細胞膜上有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結(jié)合位點,有研究發(fā)現(xiàn)靜脈注射甘草酸后,甘草酸快速被肝臟攝取及蓄積,由甘草酸修飾后的藥物具有明顯的肝靶向性[7],可用于肝臟疾病的治療,利用甘草酸的直接跨膜遞送機制及顯著的肝靶向性能力,用于構(gòu)建作用于肝纖維化組織的靶向藥物具有良好的應(yīng)用前景,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