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廣東,乍暖還寒。
連日的陰雨,讓端州城內(nèi)的空氣都浸潤著淡淡的水汽。
我聽到幾聲清脆的鳥鳴。推開窗戶,晨光穿過擋在窗前那碩大的樹冠,像精靈一般軟柔柔地落在地板上。
萬物皆有靈性。一對喜鵲正背對著太陽,在枝頭上跳躍嬉戲。我知道,春天已悄悄來臨。于是,我決定追隨春天的腳步,去星湖登山觀鳥。
背向老城的喧囂,把恢弘的七星巖牌坊廣場甩在后背,偌大的星湖便躍然入目。
經(jīng)過綿綿春雨的潤澤,星湖的水更清了,樹木更綠了,天空更藍了。乍眼一看,天水之間,仿佛掛著一幅無邊無際的藍色綢幕。綢幕之上煙波浩渺,七座巖山青山如黛,養(yǎng)目潤眼,遠處綠洲點點,樹木成蔭,蜿蜒的湖岸線上蘆葦依依,若隱若現(xiàn)。真是山依偎著水,水映照著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水,山水相連,天水一色,仿佛天河之上的北斗七星隕落凡間!
來到星湖,天柱巖不可不爬。天柱巖,顧名思義,形容巖峰劍削,恰似獨柱擎天。巖巔之上有一亭,名曰“摘星亭”。立于此,似乎昂首于天地之間,伸手便可摘星攬月。正心醉神迷之時,半山已瀉滿霞光萬道,湖面波光粼粼,浩瀚的星湖在繁華的“水泥森林”之中猶似一顆鑲嵌在大地上的翡翠明珠。怪不得,國家水上劃艇訓練基地都選址于此,一條條賽艇早已帆影綽綽,切割出一條條金色的波線……
瞧,鳥兒見到游人一點兒也不驚慌,悠然自樂,不時在湖中翩躚起舞,或長鳴、或嘀咕、或啁啾,伴隨著飛翔中的起降、追逐、翻飛、嬉鬧,一聲聲婉轉(zhuǎn)悠揚的鳴叫在湖中回旋,仿佛湖底深處有琴師撫琴擊筑。近年來,星湖國家濕地公園更被文人墨客冠以“小鳥新天堂”的美譽。
入夜以后,星湖美得就更不像話了。20公里的環(huán)湖綠道,有中國最美綠道之稱。它將美麗的波海公園、伴月湖公園、星湖灣公園、牌坊公園和七星巖牌坊廣場、東門廣場和北門廣場等肇慶核心景區(qū)有機地整合成一條亮麗的觀光線,可謂步移景換,輕輕松松即可領(lǐng)略到湖光山色、城市風貌、鄉(xiāng)村美景以及農(nóng)家特色,令人恍然游離于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美學之間。
漫步林中綠道,清風徐來。抬頭,繁星點點,俯首,星光與那倒映湖中的璀璨燈火交相輝映,處處“火樹銀花”,溫暖而迷人。望著七座巖山倒映湖中,在七彩飾燈的映襯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此情此景,倘若蕩一葉小舟于湖中,那份愉悅自然滌人心塵,予人一份超然脫俗的心境!
夜深了,偶爾聽到一兩聲稀疏的鳥鳴,似乎在催促我回家的步伐,聞著花草的幽香,走在“湖間的綠道上”,盼今夕,攬春色入懷,捧明月入夢,在夢里再游星湖!
作者簡介
黎曉陽,肇慶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四級作家。2021年魯迅文學院廣東作家研修班學員,2016年廣東(肇慶)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高級研修班學員,2017年廣東省創(chuàng)作研修班學員。作品散見于《羊城晚報》《西江文藝》《西江日報》《佛山文藝》等報刊,著有長篇小說《駐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