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一一
如果讓你來給2024 年定性為一種色調(diào),那會是什么顏色?這個抽象的“預言”是潘通色彩研究專家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以大眾消費為樣本,潘通在研究高級時裝秀場、室內(nèi)設計、流行文化和經(jīng)濟等領域之后,每年都能成功把一種顏色打造成一位“名人”。2024 年,這位“名人”便是Pantone 13-1023 柔和桃色(PeachFuzz)。它被描述為一種天鵝絨觸感般的桃子色,一種介于粉和橘之間,觀感溫馨的感性色調(diào)。
2024 年度流行色一方面強調(diào)“我們允許自己調(diào)整自己的身份,享受獨處的安靜時光”,另一方面,也表達了“我們想要與所愛的人親近的愿望”。也就是說,溫暖、治愈和連接,是柔和桃色想要表達的“新年寄語”。
色彩所傳達的信息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被人們所接受的,曾經(jīng),歌德用《少年維特的煩惱》將藍色推廣到整個歐洲,當眾多年輕人效仿這位戀愛中的絕望主人公的服裝——藍色燕尾服或上裝搭配黃色背心或短褲時,藍色熱進而影響了繪畫、雕刻等有形藝術。從18 世紀80 年代起,文學的彩色符號大量涌現(xiàn)。德國的浪漫主義對藍色尤其推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國作家諾瓦利斯的小說《海因里?!ゑT·奧夫特丁根》。在這個故事里,中世紀的一位吟游詩人在夢中見到了一朵代表純粹詩意和理想生活的藍色小花。就這樣,藍色被詩歌冠以美德,成了象征愛情、憂郁和夢想的顏色。
事實上,色彩始終驅(qū)動著藝術和設計發(fā)展——從史前洞穴壁畫,到建筑大師勒·柯布西耶的色調(diào),再到藝術家奧拉佛·艾里亞森的感知實驗,或藝術家草間彌生“癡迷波點”的色彩爆炸。進入現(xiàn)代社會,顏色更能凸顯時代情緒。比如近些年,當“性別流動”成為主要議題時,粉色和藍色經(jīng)常被并置;當“動蕩”成為國際局勢的熱搜詞時,給人帶來希望的綠色更受偏愛;當內(nèi)心秩序變得模糊時,復雜且曖昧的紫色會更活躍……
“當生活經(jīng)歷動蕩,我們需要一種滋養(yǎng)的顏色?!痹谏恃芯繉<铱磥恚叭岷吞疑邆溆H和力,能傳達出關懷與分享、互助和合作的訊息。而且它非常有觸感,在這樣的時刻,真實的觸感很重要——去觸摸他人,制造更多歡聚時刻。”
在2024 年春夏秀場上,尤其在米蘭時裝周,設計師們不約而同地推動著這一潮流,將柔和桃色嵌入或黑或白的色版。經(jīng)設計師們“裁定”,天鵝絨、蓬蓬紗、柔軟的馬拉布羽毛以及啞光質(zhì)感的緞子和絲綢,與之更為登對。在美妝領域,柔和桃色的適用性更寬泛。倘若用作點睛之筆的腮紅,柔和桃色可以打造很多妝容——曬傷妝、南瓜妝、橘子汽水妝,甚至被說爛了的美拉德妝。而在家居領域,大面積的柔和桃色會讓人覺得寧靜與治愈,就像黃昏的彩霞照進家中,一股若有似無的暖意沁潤其中,心境都變得平和了。
的確,我們更容易在自然中找到與柔和桃色的共鳴。這讓人聯(lián)想到作家蔣勛在描述追光畫家莫奈時的感悟:“那夾在絲絲垂柳之間的明黃色塊,那浮動在陰綠水波上的一片一片的金黃,是一剎那就會消逝的光,是瞬間的神跡,……我們常常被這樣的光驚動……驀然回首,在放棄沮喪的邊緣,那光瞬間出現(xiàn),還來不及驚叫,頃刻就不見了?!?/p>
在蔣勛看來,光的色彩變幻是稍縱即逝的一瞬,也是時間,是生命本身。柔和桃色亦屬于晨曦與彩霞的一瞬。這一抹溫和而滋養(yǎng)的色調(diào),提醒我們放慢腳步,照顧自己和彼此,當背景音過于喧囂時,找到一些撫慰,一些喘息。
(摘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jié),蘿卜葉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