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fā)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加強建設海洋強國”。
耄耋之年,深入海底,他是老當益壯的“深潛院士”;苦心孤詣,只爭朝夕,他是科學征程上跋涉不息的“苦行僧”。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海洋地質學家、中國深海研究的開創(chuàng)者與奠基人汪品先。1936年出生于上海的汪品先,中學畢業(yè)后獲得了去莫斯科大學留學的機會。1960年從莫斯科大學地質系畢業(yè)后,汪品先選擇回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他被分配到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地質系任教。
20世紀80年代,汪品先確立了海洋地質學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條件簡陋的實驗室里,他完成的《中國海洋微體古生物》文集引起國際學術界廣泛關注,甚至被視為“中國海洋研究覺醒”的一個標志。
1999年,汪品先作為首席科學家,在南海主持了由中國人主導的首次大洋鉆探,實現了中國海域大洋鉆探零的突破。這次科考的成功,不僅對中國的深海石油勘探極其重要,還標志著中國從此進入國際深海研究隊伍。2018年5月,82歲的汪品先搭乘“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9天時間里完成3次深潛,最深達到1400米。他也因此成為全世界年齡最大的深潛者,被譽為“深潛院士”。
汪品先曾這樣闡述:深海是一個廣闊的未來,是我們要逐漸進軍的一個領域。從經濟角度看,深海蘊藏著豐富的礦產、油氣和生物資源,但人類在深海面前還是個小學生,當前的首要任務是發(fā)展深??萍迹^不能帶著“淘金”的狂熱去開發(fā)深海。開發(fā)深海,大量技術上的新挑戰(zhàn)還在前面。他曾戲言自己是“院士后”,因為自己的主要成就幾乎都是在成為院士之后取得的。深層原因在于,唯有當國力強盛到一定程度時,中國科學家才有機會、有條件將海洋研究推向深入。2020年汪品先寫了一本海洋知識科普書《深海淺說》,此書一面世就成為暢銷書,并且入選了2021年度“十大科普作品”。2023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如期而至,汪品先的《科壇趣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入選2022年度“中國好書”榜。
2023年11月20日,自然資源部在京舉行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前三季度海洋經濟運行有關情況。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海洋生產總值7.2萬億元,同比增長5.8%,海洋經濟總體延續(xù)恢復向好態(tài)勢。數字意味著海洋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而且也預示著中國即將邁入海洋經濟強國的行列?!翱茖W家就是挑難的東西做,一件事情100%能做成的別找我,65%可以做成的,我來干?!绷钊俗鹁吹氖牵F在87歲高齡的汪品先日常依然堅持兩項工作:一是繼續(xù)做大洋鉆探,另一個就是給社會各界尤其是孩子做好科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