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峰,曲文華,彭 穎,于涵川,李曉波*
(1.上海交通大學(xué),上海 200240; 2.黑龍江葵花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70)
胃康靈膠囊由白芍、白及、三七、甘草、茯苓、延胡索、海螵蛸、顛茄浸膏組成,具有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緩急止痛的功效[1],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慢性胃炎、胃潰瘍等胃腸道疾病。課題組前期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串聯(lián)質(zhì)譜(UHPLC-Q-TOF-MS/MS) 法對胃康靈膠囊進行化學(xué)成分分析,發(fā)現(xiàn)白芍的單萜苷類、甘草的黃酮及其苷類、甘草和三七的皂苷類、延胡索的生物堿類、白及的小分子酸苷類是其主要化學(xué)成分[2]。
中藥多為口服給藥,口服后的中藥成分在腸道內(nèi)會受腸道菌群代謝,從而引起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及其藥理活性的改變[3-4]。如甘草酸水溶性較大,生物利用度比較低,但是在腸道菌群的作用下可被代謝為甘草次酸,脂溶性增加,抗肝毒性作用更好[5-7]。因此,為全面探究胃康靈膠囊中的化學(xué)成分在腸道中的吸收代謝情況,本研究將胃康靈膠囊進行離體人腸道菌群試驗,明確其所含成分在腸道中生物轉(zhuǎn)化的一般規(guī)律,從而揭示胃康靈膠囊中的化學(xué)成分在腸道中的代謝機制。此外,由于藥物的吸收易受動物種屬差異和病理狀態(tài)的影響[8-9],本研究還分別比較人與正常大鼠、正常大鼠與胃炎大鼠腸道菌的代謝差異,以期為胃康靈膠囊的體內(nèi)藥效物質(zhì)基礎(chǔ)研究奠定基礎(chǔ)。
1.1 動物 12 只清潔級雄性SD 大鼠,體質(zhì)量(160±20) g,購于上海斯萊克實驗動物有限責(zé)任公司,實驗動物生產(chǎn)合格證號SCXK (滬) 2017-0005。所有動物實驗均按照《實驗動物的護理和使用指南》 進行[10],并經(jīng)上海交通大學(xué)動物倫理委員會批準,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號SYXK (滬)2018-0028,動物批準文號為A2019073。大鼠飼養(yǎng)于上海交通大學(xué)動物實驗中心,溫度20 ~26 ℃,相對濕度40% ~70%,12 h/12 h 日夜循環(huán),喂食正常維持飼料,自由飲水。
1.2 試劑與藥物 胃康靈膠囊(批號201908012) 由黑龍江葵花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甘草苷(批號DST181127-009)、異甘草苷(批號DST180314-015)、芹糖甘草苷(批號DST180306-139)、芹糖異甘草苷 (批號DST190102-106)、芒柄花苷(批號DST190114-044)、異甘草素(批號DST190102-166)、甘草素(批號DSTDG001001)、芒柄花素(批號DST180908-006)、甘草酸 (批號DST 180906-008)、甘草次酸 (DST180314-007)、芍藥苷 ( 批號DST190303-070)、氧化芍藥苷(批號DST180429-080)、芍藥內(nèi)酯苷 ( 批號 DST180419-071)、militarine ( 批號DST190724-025) 對照品均購自成都德思特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純度≥98%; dactylorhin A (批號PRF20031304) 對照品購自成都普瑞法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純度≥98%; 胃蛋白酶試劑盒、BCA 蛋白濃度測試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蘇木精-伊紅染色(HE 染色) 試劑盒購自南京生航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乙腈、甲醇、甲酸均為色譜純,購自上海安譜實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儀器 Agilent 1290 超高效液相色譜儀、Agilent 6545四極桿飛行時間質(zhì)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 Milli-Q 超純水系統(tǒng)(美國Millipore 公司)。
2.1 造模和糞便樣本收集 大鼠適應(yīng)性飼養(yǎng)7 d 后,按體質(zhì)量隨機分為正常組和胃炎組,每組6 只,胃炎組造模周期為4 周,造模前禁食不禁水12 h,灌胃給藥前1 h 撤去水源,灌胃給予56%乙醇(給藥質(zhì)量濃度為8 g/kg) 誘導(dǎo)慢性胃炎的發(fā)生,正常組灌胃給予等體積生理鹽水,每3 d 1 次。造模第28 天結(jié)束12 h 后,用無菌管收集正常、胃炎大鼠糞便,麻醉后取胃組織,冰生理鹽水洗去胃內(nèi)容物后4%多聚甲醛固定36 h,梯度乙醇脫水,透明,石蠟包埋,切片(5 μm),脫蠟,進行HE 染色,倒置顯微鏡下觀察胃組織病理變化。另取新鮮大鼠胃組織,按照胃蛋白酶活性檢測試劑盒使用書說明檢測胃蛋白酶活性。
2.2 胃康靈膠囊腸道菌孵育
2.2.1 腸道菌液配制 厭氧培養(yǎng)基(GAM) 的配制方法參考文獻[11-12] 報道,選取6 個健康志愿者,女性4例,男性2 例,采樣前3 個月內(nèi)未服用任何抗生素或益生菌制劑,糞便收集前均經(jīng)本人確認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jīng)上海交通大學(xué)Bio-X 中心倫理委員會批準(批準號ML18013)。將收集的新鮮糞便混合,勻質(zhì)化后在厭氧條件下與GAM (1 g ∶25 mL) 混合,充分渦旋混合后3 層紗布過濾,所得濾液即為人腸道菌液。取“2.1” 項下大鼠糞便,按照人腸道菌液制備方法制備正常/胃炎大鼠腸道菌液。
2.2.2 胃康靈膠囊在人源腸道菌液中孵育 健康人每天正常糞便量為100~300 g (平均200 g),擬定胃康靈膠囊與人糞便比例為4.8 g ∶200 g,胃康靈膠囊與人源腸道菌液比例為4.8 g ∶5 000 mL。取胃康靈膠囊粉末48 mg,加入50 mL 人源腸道菌液,混勻,37 ℃厭氧條件下孵育,分別于0、1、3、6、12、24、48 h 取樣1 mL,立即用1.5 倍量水飽和正丁醇萃取3 次,萃取液37 ℃氮氣吹干,1.0 mL 70%甲醇復(fù)溶,10 000 r/min 離心10 min,即得。取同體積人源腸道菌液單獨孵育,制備空白樣品。
2.2.3 胃康靈膠囊在鼠源腸道菌液中孵育 以成年男性體質(zhì)量70 kg、大鼠體質(zhì)量200 g,設(shè)定胃康靈膠囊劑量為每天4.8 g,按照等效劑量折算,大鼠劑量為每天0.086 4 g。雄性大鼠每日大便量為4~11 g (平均7.5 g),因此擬定胃康靈膠囊與大鼠糞便比例為0.086 4 g: 7.5 g,即胃康靈膠囊粉末與人源腸道菌液比例為86.4 mg: 193 mL。取胃康靈膠囊粉末22.4 mg,加入50 mL 正常、胃炎大鼠腸道菌液,混勻,按“2.2.2” 項下方法操作。取同體積大鼠腸道菌液單獨孵育,制備空白樣品。
2.3 UHPLC-Q-TOF-MS/MS 分析
2.3.1 溶液制備
2.3.1.1 供試品溶液 參考文獻[2] 報道,精密稱取胃康靈膠囊粉末1.0 g,70%甲醇溶解,超聲提取2 次,每次30 min (15、10 mL),3 000 r/min 離心10 min,將上清液轉(zhuǎn)移至25 mL 量瓶中,定容,即得質(zhì)量濃度為40 mg/mL 的供試品溶液。
2.3.1.2 對照品溶液 取甘草苷、異甘草苷、芹糖甘草苷、芹糖異甘草苷、芒柄花苷、異甘草素、甘草素、芒柄花素、甘草酸、甘草次酸、芍藥苷、氧化芍藥苷、芍藥內(nèi)酯苷、militarine、dactylorhin A 對照品適量,置于量瓶中,70%甲醇溶解,定容,得質(zhì)量濃度為1 mL/mg 的貯備液,使用時稀釋至50~200 ng/mL,即得。
2.3.2 條件 參考文獻[2] 報道。
2.3.2.1 色譜 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譜柱(2.1 mm×100 mm,1.8 μm); 流動相0.1%甲酸(A) -乙腈(B),梯度洗脫(0 ~8 min,10% ~11% B; 8 ~14 min,11% ~21% B; 14 ~20 min,21% ~27% B; 20 ~24 min,27% ~38% B; 24 ~31 min,38% ~53.5% B; 31 ~38 min,53.5% ~90%B; 38 ~40 min,90% ~10%B); 體積流量0.4 mL/min; 柱溫40 ℃; 進樣量2 μL。
2.3.2.2 質(zhì)譜 電噴霧離子源(ESI),負離子模式; MS掃描范圍m/z100 ~1 700,MS/MS 掃描范圍m/z100 ~1 700; 毛細管電壓3 500 V; 干燥氣、保護氣溫度350 ℃;干燥氣體積流量8 L/min; 碰撞電壓150 V; 碰撞能量5、20、35、50 eV; 霧化器壓力50 psi (1 psi=6.895 kPa)。
2.4 統(tǒng)計學(xué)分析 通過SPSS 24.0 軟件進行處理,數(shù)據(jù)以(±s) 表示,2 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3.1 胃康靈膠囊在人源腸道菌液中代謝分析 胃康靈膠囊在人源腸道菌液中孵育不同時間的UHPLC-Q-TOF-MS/MS基峰色譜圖見圖1。結(jié)果顯示,人源腸道菌液的基質(zhì)效應(yīng)明顯強于未經(jīng)孵育的胃康靈膠囊化學(xué)成分的質(zhì)譜響應(yīng); 兩者混合共孵育0、1、6、48 h 后,其干擾更顯著。因此,后續(xù)采用提取離子和對照品比對的方式對胃康靈膠囊在人源腸道菌液中的原型成分進行定性鑒別。
圖1 胃康靈膠囊在人源腸道菌液中孵育不同時間的UHPLC-Q-TOF-MS/MS 基峰色譜圖
3.1.1 胃康靈膠囊在人源腸道菌液中代謝速率分析 胃康靈膠囊與人源腸道菌液共孵育0、1、6、48 h 的提取離子色譜圖見圖2,共有15 種原型成分可被檢測到,隨著孵育時間延長,糖苷類成分相對含量降低,苷元類成分相對含量升高。15 種原型成分在人腸道菌液中的剩余量隨時間變化曲線見圖3,可知芍藥苷在12 h 內(nèi)即可被完全代謝,氧化芍藥苷在48 h 內(nèi)被完全代謝,而芍藥內(nèi)酯苷在48 h 后仍有16%的剩余(圖3A),這3 種成分是胃康靈膠囊中的單萜苷類成分; 甘草苷、芹糖甘草苷、芹糖異甘草苷、芒柄花苷、異甘草苷在3 h 內(nèi)即可被完全代謝(圖3B),它們是胃康靈膠囊中的黃酮苷類成分; 甘草素、異甘草素、芒柄花素是胃康靈膠囊中的黃酮苷元類成分,在與腸道菌液共孵育1 h 后出現(xiàn)急劇增加的現(xiàn)象,隨后會被繼續(xù)代謝減少(圖3C),可能是腸道菌液與黃酮苷和苷元共孵育時,脫糖反應(yīng)快于重排、加氫等反應(yīng)造成的; dactylorhin A 和militarine 是胃康靈膠囊中的小分子酸苷類成分,在3 h 內(nèi)即可被代謝完全(圖3D); 三萜類成分甘草酸在48 h 可被代謝67% (圖3E); 相應(yīng)的甘草次酸成分在6 h 含量達到平臺期,6~48 h 幾乎不變(圖3F)。
圖2 胃康靈膠囊中15 種化學(xué)成分與人源腸道菌液共孵育0、1、6、48 h 的提取離子色譜圖
3.1.2 胃康靈膠囊在人源腸道菌液中代謝產(chǎn)物分析 建立15 種原型成分的代謝產(chǎn)物庫,包括水解、重排、氫化、裂解、去甲基化等反應(yīng),使用Aglient Qualitative Workflows 軟件進行匹配,共鑒別24 種代謝產(chǎn)物,見表1。M4、M2 的保留時間分別為5.63、3.95 min,準分子離子峰分別為m/z167.035 7、183.025 8,其碎片離子分別為m/z121.029 5、137.024 6,與文獻[13] 報道一致,推測該化合物為苯甲酸和4-羥基苯甲酸,是芍藥中單萜苷類成分的主要取代基。M6 的保留時間為8.37 min,準分子離子峰m/z為525.161 4[M-H+HCOOH]-、479.156 0 [M-H]-,脫去葡萄糖分子形成碎片離子峰m/z317.102 7,脫去苯甲?;鵰/z121.029 4,被離子源轟擊重排后得到碎片離子m/z357.120 0、283.082 7,與對照品和文獻[13] 報道一致,推測該化合物為芍藥內(nèi)酯苷,其二級質(zhì)譜圖及裂解途徑見圖4A。M21的保留時間為25.27 min,準分子離子峰為m/z257.081 9[M-H]-,離子源轟擊后,?;鶅蓚?cè)C-C 鍵發(fā)生斷裂,重排后可產(chǎn)生碎片離子m/z151.039 6、109.092 8、135.008 3、122.037 1,與文獻[14-15] 報道一致,推測該化合物為達維莢蒾苷元,其二級質(zhì)譜圖及裂解途徑見圖4B。M12 的保留時間為16.29 min,準分子離子峰為m/z457.172 3 [MH]-,在負離子模式下可產(chǎn)生碎片離子m/z285.097 9、189.076 1、123.044 5,與文獻[16] 報道一致,推測該化合物為手參苷I,其二級質(zhì)譜圖及裂解途徑見圖4C。另外,其他代謝產(chǎn)物均是采用文獻對比或?qū)φ掌繁葘Φ姆椒ㄟM行鑒別。
表1 胃康靈膠囊在人源腸道菌液中代謝產(chǎn)物
圖4 胃康靈膠囊化學(xué)成分在人腸道菌液中的代表性代謝產(chǎn)物的二級質(zhì)譜圖及裂解途徑
3.1.3 胃康靈膠囊在人源腸道菌液中代謝途徑分析 胃康靈膠囊中的糖苷類成分在離體人源腸道菌液中的主要代謝途徑為脫糖基,單萜類和和黃酮類還會發(fā)生重排、開環(huán)、加氫和脫甲基等反應(yīng),結(jié)合相關(guān)文獻分析,推測人源腸道菌液中代謝產(chǎn)物的典型代謝途徑,見圖5。由此可知,芍藥苷的2 個C-O 鍵不穩(wěn)定,斷裂并內(nèi)酯化生成芍藥內(nèi)酯苷(M6),隨著時間延長,繼續(xù)發(fā)生水解、重排等反應(yīng),生成苯甲酰芍藥內(nèi)酯苷元 (M5)、脫苯甲?;炙巸?nèi)酯苷(M16)、芍藥內(nèi)酯B (M9)、芍藥內(nèi)酯A (M13)、苯甲酸(M4) 等代謝產(chǎn)物[17-19](圖5A); 氧化芍藥苷與芍藥苷具有相同的母核,其代謝途徑與芍藥苷類似。腸道菌可以迅速水解黃酮糖苷類成分的糖鏈,產(chǎn)生苷元[20](圖5B~5C);芹糖甘草苷依次脫去芹糖和葡萄糖后產(chǎn)生代謝產(chǎn)物甘草苷(M10) 和甘草素(M17),芹糖異甘草苷產(chǎn)生代謝產(chǎn)物異甘草苷(M15) 和異甘草素(M22)[21-22],芒柄花苷脫去葡萄糖產(chǎn)生芒柄花素(M23)[23],繼而在腸道菌群中的還原酶系作用下,黃酮苷元C 環(huán)上的雙鍵發(fā)生還原反應(yīng)和環(huán)裂變反應(yīng)[20],使甘草素和異甘草素轉(zhuǎn)變?yōu)檫_維莢蒾苷元(M21),達維莢蒾苷元的B 環(huán)進一步轉(zhuǎn)化生成羥苯基脂肪酸類物質(zhì)(M1、M8)[20-21],芒柄花素可發(fā)生脫甲基作用產(chǎn)生isoaurostatin (M14)[23],文獻[21-22] 報道,甘草酸在人腸道菌液中可脫去葡萄糖產(chǎn)生甘草次酸,甘草次酸不能繼續(xù)被人腸道菌液繼續(xù)代謝(圖5D),故共孵育6 h 后甘草次酸的含量幾乎不變; dactylorhin A 在人腸道菌液中可發(fā)生一系列脫糖反應(yīng),產(chǎn)生militarine (M19)、手參苷I(M12)、天麻素(M20)、α-isobutylmalic acid (M11)、對羥基苯甲醇(M7) 等產(chǎn)物[16](圖5E)。
圖5 人腸道菌液中胃康靈膠囊代表性成分的代謝途徑
3.2 胃康靈膠囊在人源腸道菌液和鼠源腸道菌液中代謝比較
3.2.1 胃炎大鼠模型塑造及評價 造模期間,正常組大鼠皮毛緊密貼身,色澤光滑有亮度,活動敏捷; 胃炎組大鼠皮毛黯淡無光,兩眼無神,造模后均出現(xiàn)行動遲緩、不穩(wěn)、醉酒、體溫下降和嗜睡現(xiàn)象。正常組大鼠胃黏膜結(jié)構(gòu)層次清楚,腺體排列整齊,無充血及出血現(xiàn)象; 胃炎組大鼠胃組織表皮上層有明顯損傷,可見大量紅細胞于血管外聚集,黏膜上層腺體結(jié)構(gòu)紊亂或壞死,見圖6A。與正常組比較,胃炎組大鼠胃組織中胃蛋白酶活性降低(P<0.01),見圖6B,說明乙醇誘導(dǎo)的胃炎大鼠模型復(fù)制成功。
3.2.2 胃康靈膠囊主要化學(xué)成分在人腸道菌液和鼠源腸道菌液中代謝速率比較 胃康靈膠囊中15 種原型成分在人源和鼠源腸道菌液中不同時間的相對剩余量見表2。由此可知,甘草苷、異甘草苷、芹糖甘草苷、異芹糖甘草苷與3種腸道菌液孵育6 h 后即可代謝完全,其代謝速率主要表現(xiàn)為人>正常大鼠、胃炎大鼠>正常大鼠。甘草素在3 種腸道菌液中的相對含量均會出現(xiàn)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孵育1 h時,其代謝速率表現(xiàn)為人>正常大鼠>胃炎大鼠,在鼠源腸道菌液中甘草素代謝的程度比人源腸道菌液小。異甘草素在人源腸道菌中的相對含量同樣存在先增加后降低的現(xiàn)象,然而,在鼠源腸道菌中的相對含量無明顯升高的現(xiàn)象,表明異甘草苷在人源腸道菌液中的脫糖速度大于在鼠源腸道菌液中; 此外,胃炎大鼠腸道菌液孵育12 h 后,異甘草素幾乎完全代謝,推測胃炎大鼠腸道菌組成可能發(fā)生了變化,加速了異甘草素的轉(zhuǎn)化。芒柄花素在3 種腸道菌液的代謝行為與異甘草素類似。單萜苷類成分相比于黃酮苷類成分,其代謝速度較為緩慢。孵育48 h 后,氧化芍藥苷在3 種腸道菌液中可被完全代謝,其代謝速率表現(xiàn)為正常大鼠>人、正常大鼠>胃炎大鼠; 芍藥內(nèi)酯苷的剩余量在正常大鼠為32%,胃炎大鼠為44%,人為16%,在0~48 h,代謝速率表現(xiàn)為正常大鼠>胃炎大鼠,此外,在0~6 h,代謝速率表現(xiàn)為正常大鼠>人,6~48 h 代謝速率表現(xiàn)為人>正常大鼠; 芍藥苷的剩余量在正常大鼠為16%,胃炎大鼠約為4%,人幾乎完全代謝,在0~3 h,代謝速率表現(xiàn)為人≈正常大鼠,正常大鼠>胃炎大鼠,在3 ~12 h,代謝速率表現(xiàn)為人>正常大鼠>胃炎大鼠,在12 ~48 h,代謝速率表現(xiàn)為人>胃炎大鼠>正常大鼠。dactylorhin A 和militarine 在1 h 內(nèi)幾乎被腸道菌液完全代謝,在快速代謝期內(nèi)代謝速率表現(xiàn)為胃炎大鼠>正常大鼠>人; 甘草酸在正常大鼠腸道菌液和胃炎大鼠腸道菌液中代謝速率基本一致,均大于在人腸道菌液中的代謝速率。甘草次酸在腸道菌液中代謝速率表現(xiàn)為人>正常大鼠,胃炎大鼠>正常大鼠。
表2 胃康靈膠囊15 種原型成分在不同來源腸道菌液中孵育不同時間的相對剩余量(±s,n=3)
表2 胃康靈膠囊15 種原型成分在不同來源腸道菌液中孵育不同時間的相對剩余量(±s,n=3)
注: 與人腸道菌液比較,*P<0.05,**P<0.01; 與正常大鼠腸道菌液比較,#P<0.05,##P<0.01。
名稱t/min組別相對剩余量/%1 h3 h6 h12 h24 h48 h氧化芍藥苷5.27人125.5±11.997.7±4.482.7±8.949.2±8.046.9±5.3—正常大鼠85.9±2.5**65.7±10.5** 38.7±12.8** 29.3±11.828.6±1.3**—胃炎大鼠110.3±15.4130.7±2.7##82.6±0.1##47.8±8.4——芍藥內(nèi)酯苷8.37人95.8±0.975.2±16.252.2±0.432.0±1.029.4±0.316.1±1.3正常大鼠88.1±3.7*57.3±13.448.2±3.240.0±2.3**37.5±1.4**32.1±9.0*胃炎大鼠101.6±5.2#103.0±3.4##98.6±1.6##86.6±1.1##60.5±1.0##44.8±1.6芍藥苷9.43人97.3±1.386.2±3.84.1±0.020.3±0.010.2±0.030.1±0.02正常大鼠93.0±5.179.8±2.271.0±0.9**41.8±3.2**32.1±0.6**15.9±1.1**胃炎大鼠102.9±5.6102.6±4.2##104.3±2.4##73.8±5.6##16.8±1.9##3.6±2.9##甘草苷12.22人23.4±1.91.4±0.01.1±0.10.8±0.10.6±0.10.4±0.0正常大鼠18.7±2.52.6±0.4**1.6±0.0**1.6±0.0**1.3±0.2**1.4±0.2**胃炎大鼠4.9±4.1##2.1±0.71.3±1.31.3±1.01.3±0.71.4±0.6芹糖甘草苷12.73人4.4±2.62.3±0.32.0±0.41.5±0.41.2±0.30.9±0.1正常大鼠13.3±0.5**4.0±0.6*4.5±0.8**4.3±0.9**4.3±1.7*4.5±0.9**胃炎大鼠2.9±2.6##1.7±0.7#2.0±1.0#2.0±0.5#2.8±1.32.6±1.4 dactylorhin A17.05人12.2±1.20.2±0.00.1±0.00.2±0.00.2±0.00.2±0.0正常大鼠3.5±0.9**1.5±0.7*1.1±0.1**2.1±1.61.2±1.11.1±0.1胃炎大鼠2.0±1.72.1±1.82.0±0.0##0.6±0.21.8±0.51.1±0.7芹糖異甘草苷18.97人7.8±3.92.0±0.53.4±1.81.1±0.31.3±1.01.0±0.4正常大鼠16.0±3.0*11.4±1.2**11.4±6.38.3±0.5**9.3±2.3**6.3±0.3**胃炎大鼠3.5±2.8##1.4±0.5##2.2±0.72.3±0.2##1.1±0.3##2.5±1.1##芒柄花苷19.02人6.6±3.43.1±1.00.6±0.51.7±0.90.7±0.41.0±0.1正常大鼠42.7±6.3**22.5±6.9**18.0±4.6**24.1±6.6**11.7±1.3**11.9±1.5**胃炎大鼠7.5±6.2##2.6±1.2##4.5±1.8##6.6±3.4#5.1±2.8#5.1±1.5#異甘草苷19.27人21.2±0.32.2±0.72.0±0.31.8±0.21.6±0.21.0±0.3正常大鼠28.5±8.88.8±2.5*3.0±1.15.4±0.8**10.1±11.16.3±0.3**胃炎大鼠4.1±0.3##0.6±0.3##0.6±0.3#0.7±0.4##0.5±0.10.4±0.2##甘草素19.58人261.6±9.4261.8±19.1262.9±11.9213.4±15.1204.2±15.0125.2±16.2正常大鼠202.7±10.6** 197.6±11.8** 196.7±8.1** 208.6±5.8207.0±13.9206.0±13.8**胃炎大鼠149.7±5.7##141.2±5.2##131.2±7.5##119.4±3.4##117.3±5.2##121.1±7.0##militarine21.31人25.2±1.60.2±0.00.1±0.00.1±0.10.1±0.10.2±0.2正常大鼠3.4±0.6**0.7±0.1**0.7±0.1**0.5±0.2*0.7±0.2*0.7±0.2*胃炎大鼠4.5±5.62.9±3.55.5±8.22.4±2.62.1±2.62.4±3.0異甘草素25.46人180.0±3.2167.9±5.2157.0±6.1107.8±0.396.2±8.8105.2±11.5正常大鼠99.1±11.3** 101.4±10.9** 98.4±4.1** 105.8±5.197.7±7.389.0±5.3胃炎大鼠99.8±4.149.6±2.3##24.0±4.0##15.7±0.3##14.7±0.9##10.2±1.2##芒柄花素25.92人130.1±13.6112.6±5.2113.6±3.4104.3±11.0107.8±9.7107.9±7.9正常大鼠75.5±3.8**72.9±0.2**72.1±0.8**75.5±3.8**74.9±2.0**68.2±5.5**胃炎大鼠91.2±6.9#50.4±2.1##30.5±0.9##28.8±0.8##28.8±1.3##30.1±1.8##甘草酸27.90人99.8±1.1120.6±7.098.1±2.363.2±4.952.2±0.333.4±9.9正常大鼠64.6±3.3**26.6±6.9**31.7±2.4**30.5±1.2**30.1±1.3**20.5±1.6胃炎大鼠36.9±0.2##28.0±0.633.6±12.528.3±9.129.9±15.022.5±8.4甘草次酸39.06人107.0±4.0108.1±6.8147.1±4.9152.7±5.3160.2±3.0159.2±5.8正常大鼠133.7±5.5** 143.4±13.8* 156.4±13.0144.4±16.0154.9±11.8134.1±4.6**胃炎大鼠114.5±9.6#124.7±8.0130.4±13.1132.3±15.1127.5±14.2127.8±10.9
課題組前期以芍藥苷、甘草苷、militarine、人參皂苷(Rb1、Re、Rg1) 和三七皂苷R1 為對照品,建立白芍、甘草、白及和三七藥材的“一板多藥味” 薄層色譜鑒別方法[24]; 以芍藥內(nèi)酯苷、芍藥苷、甘草酸、dactylorhin A 和militarine 為對照品,建立多成分含量測定評價方法[2]。然而,上述成分是否是藥效成分有待確認。
依據(jù)胃康靈膠囊口服后的胃腸道代謝順序,本研究首先探索人工胃液和人工腸液對胃康靈膠囊中主要化學(xué)成分的影響,證明其未發(fā)生明顯變化,在此基礎(chǔ)上深入探究胃康靈膠囊在人腸道菌液中的代謝變化。胃康靈膠囊中黃酮苷(甘草苷、異甘草苷、芹糖甘草苷、異芹糖甘草苷和芒柄花苷) 與人腸道菌液孵育1 h 即可被代謝90%以上,其相應(yīng)的苷元含量(甘草素、異甘草素、芒柄花素) 與人腸道菌液孵育1 h 達到頂峰,說明胃康靈膠囊中黃酮苷在腸道菌水解酶作用下可快速轉(zhuǎn)變?yōu)橄鄳?yīng)的苷元,同時預(yù)示著黃酮苷及其苷元在體內(nèi)達峰時間極可能出現(xiàn)在1 h 以內(nèi),與文獻報道一致[25]。dactylorhin A 和militarine 在腸道菌液中同樣被快速代謝,體內(nèi)達峰時間可能與黃酮苷類似。單萜苷(芍藥苷、芍藥內(nèi)酯苷、氧化芍藥苷) 在人腸道菌液的代謝相對緩慢,代謝3 h 后含量才會快速下降,說明胃康靈膠囊中單萜苷成分在體內(nèi)的吸收代謝相對緩慢,而文獻報道的單萜苷成分達峰時間在1 h 內(nèi)[26],推測單萜苷成分受到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其體內(nèi)過程發(fā)生了變化。甘草酸在人腸道菌液的代謝同樣相對緩慢,代謝48 h 后仍然有33%的剩余量,其代謝產(chǎn)物甘草次酸在6~48 h 的含量基本趨于平衡,說明腸道菌液不能繼續(xù)代謝甘草次酸,推測甘草次酸在體內(nèi)的達峰時間應(yīng)該出現(xiàn)在6 h 之后。上述結(jié)果證實,本課題組前期用于質(zhì)量控制的化學(xué)成分是潛在的藥效成分[2,24],然而這些成分的體內(nèi)藥代動力學(xué)行為有待實驗驗證。同時,在快速代謝期比較胃康靈膠囊在人與正常大鼠的代謝情況發(fā)現(xiàn),兩者的代謝產(chǎn)物無差異,在代謝速率上,黃酮苷類成分和甘草次酸的代謝速率表現(xiàn)為人>正常大鼠,其他成分的代謝速率表現(xiàn)為正常大鼠>人,這說明使用大鼠進行胃康靈膠囊體內(nèi)藥效物質(zhì)分析科學(xué)可行。同樣,比較它們在正常大鼠與模型大鼠的代謝情況發(fā)現(xiàn),單萜苷類成分的代謝速率主要表現(xiàn)為正常大鼠>模型大鼠,其他成分均表現(xiàn)為模型大鼠>正常大鼠,這說明在病理狀態(tài)下,大鼠對藥效成分的吸收速度存在差異,而這種差異需要進一步體內(nèi)驗證。
綜上所述,胃康靈膠囊與人源和鼠源腸道菌液共孵育的體外代謝研究為其體內(nèi)代謝考察奠定了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