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楊,申秀秀
(1.中機第一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 230601;2.匯杰思創(chuàng)(北京)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北京 101403)
本項目是某裝備產業(yè)園區(qū)新建大型煉鑄鍛鋼聯(lián)合廠房,建筑面積133 707.39 m2, 建筑物總長度427.94 m, 總寬度379.84 m,廠房最大高度40.85 m(脊高)。 聯(lián)合廠房由廢鋼車間、清鏟車間、煉鑄車間、鍛造熱處理車間、機加工車間組成,各車間平面布置如圖1 所示。 廢鋼車間為南北向兩連跨,跨度依次為21 m,24 m,柱距有9.7 m、12 m 兩種,第一、二軸線分別有一處抽柱,吊車最大噸位為100 t。清鏟車間為東西向三連跨,跨度依次為24 m、24.9 m、30 m,柱距有12 m、18 m 兩種,吊車最大噸位為300 t。煉鑄車間為南北向五聯(lián)跨,跨度依次為20.9 m、30.4 m、32 m、24.4 m、18.2 m,柱距有9.7 m、12 m、18 m三種,第四、五軸線柱子分別有3 處抽柱,吊車最大噸位為320 t,其中第二、三跨為雙層吊車,煉鑄車間屋頂設有荷載較大的除塵罩及除塵管道等設施。 鍛造熱處理車間與機加工車間為南北向六聯(lián)跨, 跨度依次為33.2 m、30 m、18 m、33 m、26.1 m、33 m,吊車最大噸位為450 t。 其中第四跨從西向東先由高層、中層共兩層吊車變換為中層一層吊車,再變換成中層、低層兩層吊車,最后再變換成低層一層吊車,第六跨從西向東,先由高層一層吊車變?yōu)楦邔印?低層兩層吊車, 再變?yōu)榈蛯右粚拥踯嚒?廠房屋面及墻面采用彩色保溫壓型鋼板圍護結構。
圖1 聯(lián)合廠房各車間平面示意圖
本項目位于智能高端裝備產業(yè)園內,建設用地非常緊張,在限定的用地范圍, 需要將數(shù)量繁多的工藝工段合理布置完善,導致了車間縱橫跨交織,高低跨相連,吊車層數(shù)的反復變化。 車間內部設備布置緊湊,嚴重擠壓了廠房鋼柱基礎承臺的空間,給結構設計帶來了較大的挑戰(zhàn)。 車間安裝多層吊車且噸位較大,吊車層數(shù)變化多且軌高錯落布置,柱網(wǎng)變化多且有抽柱大跨度,大大增加了結構分析的工作量和構造設計的難度。工藝設備種類繁多,鑄鋼平臺、電爐設備、鑄造坑、排屑溝槽、大型壓機、數(shù)控機床設備等幾乎布滿整個廠房地面,不僅平面位置上要與廠房基礎協(xié)調,縱向深度上亦要考慮避讓。
重型煉鑄鍛鋼聯(lián)合廠房的平面布置和選型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 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 必須考慮工藝布局和建筑使用要求,結構安全技術要求,經濟合理性要求,工期要求,施工技術及地質氣候等自然條件。 考慮工藝布局、吊車起重量及廠房的經濟性、標準化,車間柱距采用12 m 的標準柱距,部分地方應工藝設備和生產需要,抽柱形成24 m 柱距,縱向車間與橫向車間因設縫,柱距調整為9.7 m。 車間跨度根據(jù)吊車通行所需的最小寬度,并依據(jù)吊車輪壓等設計參數(shù),計算分析排架柱的截面尺寸,進而確定各排架柱的插入距。
廠房車間豎向高度確定:首先,根據(jù)生產工藝需求確定吊車的軌頂標高;其次,考慮吊車上部留有足夠的安全空間;再次,考慮車道頂部管線的安裝空間;最后,計算分析屋架梁的高度,綜合確定車間排架的高度。
根據(jù)GB 55001—2021《工程結構通用規(guī)范》[1]規(guī)定安裝多臺起重機的廠房應根據(jù)實際情況計算參與組合的起重機數(shù)量, 根據(jù)GB 50009—2012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2](以下簡稱《荷載規(guī)范》)規(guī)定:計算排架考慮豎向荷載時,單層多跨廠房不宜多于4 臺; 雙層多跨廠房宜按上下層分別不多于4 臺進行組合,且下層吊車滿載時,上層吊車按空載計算,上層吊車滿載時,下層吊車不計入。 計算水平荷載時,吊車臺數(shù)不應多于2 臺。 當計算吊車梁或制動結構強度、穩(wěn)定、豎向撓度以及連接時,應按實際情況考慮吊車組合臺數(shù),但不多于2 臺,可按較大荷載的2 臺吊車同時緊靠, 輪壓位于梁上最不利位置計算。 當計算吊車梁或制動結構疲勞和水平撓度時,按1 臺最大重級吊車考慮。
本項目R、U 軸抽柱處柱距最大為24 m,相鄰柱距為12 m,R 軸處吊車布置情況為左側上層(29.5 m 跨)2 臺320 t(12.8 m寬),下層(27.5 m 跨)1 臺260 t(15.5 m 寬)、2 臺150 t(11.5 m寬)、1 臺80 t、1 臺32 t,R 軸右側(22 m 跨)1 臺150 t、1 臺125 t(10.2 m 寬)、1 臺32 t、2 臺20 t,R 軸兩側共計12 臺吊車。 N軸線左右各兩層,共計15 臺吊車,為吊車數(shù)量最多處。 經與甲方生產部門及工藝專業(yè)溝通確定,R 軸處排架柱設計時,24 m柱距左側上層考慮2 臺320 t 吊車, 下層考慮最不利的1 臺260 t+1 臺150 t 吊車, 右側考慮1 臺150 t+1 臺125 t 吊車。12 m 柱距左側上層考慮1 臺320 t,下層考慮1 臺260 t,右側考慮1 臺150 t 吊車。
本項目由幾大生產工藝組成聯(lián)合廠房, 整體上縱向和橫向均高低錯落,特別是煉鑄車間、鍛造熱處理-機加工車間的剛架形體,《荷載規(guī)范》[2]和GB 51022—2015《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guī)范》[3](以下簡稱《門剛規(guī)范》),均沒有較為匹配的體型。 《門剛規(guī)范》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取值有前置條件是房屋高度不大于18 m,本項目檐口高度均在20 m 以上,因此,體型系數(shù)取值主要參照《荷載規(guī)范》,按下列情況分別考慮。
1)廢鋼車間與清理車間形體較為規(guī)整,符合封閉式雙坡屋面,計算排架時,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參照《荷載規(guī)范》表8.3.1第2 項取值。
2)煉鑄車間形體在《荷載規(guī)范》內未有完全匹配的,比較近似于 “封閉式不等高不等跨且中跨帶天窗的三跨雙坡屋面”,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參考《荷載規(guī)范》表8.3.1 第13 項取值。
3)鍛造熱處理機加工車間形體在縱向方向有3 次較大變化。 1~21 軸鍛造熱處理車間與機加工車間相間的露天跨無屋頂,兩車間體型系數(shù)分別參照《荷載規(guī)范》表8.3.1 第14 項、第2 項取值。 22~33 軸范圍兩車間的露天跨有屋頂,且露天跨為單面開敞式屋頂。 露天跨體系系數(shù)參考《荷載規(guī)范》表8.3.1 第26 項取值, 其他跨參照 《荷載規(guī)范》 表8.3.1 第8 項(29~33軸)、第14 項(22~29 軸)取值。34~46 軸封閉三跨雙坡屋面,體型系數(shù)參照《荷載規(guī)范》表8.3.1 第8 項取值。
4)計算墻面和屋面檁條時,《門剛規(guī)范》對體型系數(shù)按角部、中間區(qū)、邊區(qū)進行區(qū)域區(qū)分,且不利區(qū)域體型系數(shù)比《荷載規(guī)范》取值大,故按《門剛規(guī)范》最不利區(qū)域取大值進行設計計算。
GB 55006—2021《鋼結構通用規(guī)范》[4]強調,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應設置必要的縱向和橫向溫度區(qū)段, 每個溫度區(qū)段應設置支撐系統(tǒng),保證各區(qū)段空間穩(wěn)定。 本項目依據(jù)各生產車間的工藝要求,利用縱橫向車間布置形成的縫、車間之間的露天跨等條件劃分了廢鋼車間、清鏟車間、煉鑄車間、機加車間、鍛造熱處理車間等相對獨立的溫度區(qū)段。 機加車間與鍛造熱處理車間露天跨相連接的部分剛架橫向長度為175 m,超過GB 50017—2017《鋼結構設計標準》[5]規(guī)定的150 m 限值。 考慮到超過不多,且屋面橫向高低錯層,橫向不設伸縮縫,且不同高度的屋面可各自釋放一定的溫度應力,因此,可不考慮橫向溫度應力的影響。
本項目廢鋼車間總長度346 m, 遠超過鋼標250 m 的限值,故在其中間位置26 軸處設伸縮縫,布置雙柱。 機加鍛造熱處理車間縱向長度為426 m, 結合縱向吊車布置變化的情況,選擇在21 軸處設伸縮縫布置雙柱。 鍛造熱處理車間從21 軸至46 軸有240 m 長, 不過在其中間部位29 軸處縱向屋面有高低錯落,可以釋放縱向溫度應力,因此,整個大聯(lián)合廠房在縱向亦可不考慮溫度應力的影響。 當前建設過程的聯(lián)合廠房如圖2 所示。
圖2 建設過程中的聯(lián)合廠房鳥瞰圖
根據(jù)工藝布置需求,本項目廢鋼車間在28 軸線有兩處抽柱,一邊柱和一中柱;煉鑄車間分別在24 軸抽兩中柱和在28軸線上抽兩中柱和一邊柱。 抽柱處廠房要注意以下主要問題:一是吊車梁跨度增大, 大跨度吊車梁的設計尤其要考慮變形的控制;二是屋面結構布置需要考慮托梁的布置,托梁的計算及構造、節(jié)點連接需要特別注意;三是為防止抽柱使得廠房整體剛度變弱, 應設置縱向水平支撐協(xié)調抽柱榀剛架與標準榀剛架的變形。
在對抽柱榀剛架的計算分析中,托梁的模擬有兩種方法:一是增設上下鉸接的虛擬柱模擬托梁的作用, 虛擬柱的變形要與托梁的豎向變形相互協(xié)調; 二是利用軟件里面的彈簧支座模擬托梁作用。 本項目采用軟件中添加彈簧支座的方法來計算分析。
托梁與剛架梁連接一般有平接和搭接兩種方式。 采用平接時,剛架梁頂與托梁頂位于同一標高,可節(jié)省廠房空間或者降低廠房整體高度,而采用搭接時,節(jié)點構造更簡單,施工更便利,但是剛架梁的變形易使托梁扭轉失穩(wěn)。 綜合考慮,本項目采用托梁與剛架梁平接的做法,連接節(jié)點如圖3 所示。
圖3 托梁連接節(jié)點圖(單位:mm)
1)本項目用地緊張,通過對結構的合理布置優(yōu)化,使廢鋼、熔煉、鑄造、熱處理、清鏟、機加工等生產系統(tǒng)及所屬工段自成一體互不干擾,相互間較好地銜接成一聯(lián)合整體,滿足了工藝生產的需求,取得了較高性價比。
2)對于柱距較大的多層吊車(噸位較大、重級工作制)多跨廠房,計算吊車荷載時,應按實際布置及使用情況以及荷載的作用效應,合理確定不同工況、不同效應下參與組合的吊車臺數(shù)。 風荷載的體型系數(shù)應按實際情況分別考慮。
3)大型聯(lián)合廠房由于平面尺寸相當大,需要關注縱橫向的溫度應力分析, 盡量通過采取設置伸縮縫及有關構造措施避免溫度應力的影響。
4)廠房抽柱處應注意合理設置縱橫向屋面支撐以加強整體剛度,注意托梁的模擬分析和節(jié)點連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