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強
(欽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廣西 欽州 535099)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多數(shù)患者確診時已發(fā)展至晚期,無法得到及時治療[1]。目前臨床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型晚期 NSCLC 主要采用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靶向治療方式,但在預后評估方面還未形成統(tǒng)一標準[2]。小板與淋巴細胞比值(PLR)能夠評估患者機體炎癥情況,其水平升高往往說明患者預后并不理想[3]。該檢測方式的獲取樣本的難度低、檢測時間少、費用相對便宜,因此臨床常用來診斷肺癌及評估預后[4]?;诖?,本研究對PLR檢測在EGFR 突變型晚期NSCLC早期診斷、靶向治療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與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選取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欽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20例EGFR突變型晚期NSCLC患者為觀察組,選取同期入院的6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觀察組研究對象中男性84例,女性36例;年齡50~80歲,平均年齡(69.67±4.74)歲。對照組研究對象中男性43例,女性17例;年齡52~85歲,平均年齡(70.34±4.52)歲。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欽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觀察組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版)》[5]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完整無缺漏,此前沒有實施過化療、放療;②體力狀況評分(PS)[6]在0~2分之間。排除標準:①入組前出現(xiàn)全身性感染疾病或出血癥狀;②存在其他嚴重惡性腫瘤;③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
1.2 治療方法觀察組研究對象采用靶向治療:口服吉非替尼片(南京優(yōu)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213070,規(guī)格:0.25 g×10片)或厄洛替尼片(南京優(yōu)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 H20213492,規(guī)格:0.15 g×10片),1次/d、1片/次?;颊叱鲈汉?,每月進行隨訪以及門診復查,隨訪時間截止為靶向治療后6個月。
1.3 觀察指標① PLR 水平。抽取研究對象空腹靜脈血3 mL,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深圳雷杜生命科學股份有限公司,粵械注準 201722221133,型號:Hemaray86)檢測血小板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并計算兩者比值。②PLR檢測、腫瘤標志物、CT診斷的診斷效能。靈敏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特異度=真陰性/(真陰性+假陽性)×100%。③臨床病理指標。一般資料包括患者的吸煙史、腫瘤部位分型等;臨床病理指標包括患者疾病的臨床、T、N分期等,采用單因素分析法分析外周血PLR與EGFR突變型晚期NSCLC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④療效評價。按照《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指南1.1版》進行評估[7],完全緩解:經(jīng)檢查確認患者體內(nèi)無腫瘤殘留;部分緩解:與治療前相比,腫瘤最大直徑的縮減幅度>1/2;病情穩(wěn)定:治療后患者腫瘤最大直徑較治療前有一定減小,腫瘤最大直徑增長<1/4;病情進展:治療后患者腫瘤最大直徑的增加幅度≥1/4且≤1/2,或患者體內(nèi)有新的病灶出現(xiàn)??陀^緩解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疾病控制率=100%-病情進展率。⑤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與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以接受治療至病情進展或是患者死亡為無進展生存期,以患者確診時間至患者死亡為總生存期。⑥多因素回歸分析影響EGFR突變型晚期NSCLC患者PFS的危險因素。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例(%)]表示,組間采用χ2檢驗;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生存曲線采用Kaplan-Meier法實施,以Log-rank檢驗;以Cox 比例風險回歸分析晚期NSCLC患者無進展生存期影響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研究對象PLR比較觀察組研究對象PLR水平(178.58±11.37)%高于對照組(117.46±5.7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9.163,P<0.05)。
2.2 PLR檢測、腫瘤標志物檢測、CT診斷的診斷效能比較PLR檢測、腫瘤標志物檢測、CT診斷均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與特異度,三項聯(lián)合檢測的靈敏度與特異度高于單獨檢測,見表1。
表1 PLR檢測、腫瘤標志物檢測、CT診斷的診斷效能比較
2.3 PLR與NSCLC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單因素分析在給予患者靶向治療前,120例受試者PLR為40.69~285.97。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PLR預測晚期NSCLC患者1年預后的AUC為0.753[95%CI(0.599,0.897)],最佳截斷值為 94.58。根據(jù)最佳截斷值,將患者分為低PLR組(PLR水平低于94.58,58例),高PLR組(PLR水平在94.58及以上,62例),見圖1.。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PLR水平的患者在吸煙、腫瘤部位分型、組織分化T分期、N分期方面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圖1 EGFR突變型晚期NSCLC患者PLR值的ROC曲線
表2 PLR與EGFR突變型晚期NSCLC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單因素分析
2.4 低PLR組與高PLR組EGFR突變型晚期NSCLC患者近期療效比較低PLR組患者客觀緩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PLR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低PLR組與高PLR組NSCLC患者近期療效比較
2.5 低PLR組與高PLR組EGFR突變型晚期NSCLC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比較治療前中位無進展生存期:低PLR組為12.54個月(95%CI:9.17~12.769),高PLR組為7.35個月(95%CI:5.136~8.894);治療前中位總生存期:低PLR組23.69個月(95%CI:17.318~24.634),高PLR組為16.94個月(95%CI:11.924~20.462),經(jīng)Log-Rank檢驗,低PLR組的中位總生存期、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均更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2、3。
圖2 PLR與EGFR突變型晚期NSCLC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的關系
2.6 EGFR突變型晚期NSCLC患者 PFS影響因素的Cox 比例風險回歸分析因變量為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自變量為患者的臨床資料(賦值:①性別:女=0,男=1;②年齡:<60歲=0,≥60歲=1;③臨床分期:ⅢB期=0,Ⅳ期=1;④分化程度:低分化=0,高中分化=1;⑤發(fā)病部位:中心型=0,外周型=1;⑥PLR:<94.58=0,≥94.58=1),使用Cox回歸模型進一步分析,結果顯示影響EGFR突變型晚期NSCLC患者PFS的獨立危險因素為患者的分化程度與PLR指標水平(均P<0.05),見表4。
表4 EGFR突變型晚期NSCLC患者 PFS影響因素的Cox 比例風險回歸分析
對惡性腫瘤患者來說,血小板增多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現(xiàn)象,血小板反應蛋白的釋放會導致腫瘤細胞黏附性提升,出現(xiàn)高凝狀態(tài),因此在腫瘤與機體相互作用時機體內(nèi)的反應性血小板水平提升[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研究對象PLR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PLR檢測可對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分析原因為腫瘤細胞的發(fā)生發(fā)展與其自身存在相關性,還與其微環(huán)境狀態(tài)有關。在炎癥與免疫過程中,PLR會導致患者發(fā)生應激反應,使微環(huán)境狀態(tài)出現(xiàn)變化,進而造成腫瘤細胞的生長、侵襲及轉(zhuǎn)移[9]。本研究結果顯示PLR檢測、CT檢查、腫瘤標志物檢測均擁有較高的敏感度與特異度,同時三者聯(lián)合檢測的敏感度與特異度明顯高于單獨檢測,可見在EGFR突變型NSCLC患者診斷過程中,采用聯(lián)合檢測的方式更能對疾病進行早期診斷,實現(xiàn)對肺部病變良惡性的鑒別,有助于臨床對EGFR突變型NSCLC進行及時的治療與干預。
本研究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PLR水平的患者在吸煙、腫瘤部位分型、組織分化、T分期、N分期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說明在評估患者的腫瘤疾病的惡性程度方面,臨床分期、腫瘤部位、腫瘤分化程度可以發(fā)揮較好的作用。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會受到分化程度及PLR的影響??梢娫贜SCLC患者的預后中,炎癥反應和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扮演重要角色。分析原因為,腫瘤早期呈現(xiàn)為一種高分化狀態(tài),隨著疾病的發(fā)展會逐漸向低分化狀態(tài)進展,其在發(fā)展過程中會不斷對周圍組織與限制進行突破,不斷進行增殖與轉(zhuǎn)移。因此在患者體內(nèi),其腫瘤分化程度越低,說明腫瘤發(fā)展時間越長,會導致患者的惡心嚴重程度不斷提高,進一步促使臨床分期也不斷提升[10]。這些因素都說明在對患者進行腫瘤早期診斷、靶向治療效果及預后的預測過程中,PLR能夠起到很好的參考及指導作用[11]。本研究結果顯示低PLR組患者的客觀緩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高PLR組;同時兩組研究對象在治療前的中位總生存期、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對比結果顯示,低PLR的中位總生存期、中位無進展生存期更高。上述結果可見與高PLR組相比,低PLR組的生存優(yōu)勢更大。這主要是因為PLR水平越低,說明患者的腫瘤惡性程度越低,因此患者體內(nèi)微環(huán)境受腫瘤細胞影響更小,通過治療能夠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若是EGFR突變型NSCLC患者的PLR水平較低,其靶向治療的臨床效果會更好,對患者的預后更有利。PLR在EGFR突變型NSCLC患者中的表達水平較高,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