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雨
“當你覺得諸事不順的時候,記住,飛機都是逆風而行,而非順風飛行。”
一個世紀前,首創(chuàng)汽車生產流水線的“汽車大王”亨利·福特,留下了上面這句至今讓人倍感激勵的格言。但若穿越到百年后的2024年,面對新能源汽車“白熱化”競爭的中國市場,福特也許都難出此言。
2024年2月18日,開工第一天。總部位于青島的高合汽車被曝即日起停工停產6個月。
高合員工張立在3個月前就感到焦慮,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在高合那么久,聽到裁員消息,最近睡都睡不好?!?/p>
遭受困境的汽車企業(yè)不止一家。2023年10月14日,江蘇威馬車主竇衡打開手機,突然發(fā)現,他的頂配車型、威馬W6的APP,無法顯示頁面。一些代表他的車“智能”的特性,藍牙鑰匙、遠程控車等等功能,也一并消失了。
業(yè)內人士都清楚,車企倒閉潮將要開始。中國是世界最龐大、集中度卻很低的汽車消費市場。有機構統(tǒng)計,我國有140多家車企。2023年9月,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主任賀興直言:“近五年來正式退出中國市場、破產倒閉重組、停止經營汽車業(yè)務的汽車品牌多達40余家。”
從業(yè)者都在吸涼氣,倒閉潮下,市場的選擇是如此殘酷。
盤點近一年倒閉或瀕臨倒閉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從落后者身上,我們想知道:它們做錯了什么?這個問題關聯的是那個終極問題: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究竟好哪一口?
曾經,選擇購買小眾汽車品牌的人們,都相信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張漢麟是高合HiPhi X的車主。這款轎車有著前衛(wèi)的機甲風設計,官方售價50萬—63萬。2022年,他僅在一次返程的飛機上,就決意購買。很快,他通過加價從一位朋友手上拿到了這款車,“72小時提車”。
是什么打動了他呢?豪車的外觀?品牌形象?
張漢麟說,他當時購買高合的原因很簡單:他了解到,這是當時中國最貴的電車。
再加上他聽到一位短視頻博主形容:高合是有錢人的玩具,社交屬性第一。這些原因都讓他毫不猶豫地購買。
“我希望可以當有錢人,想要變得更有錢,所以高合是我的唯一選擇?!睆垵h麟說。
在車友圈里,高合車主們喜歡提起這家公司“背景硬”的創(chuàng)始人:丁磊,前上汽通用總經理。
從上汽通用離開后,2011年,丁磊從政,不久后成為上海浦東新區(qū)副區(qū)長。在任期間,他主導了特斯拉入戶上海,直到2015年辭去官職,加入豪車創(chuàng)業(yè)大軍。
創(chuàng)立自己公司的丁磊,選擇了更難的定位—做中國最豪華的純電汽車。丁磊曾解釋,眼看當下的中高端市場,有過去很多主流商務車的影子,“我不希望看到一個平庸的東西,如果平庸,寧愿沒有”。
對此,早已財務自由的張漢麟,也無比認同這個“不甘平庸”的品牌。“很驚艷,真的是非常驚艷。”他對南風窗表示。
“創(chuàng)業(yè)這七八年買的車里面,我由衷地最喜歡高合?!彼谏缃幻襟w上寫道。
他曾曬過自己的京字牌座駕,保時捷、蘭博基尼、賓利;跑車、轎車、SUV一應俱全。底下人給他評論:“大佬,真大佬?!?blockquote>他聽到一位短視頻博主形容:高合是有錢人的玩具,社交屬性第一。這些原因都讓他毫不猶豫地購買。
媒體的調研也印證了這一品牌的“高端市場”屬性。據調查,高合車主自家車庫不乏勞斯萊斯、賓利等一眾豪車。之所以買高合,主要是出于“獵奇心理”嘗鮮。
特殊的品牌定位,換來的是對高合的兩極評價。支持者如張漢麟,在幾個社交平臺曬他的車,說只有高合“能讓我放著百萬大V8和超跑不開”。但更多愛車者認為,這個汽車品牌“華而不實”,更像“有錢人的大玩具”。
有限的銷量也證實了市場的選擇。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高合汽車年銷量均是4000多臺。2023年的最后一月,高合汽車三款車型總交付量僅564輛。
爆雷的傳言隨后甚囂塵上。2024年1月,有網友爆料,高合將要停工停產,該消息很快被官方否認。
只是,1月末,在有錢人集聚的廣州高德置地廣場、成都太古里,高合門店展廳內突然空空如也。成都太古里門店粘貼的公告顯示,租賃合同尚未到期。在雙方未協(xié)商一致的情況下,系高合單方面關停門店。
對此,高合汽車再度否認了爆雷,稱成都和廣州門店都是按計劃優(yōu)化搬遷。
這期間,銷售人員更愿意在社交媒體上展示的是,2024年1月,公司先后在澳門、合肥、寧波、徐州等地開設了五家合作門店。照片里,西裝革履的成功人士,在人群的簇擁下,對著金光熠熠的高合車豎起拇指。
進入2月,多名疑似高合員工爆料公司“全員降薪”,看似體面的車企背后的危機,再度顯現。
據財新報道,高合財務的緊縮,一大原因是2023年與沙特阿拉伯方面簽署總意向56億美元的投資“黃了”。中東資本在對高合母公司—華人運通調研后認為,高合汽車銷量規(guī)模較小,于是放棄相關投資計劃。
高合是否能度過危險期,仍是未知數。
從2023年倒下的車企來看,從危機曝光至申請破產重整,它們僅僅用時幾個月。
曾與“蔚小理”齊名的威馬汽車深諳此理。2023年1月,威馬CEO沈暉發(fā)了條微博,一個9秒的視頻。這是電影《芙蓉鎮(zhèn)》的片段,主角撕心裂肺地重復喊:“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
此時的威馬,被曝大面積裁員,員工工資打五到七折。資金鏈愈發(fā)緊張。
2023年10月10日,經歷了多輪閉店、停產又復工后,威馬正式發(fā)布公告,已申請破產預重整。他們?yōu)槔Ь辰o出解釋:“因受疫情影響,資本市場不景氣、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及獲取經營發(fā)展資金受挫等客觀原因影響,威馬陷入了經營困境?!?/p>
但“威馬不會躺平,更不會倒下”,他們在公告中強調。
在山東濰坊以“老頭樂”低速電動車起家的雷丁汽車,也在2023年折戟。不同于威馬的是,雷丁汽車創(chuàng)始人李國欣在2023年1月自曝資金鏈斷裂,并實名舉報有關人員。
僅時隔3個月21天,雷丁向濰坊法院申請破產重整。
颶風都是突然來的。從推出第一款車到黯然倒下,上述車企只用了3—4年。
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副教授楊勝兵告訴南風窗,中國的車企有 100多家,到了未來集中程度勢必提高,優(yōu)勝劣汰至只有十幾家。破產和倒閉在未來將很常見。
從2023年倒下的車企來看,從危機曝光至申請破產重整,它們僅僅用時幾個月。
這間接導致了消費者的購買門檻變高。
“(消費者)購買前,要關注它的銷量、車型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口碑,或者事故發(fā)生率。總之,密切關注各種動態(tài)事件或負面新聞?!边@位大學教授建議。
正如托爾斯泰在驚世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中所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在倒閉的車企身上,導致其不幸的原因各有不同。
起點最高的威馬汽車,是很多車主眼里的性價比之王。坐標魔都,創(chuàng)始人沈暉曾擔任沃爾沃中國區(qū)董事長。在他的光環(huán)下,2022年以前,威馬進行到D輪融資,合計融資超400億元。上海國資投資平臺、上汽、騰訊投資、百度、紅杉中國等明星企業(yè)都是它的投資人。
2021年,威馬的銷量達到巔峰,累計交付汽車4.4萬輛。
上升勢頭卻難以持續(xù)。到了2022年,在愈加激烈競爭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威馬敗下陣來。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yè)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對南風窗分析,威馬的滑落,很大部分原因是產品定位的失敗,加上錯誤的市場策略。
不同于新能源車企流行的“互聯網造車”,沈暉對外標榜的企業(yè)理念是—“共同富?!薄K麑οM者宣稱:“我們并不想讓每個人都買三四十萬的高端車,而是都能負擔得起十幾萬左右相對不錯的車?!?/p>
騰訊新聞曾報道,某知名機構的負責人回憶,2016年下半年,他專程飛到上海去看了威馬汽車。當時給他的印象是團隊缺乏互聯網基因。核心團隊就一個來自互聯網背景的人。這個人還缺乏行業(yè)知名度。他于是向創(chuàng)始人沈暉建議,應該多招互聯網相關的人,隨后他轉投互聯網基因更濃的小鵬。
但傳統(tǒng)車企人有自己的執(zhí)著。威馬的車售價在15萬元左右。張翔回憶,威馬更愿意標榜自己是傳統(tǒng)車企而非新勢力,也不愿意將錢投到廣告營銷上,“說要讓利于消費者”。
這一策略放到競爭激烈、五花八門的電車市場卻不奏效。產品利潤低,缺乏爆款車型,加上后期高端化轉型困難,讓威馬漸漸星光黯淡,走入虧損死局。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睆埾柙u價。
高合、愛馳等出現危機的車企,執(zhí)掌者也都來自傳統(tǒng)車企。
高合創(chuàng)始人丁磊人生上半場履歷光鮮:2005年,他帶領上海通用汽車從低谷走向高光,使其成為產銷破百萬的汽車公司。2015年辭官后,他接住樂視老板賈躍亭的橄欖枝,出任樂視超級汽車全球副董事長、執(zhí)行董事等職務。
直到2016年11月,樂視被曝陷入債務危機,賈躍亭出走美國。丁磊于是在2017年、自己54歲那年決定單干,造豪華電車。
6年后,被曝光財務危機的丁磊,重現賈躍亭之路。
總部在上海、生產基地位于江西上饒的愛馳汽車,員工們也曾被創(chuàng)始人的履歷吸引。
威馬更愿意標榜自己是傳統(tǒng)車企而非新勢力,也不愿意將錢投到廣告營銷上,“說要讓利于消費者”。這一策略放到競爭激烈、五花八門的電車市場卻不奏效。
創(chuàng)始人名為付強,擔任過北京奔馳銷售與市場執(zhí)行副總裁、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總裁兼CEO……在傳統(tǒng)車企里,付強是毋庸置疑的強者。
但付強在2017年創(chuàng)立的、slogan為“愛,飛馳”的電車,國內銷量總是很難飛馳。中國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愛馳汽車國內累計銷量為5611輛。到了2022年,全年銷量降至856輛。
成立至今,愛馳汽車只推出了兩款車型,都是中型SUV。沒有記憶點的產品和低至谷底的銷量,讓愛馳舉步維艱。
2023年3月,愛馳汽車被曝光拖欠工資。公司以“電力系統(tǒng)升級維修”為由,要求全員居家辦公。3個月后,一篇題為《近2000家庭向愛馳汽車集體討薪》的文章在社交媒體流傳。文章寫道,經過超三個月的等待,員工討薪的訴求沒有得到回應,“得到的只是被無視、已讀不回、拒接電話甚至拉黑”。
傳統(tǒng)車企人的失敗,似乎讓新能源車企與燃油車的區(qū)隔愈發(fā)顯現??v觀風口上的新勢力,理想、蔚來、小鵬、華為、小米的創(chuàng)始人,都有互聯網產業(yè)的背景。
楊勝兵告訴南風窗,傳統(tǒng)車企的老總在造車上經驗豐富,卻可能缺乏互聯網的底蘊和思考。“在新舊產業(yè)的融合上沒有把控好,這可能是他們(新能源創(chuàng)業(yè))失敗的主因。”
J.D. Power(君迪)中國區(qū)汽車產品事業(yè)部總經理蔡明也在一個演講中提及,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產品以外的領域也變得重要。
其中,蔡明說:“用戶運營和智能系統(tǒng)方面,成為了很多傳統(tǒng)優(yōu)勢品牌的滑鐵盧?!?/p>
總結來看,互聯網造車的底層邏輯,是產品和技術的快速迭代。汽車本身是傳統(tǒng)產業(yè),而新能源車企的亮點便是將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傳統(tǒng)產業(yè)迅速融合,變成智能驅動的汽車。
變得智能的過程中,楊勝兵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頂層設計”。
更直白地說,“公司的老總或者決策層,他們的互聯網基因,決定了這個企業(yè)的成敗”。
“活下來”,1年前,沈暉的心里話仍在今日警醒著眾人。不只是危在旦夕的車企,連正在榜單上爬升的車企,都感到如履薄冰。
連唯一實現營利的新勢力—理想,創(chuàng)始人李想都不敢輕言勝利。他在朋友圈寫道:“2023—2025年,就是中國智能電動車市場的1943—1945年(‘二戰(zhàn)的最后三年)……現在留個記錄,回頭翻出來看看?!?/p>
激烈的競爭加劇了對車企資金、供應鏈、售后服務體系等各環(huán)節(jié)的考驗。這同時加劇了人們對落后車企的看衰。原因很簡單:拿錢越來越難。
200億曾是新勢力們公認的資金門檻。隨著入局者的增多,車企的投入也水漲船高。
在小米對汽車的十年規(guī)劃里,資金達到680億元。而國際巨頭特斯拉在2010—2020年的十年間,從研發(fā)到工廠,再到生產線等,累計投入超2300億元。
楊勝兵分析,當下的多數新能源車企,為了搶占市場,都在虧本售賣。越虧越賣的車企很多,一夜之間倒閉、破產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
落后車企的崩盤,往往是從資金鏈斷裂開始的。威馬汽車在2022年申請上市,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威馬汽車累計三年虧損高達174.35億元。
而隨著2022年IPO失敗,2023年9月意圖借殼港交所上市被拒,威馬汽車只能申請破產預重整。
2024年1月,公開信息顯示,威馬汽車預重整程序已獲法院受理。這是相比于破產更佳的方式,意味著企業(yè)在破產前積極解決財務債務問題,仍有挽救價值。
愛馳汽車也是被資金“壓垮”的。2022年,雖然在中國大眾心中籍籍無名,愛馳還是啟用了“千人招聘計劃”,并準備在美股上市。
美好的愿望在一年內破滅。
據第一財經報道,愛馳的突然崩盤,與前任董事長陳炫霖所在的投資機構,上海東柏實業(yè)集團爆雷直接相關。
2022年11月,一家基金機構,上海北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fā)布通告稱:“現愛馳集團、廣微集團實際控制人陳炫霖的個人原因,已引發(fā)融資方經營管理出現不確定性,部分產品本金、利息未按期兌付。”
留給新能源車企在裸泳中展露真正實力的時間不多了。精準的用戶定位、完整的產業(yè)鏈條,以及獨特的技術實力,缺一不可,都將是車企成功的必備要素。
那一年,付強接受采訪時承認,愛馳在融資事宜上不夠成熟。“公司從一開始沒有按照資本市場所需要的方向走,明顯是有問題的?!?/p>
斷裂的資金鏈,讓愛馳在2023年命懸一線,也讓自救行動愈加艱難。據報道,2023年7月,愛馳曾啟動臨時工作組,開展復工復產。有內部人士受訪時還懷抱希望:“愛馳海外還有十幾萬未交付的訂單,我們是遇到了困難,但如果后續(xù)能夠有資金進來,我們還有活下去的機會?!?/p>
但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愈加渺茫。2023年9月,愛馳汽車總部被曝人去樓空。
陷入泥沼的車企都清楚,拿到大筆融資,是續(xù)命的唯一方式。
楊勝兵告訴南風窗,新能源車企渴望重現合肥市政府出資“救”蔚來的奇跡,目前來看難度很大。政府財政變得緊缺,而倒下的新能源車企也將越來越多,政府很難為此兜底。
可以肯定的是,留給新能源車企在裸泳中展露真正實力的時間不多了。精準的用戶定位、完整的產業(yè)鏈條,以及獨特的技術實力,缺一不可,都將是車企成功的必備要素。
在2023年中國汽車流通行業(yè)大會上,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副會長李金勇表示:“今年前5個月,比亞迪銷量第一,占到了市場的36%;比亞迪再加特斯拉、埃安,前3名占52%;前10名占了78%;前20名占了91%?!?/p>
對此,李金勇預測:“中國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賣得不好的那些車,它會越來越不好?!?/p>
2024年2月18日,據媒體報道,高合在內部大會上宣布即日起停工停產6個月。作為高合的死忠粉,張漢麟在消息曝光的這一夜心情復雜。
他認為,高合的落后是源于沒有堅持下去的豪車定位。自從2022年高合開始推出50萬及以下價格的車型后,他以為,高合就走向了錯誤的方向。
“你想,50萬的車,里面空間不大,又不夠有排面。這讓我覺得開高合是件丟人的事情?!?/p>
看到消息那一刻,高合前員工Jayson在社交賬號上也感慨:“高合—高傲地合上了?!?/p>
(文中張立、竇衡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