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棵樹上,我竟然看到了那條名曰“絲綢之路”的神奇道路。
自然,這些路是從大地通往天空的。它們起源于腳下的泥土,沿主干發(fā)散,蜿蜒著伸向四面八方,以一棵樹的模樣站立——我說的,是一棵古老的龍爪槐。
這樹,是木塔寺遺跡“山門”前兩棵龍爪槐里東邊的一株。兩棵古老的龍爪槐,一東一西,分站在道路兩側(cè)。據(jù)說,這兩棵樹是一千多年前隋文帝楊堅為他的皇后獨孤迦羅栽種的“夫妻樹”。
冬日暖陽,直愣愣潑灑下來,鋪滿了木塔寺的院子,落在兩株古老的龍爪槐上,也落在徘徊于兩棵古樹間忙于拍照的我的身上。光禿禿的黑色枝條,裸露滄桑的坼裂樹皮,被冬陽鍍上了金邊。遺跡上空縹緲的背景音樂,讓我眼前的古樹散發(fā)出無邊的神秘。
有那么一刻,我站在了東邊這棵古樹的東南角,摁下快門的瞬間突然發(fā)現(xiàn),若是把古樹逆時針旋轉(zhuǎn)四十五度,那么,這棵樹伸向天空的樹干和枝條,分明就是絲綢之路的線路圖。
你看,古樹腳下的泥土,自然是長安,也可以說是中國。
這條路以長安為起點,它的主干道依次經(jīng)過咸陽、蘭州、武威、酒泉、嘉峪關(guān)。從瓜州開始,出現(xiàn)了分岔,岔又分岔,分岔上再分出小岔,道路便豐富多維起來,岔路曲里拐彎,有著美妙而神秘的弧度。
路的分岔,可不就像是樹的分枝。路與樹,那么相似。
無數(shù)個側(cè)枝分別伸向尼雅、伊斯蘭堡、新德里;伸向德黑蘭、巴格達、安塔基安;伸向安卡拉、伊斯坦布爾;伸向羅馬、威尼斯,伸向耶路撒冷、開羅、亞歷山大;伸向非洲大陸……似蛟龍翻騰,奮爪破天的枝條,恰如地圖上蜿蜒的山路,九曲十八彎。我仿佛看見了漫漫黃沙里商隊在踽踽前行,聽到了駝鈴聲聲。
與匍匐于大地上的路相比,這條路內(nèi)斂而安寧?;蛟S,內(nèi)斂安寧只是我的看法,它的內(nèi)心,其實翻騰著驚濤駭浪,它的憤怒,它的哀傷,它的歡喜,都發(fā)酵成神奇的力量,魔法般讓樹枝彎轉(zhuǎn)、扭曲,甚或妖嬈、詩意。千余年來,這條路不斷向四維拓展寬度,延伸長度,在天空開拓疆域,在生命里操練轉(zhuǎn)彎。只要活著,這條樹之路就從沒停止過開拓。
這棵樹,竟然把自己長成了一條挺立于天地間的絲綢之路,長成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條路。長成這樣,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它和這條路有什么樣隱秘的關(guān)聯(lián)?是何寓意?
我無法參透,不得而知。
我曾經(jīng)專門查詢過龍爪槐的來歷。民間有“倒栽槐”的說法,說是栽槐樹的時候,把樹頭埋進土里當(dāng)根來用,把盤根錯節(jié)的樹根裸露在外,讓它當(dāng)樹冠一樣生長。如此這般,那樹長起來,枝條就像一個個龍爪,這也是龍爪槐俗名倒栽槐的緣由。這說法形象又有趣,只是,這樣種植的槐樹只會一命嗚呼,因為它違背了自然規(guī)律。
在植物學(xué)家眼里,龍爪槐本質(zhì)上就是槐樹,是國槐的芽變品種。所謂的芽變,指植物在莖枝萌芽階段,芽的分生組織體細胞發(fā)生了突變。人工選擇這種突變芽長成的枝條,把它嫁接在槐樹砧木上,就變成了龍爪槐。
換個說法,龍爪槐無法由龍爪槐的種子繁殖,只能嫁接繁殖,且需要已經(jīng)發(fā)生了突變的枝條前來嫁接。重點是,這種芽變是突發(fā)的,充滿了不確定性,你不知道哪個嫩芽里會長出曲虬盤結(jié)的“游龍”,也不知這枝“游龍”的龍爪,在下一刻會彎曲著伸向哪里。
自然界因芽變產(chǎn)生的綠色“游龍”,還有龍爪柳、龍爪桑,但這些“游龍”,更像“游蛇”,其生長勢、姿態(tài)和神韻,遠不及龍爪槐上的“游龍”活靈活現(xiàn)。
陽光,穿過西邊龍爪槐黝黑的軀體,伙同盤曲的枝柯,一起在地面上畫出一條巨龍的影子,似要奔赴北邊的大殿基址。
回顧歷史,公元前后的數(shù)個世紀,西安都是世界的東方之都,唯我獨尊。那時的世界有四大帝國:位于世界東方的中華帝國,位于世界西方的羅馬帝國,以及夾在這兩個帝國中間的貴霜帝國和安息帝國。
是一條著名的“絲綢之路”,把東方和西方鏈接了起來,從此,世界翻開了新的篇章。
這段時間,許多改朝換代的大事,就在我腳下的這片土地上進行。眼前兩棵古老的龍爪槐,見證了諸多王朝的誕生與滅亡,見證了木塔的興盛、寂寥與消失,一如《桃花扇》里的歌詞:“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它的年輪上,該刻錄了諸多事與人。萬千滋味,盡在曲遒枝干里。兩棵樹,也見證了一段帝王的傳奇愛情故事。
我站在兩株龍爪槐之間,瞬間就站在了千余年前。
時光回溯至公元602年秋,59歲的獨孤迦羅外感風(fēng)寒后離開了人世,當(dāng)朝皇上隋文帝楊堅為此悒悒不歡,失魂落魄。
他和她青梅竹馬。獨孤迦羅十四歲嫁給楊堅后,一直是他的智慧錦囊,也是他的精神支柱,每每在楊堅的艱難時刻幫他決斷。他們相濡相呴四十五載,像尋常夫婦一樣一直同居共寢,是愛人,是知己,也是戰(zhàn)友,一同渡過了諸多劫難。
長相秀美的獨孤迦羅,聰慧果敢,識達今古。她的名字“迦羅”是梵語中的沉香木,這位奇女子也確如沉香木,身上,既有父系鮮卑族人的英氣,也有母系漢人的文雅。
在隋朝的誕生和后來的興盛中,才能卓絕的獨孤都發(fā)揮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女子,她也有短板,譬如年邁時,她怒殺文帝臨幸的宮女尉遲氏,被人詬稱千古第一妒婦??陀^說來,這件事不能全怪獨孤,是文帝違約在前,他違背了獨孤堅守的一夫一妻信條,違背了他在最艱難日子里對她立下的誓言:“永矢恩愛,誓無異生之子?!彼宄臏缤?,也與她脫不了干系。獨孤的收官之作,是將大隋王朝托于二兒子楊廣,無異于把江山托于朽木,隋煬帝的橫征暴斂,致使隋朝成為短命王朝??梢哉f,隋王朝是“成也獨孤,敗也獨孤”。
然而,沒有獨孤迦羅,隋朝的盛世——“開皇之治”必大打折扣,開皇年間那些英明的決策,很難分得清哪些是文帝的主意,哪些是獨孤的想法??删吹氖牵疃葏⒄莫毠禄屎?,并無個人的私欲和野心,從始至終,在輔佐治理國家層面,她都是嚴于律己、母儀天下的皇后。
因此,皇后的逝去,令文帝悲不自勝,思來想去,決意為她修建一座寺院,以謝獨孤對自己的高天厚地之恩,為亡妻祈福。
文帝一反平素的節(jié)儉,耗費巨資,在當(dāng)朝宰相的督建下,坐擁兩座七層木塔的禪定寺,規(guī)模宏偉地出現(xiàn)在長安城西南角的永陽坊,與東南的曲江池正好東西對應(yīng)。
落成之日,文帝在兩座木塔間的中軸線兩邊,一東一西,栽種了兩株龍爪槐,東邊的這株,是他,西邊的那株,是獨孤皇后。
這里,是他的家,也是他的國。
龍,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帝王的象征,龍的模樣,一般只出現(xiàn)在帝王和王宮貴族居住環(huán)境的裝飾上,出現(xiàn)在他們的衣飾上,鮮活生命里龍的形象,似乎只有龍爪槐了。
文帝與獨孤皇后勵精圖治,共同鑄就了開皇盛世,隋人因此尊帝、后為“二圣”。兩座木塔、兩棵并排而立的樹,都取日月經(jīng)天,二圣并立之意。
即便是做了這些,文帝也始終無法自拔,孤獨寂寥中,他試圖從青春美人那里排遣愁苦,很快縱欲傷身,一病不起。躺在病榻上,文帝感慨萬千:“使皇后在,吾不及此?!被屎笕ナ啦坏絻赡?,文帝也隨之離開人世。臨終前,他愈思獨孤,告左右:“魂其有知,當(dāng)相見于地下?!?/p>
禪定寺幾易其名,最后叫木塔寺。這木塔寺在其后的幾百年間,都是長安城里最大規(guī)格的建筑。說它大,一是它高,當(dāng)年寺內(nèi)建有兩座高三百三十尺的木質(zhì)高塔,是當(dāng)時長安城里第一高度的建筑。按照唐朝的度量衡算下來,木塔的高度為九十七米,周長一百七十六米,相當(dāng)于現(xiàn)今三十二層樓房的高度,比大雁塔還高出了三十三米。氣勢恢宏。
二是它闊。著名作家高建群曾經(jīng)考證過它的占地面積,說在距雙塔遺址十華里以南的郭杜鎮(zhèn),發(fā)掘出了木塔寺南門遺址,以及南院墻遺址。也就是說,如今西安市高新區(qū)二期工程所轄的偌大地面,都是木塔寺遺址。
《長安志》里這樣記載木塔寺:“天下伽蘭之盛,莫與此寺為比?!彼吕锏氖?,亦這樣記載:“天下嘉景,莫過于此?!笨梢娔舅庐?dāng)時的興盛。
日出月落,云卷云舒,當(dāng)年金碧輝煌的大殿和著名的木塔已成斷壁殘垣,煙消香絕,唯留大殿基址、山門遺址,以及兩棵古樹。
千年的光陰,賦予兩棵槐樹盤枝虬結(jié)的軀干,它們穿越唐詩宋詞的瑰麗與滄桑,把自己長成了神秘之路,長成空中舞動的史書。在這兩棵龍爪槐上,有歲月的宏大敘事,有家國的夢想,亦有臨樹聽雨,雪中聽禪的妙意。
在這個晴朗的午后,兩棵古樹,讓我把這片土地和那段歷史鏈接了起來。
高科技時代,可以平地拔起許多仿古建筑,足以亂真,卻改變不了仿版的本色,毫無底蘊可言。一株生長了千年的樹,無論高科技還是人工,都是模仿不來的。
千百年來,槐蔭庇護著我們,每個游子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都長有一株槐樹,“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就連南柯一夢的故事,也發(fā)生在槐樹下的螞蟻窩里,槐樹,已深植中華民族的血脈里?;睒?,是家槐、庭槐,也是社槐、國槐。龍爪槐,更是家國繁榮昌盛的模樣,擁有中華民族堅韌、毅力、百折不撓的精神風(fēng)貌。
兩棵古老的龍爪槐分站在青磚砌就的高臺上,我徘徊在它倆之間,徘徊在如煙的歷史里,陽光下,我們一起呼吸古城的空氣,我不時會踩到兩棵樹的影子。
多么慶幸,千余年后的古城西安,還有木塔寺遺址可以探古,有兩株來自大隋的龍爪槐,接納我的凝視。
祁云枝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為《美文》《科學(xué)畫報》等報刊撰寫專欄。就職于陜西省西安植物園(陜西省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散文刊 《人民文學(xué)》《北京文學(xué)》《廣西文學(xué)》《西部》《黃河文學(xué)》《散文選刊·選刊版》《散文》海外版等,入選《中國2021生態(tài)文學(xué)年選》《中國文學(xué)年鑒2022》《2022年民生散文選》等多種選本。著有散文集《植物 不說話的鄰居》《我的植物閨蜜》等十多部。獲中華寶石文學(xué)獎、絲路散文獎、首屆國際生態(tài)文學(xué)獎、冰心兒童文學(xué)新作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