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運,胡玲芝,管莎莎
1. 臺州市路橋區(qū)中醫(yī)院兒科,浙江 臺州 318050;2. 臺州市路橋區(qū)中醫(yī)院中醫(yī)科,浙江 臺州 318050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一種由肺炎支原體所致的呼吸道、肺部急性炎癥性疾病,好發(fā)于秋冬季節(jié),具有易反復發(fā)作的特點?;純喊l(fā)病后可出現(xiàn)高熱不退、咳嗽、喘息等表現(xiàn)[1]。若得不到早期及時的治療,極易進展成為大葉肺炎、毛細支氣管炎,甚至誘發(fā)心肌損害、心肌缺血等。西醫(yī)針對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治療主要以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為主,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其中阿奇霉素具有用藥方式簡單、不良反應較少等特點。但隨著抗菌藥物濫用等原因,部分患兒單獨使用阿奇霉素療效不顯著,臨床上通常聯(lián)合其他治療方案提升療效[2-3]。中醫(yī)認為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病因主要包含外因、內(nèi)因,外因多是由于感受風熱之邪,內(nèi)因是由于小兒肺臟嬌嫩、衛(wèi)外不固,病位主要位于肺部,常會累及心、肝、脾、腎,病理因素涉及痰、熱、瘀、毒,痰熱閉肺證是較為常見的證型,臨床治療多以清熱宣肺、化痰止咳為主[4-5]。本研究觀察通腑宣肺湯加味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痰熱閉肺證)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 診斷標準參考《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2015 年版)》[6],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咳嗽、發(fā)熱等,胸部X 線檢查顯示有點狀或小斑片狀浸潤性、間質(zhì)性改變等,通過明膠顆粒凝聚試驗(PA)檢查顯示單次支原體肺炎抗體滴度≥1∶160。
1.2 辨證標準參考《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中西醫(yī)結(jié)合診治專家共識(2017 年制定)》[7],辨證為痰熱閉肺證。主癥:高熱不退,咳嗽,痰液黃且黏稠;次癥:痰涎壅盛,面赤口渴,氣急鼻煽,口周發(fā)紺,舌色紅、舌苔黃厚,脈象滑數(shù)。
1.3 納入標準符合診斷及辨證標準;年齡3~14 歲;病程≤5 d;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
1.4 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呼吸系統(tǒng)及肺部病變,例如支氣管哮喘、肺結(jié)核、支氣管擴張、肺部發(fā)育不良等;混合感染;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出現(xiàn)氣胸、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近2 個月內(nèi)使用過抗生素、糖皮質(zhì)激素、免疫抑制劑等;同時伴有其他器官功能障礙;合并造血系統(tǒng)功能障礙、免疫功能異常等;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
1.5 一般資料選擇2021 年2 月—2023 年2 月臺州市路橋區(qū)中醫(yī)院收治的支原體肺炎患兒80 例,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 例。對照組男26 例,女14 例;平均年齡(7.14±1.25)歲;平均體質(zhì)量(23.26±3.57)kg;平均病程(2.99±0.58)d;平均體溫(38.87±0.77)℃。觀察組男24 例,女16 例;平均年齡(7.06±1.21)歲;平均體質(zhì)量(23.67±3.05)kg;平均病程(3.04±0.67)d;平均體溫(38.93±0.68)℃。2 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臺州市路橋區(qū)中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202101)。
2 組均采用常規(guī)對癥處理措施,包括退熱、祛痰、止咳、補液等。
2.1 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用阿奇霉素治療。先給予阿奇霉素注射液(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197)靜脈滴注,劑量5~10 mg/k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每天1 次,連續(xù)使用3 d 后,更換為阿奇霉素片(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218)口服,10 mg/(kg·次),每天1 次,連續(xù)口服4 d。
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通腑宣肺湯加味治療。處方:生石膏30 g,瓜蔞15 g,大黃、苦杏仁、知母、蒼術(shù)、赤芍、柴胡、前胡、蘆根各10 g,痰多黏稠者加沙參、萊菔子各10 g,咳嗽較甚者加麻黃、紫菀各5 g。每天1 劑,水煎取汁200 mL。3~7 歲患兒每天服用100 mL,8~14 歲患兒每天服用200 mL,均分早晚2 次服用。連續(xù)治療7 d。
3.1 觀察指標①癥狀改善時間。記錄2 組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及肺啰音消失時間。②中醫(yī)證候積分。分別于治療前后評價,主癥按無、輕、中、重分別計0、2、4、6 分,次癥按無、輕、中、重分別計0、1、2、3 分[8]。③炎癥因子。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所有患兒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取上層血清,檢測血清降鈣素原(PCT)、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的表達,其中PCT 測定采用免疫層析法(武漢明德生物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CRP測定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深圳市國賽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IL-6 測定采用化學發(fā)光法(四川沃文特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④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3.2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6.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1 療效標準參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9]評價臨床療效。顯效:患兒體溫恢復至正常范圍,咳嗽、咳痰等癥狀基本消失,X 線檢查顯示肺部病灶獲得完全吸收;有效:患兒體溫正常,咳嗽、咳痰等癥狀獲得緩解,X 線檢查顯示肺部病灶部分吸收;無效:患兒上述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至病情進展??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4.2 2 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50%,高于對照組75.00%(P<0.05)。
表1 2 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4.3 2 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見表2。2 組退熱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咳嗽消失時間及肺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
表2 2 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s)d
表2 2 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s)d
組 別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例數(shù)40 40退熱時間3.86±0.51 3.97±0.54 0.937 0.352咳嗽消失時間5.72±0.63 6.31±0.54 4.497<0.001肺啰音消失時間5.31±0.59 6.06±0.73 4.919<0.001
4.4 2 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3。治療前,2 組主癥、次癥積分及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組主癥、次癥積分及中醫(yī)證候總積分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主癥、次癥積分及中醫(yī)證候總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3 2 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s)分
表3 2 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s)分
注:①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 別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例數(shù)40 40主癥治療前15.39±3.40 15.25±3.71 0.176 0.861治療后4.61±0.72①6.18±0.83①9.037<0.001次癥治療前7.86±1.45 7.92±1.33 0.193 0.848治療后2.21±0.54①3.41±0.59①9.489<0.001總積分治療前23.25±4.42 23.07±4.28 0.185 0.854治療后6.81±1.24①9.59±1.63①8.585<0.001
4.5 2 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見表4。治療前,2 組血清PCT、CRP、IL-6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組血清PCT、CRP、IL-6 水平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血清PCT、CRP、IL-6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4 2 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表4 2 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注:①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 別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例數(shù)40 40 PCT(ng/mL)治療前1.12±0.23 1.15±0.19 0.636 0.527治療后0.38±0.06①0.46±0.07①5.488<0.001 CRP(mg/L)治療前32.83±4.07 33.11±4.18 0.304 0.762治療后11.02±2.16①15.37±2.45①8.423<0.001 IL-6(pg/mL)治療前23.61±3.59 23.30±3.42 0.395 0.694治療后7.18±1.26①8.60±1.47①4.639<0.001
4.6 安全性評價2 組患兒治療期間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
肺炎支原體是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中的重要病原菌類型,由于小兒機體的免疫功能發(fā)育尚不完善,極易受到病原菌的攻擊,從而誘發(fā)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等疾病。目前多選擇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藥物阿奇霉素進行治療[10]。肺炎支原體肺炎屬于中醫(yī)肺炎咳嗽、外感熱病范疇,痰熱閉肺證是較為常見的證型,因小兒臟腑嬌嫩,肺氣、脾氣不足,外邪入里化熱,純陽之體受擾,致痰液膠結(jié),瘀阻肺絡,加上脾氣不充,可致運化失司、痰濕上擾,誘發(fā)咳嗽、咳痰等癥,治療以清熱宣肺、化痰止咳為主。
本研究所選用的通腑宣肺湯原方適用于治療外感溫熱之邪犯肺之證,方中生石膏具有清熱泄火之效,苦杏仁可止咳平喘,瓜蔞具有清熱化痰之效,大黃可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知母可清肺熱、滋陰潤燥,蒼術(shù)可健脾祛濕,赤芍具有清熱涼血、化瘀之效,柴胡退熱解表,前胡可宣散風熱、化痰止咳,蘆根清熱生津,全方共奏宣肺通腑、清熱化痰止咳之效。治療后,觀察組咳嗽消失時間及肺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同時中醫(y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且臨床療效更高(P<0.05),提示加用通腑宣肺湯更有助于促進患者癥狀緩解、提升總體療效。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血清PCT、CRP、IL-6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聯(lián)合通腑宣肺湯加味更能降低患兒機體炎癥因子水平。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顯示,苦杏仁中的有效成分能抑制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IL-1β 等炎癥因子的表達,有助于緩解呼吸道炎癥反應[11]。大黃中的有效成分大黃素具有抗炎效果,且部分目標化合物具有抑菌作用[12-13]。知母有效成分對巨噬細胞分泌的炎癥因子具有抑制作用,可產(chǎn)生抗炎效果[14]。蒼術(shù)內(nèi)酯Ⅱ有助于降低促炎因子IL-1β、IL-6 等的表達[15]。赤芍可通過降低促炎因子,對氣道炎癥產(chǎn)生抑制作用,從而達到改善呼吸道功能的作用[16]。柴胡、前胡中的有效成分對氣道炎癥通路也具有抑制效應,能緩解氣道炎癥[17-18]。由此可見,通腑宣肺湯中多味藥物均具有抗炎作用,這也可能是聯(lián)合治療的患兒總體療效更高的內(nèi)在機制之一。
綜上所述,通腑宣肺湯加味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痰熱閉肺證)的臨床效果明顯,能有效緩解癥狀,降低機體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