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穎潔
冬天來了,開放式窗臺上的花草抗不住低溫,外婆只得把它們一盆盆往屋里搬,聰聰看到了也過來幫忙。外婆一邊搬,一邊感嘆:“要是有一間花房就好了,我們不用搬來搬去,它們也能照到陽光?!?/p>
外婆家位于市中心的老城區(qū),在這里建花房顯然只是說說而已。聰聰卻說:“外婆,我有辦法建花房!”
外婆笑呵呵地說:“好啊,等你長大了,給我建一座大花房?!?/p>
聰聰一臉認真地說:“我現(xiàn)在就有辦法。上次爸爸帶我去摘草莓,草莓就‘住’在一個塑料大棚里,走進去可暖和了。我們也可以搭建一個那樣的塑料棚。”
外婆說:“塑料大棚是搭在農(nóng)田里的,我們家沒地方呀。”
聰聰沒說話,似乎也被這個問題難住了。
爸爸從書房出來,聽到了他們的對話,也一起出主意:“陽臺上或許可以搭建花房。我們家住在一樓,陽臺下面沒有人行道,是一片綠化帶,只要花房不是很重,就不會有安全隱患。不過,花房怎么撐起來呢?用什么材料搭建才能既輕便又牢固呢?這確實有些麻煩。”
聽了爸爸的話,聰聰?shù)男那橄褡^山車一樣,剛開始充滿期待,最后又跌落谷底。他皺著眉頭想了好一會兒,突然大喊一聲:“我有辦法!”
說完他就跑到儲藏室,一陣翻箱倒柜后找出了一頂蚊帳。這頂蚊帳破了好幾個洞,去年剛被“淘汰”。
聰聰提著蚊帳出來,開心地說:“我們可以用蚊帳架子做花房的柱子,用塑料膜包裹起來,就可以為花草遮風擋雨啦!”他拍了一下腦袋,又跑到自己房里拿出一條毛毯,說:“外婆,天冷的時候用這個給花房當被子!”
外婆笑著說:“這可不行,這是新的,家里還有舊的,我去找找?!?/p>
……
兩天過去了,陽臺上的蚊帳花房建起來了,花草們住進了“新房子”,外婆獎勵了聰聰一頓大餐。
湯教授錦囊
湯超穎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科技人才、創(chuàng)造力開發(fā)與管理研究,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科技部創(chuàng)新方法工作專項項目,獲中國科學院教育教學成果獎。
聰聰聽外婆說起花房時,就聯(lián)想到了溫室大棚,還異想天開地要自己搭建花房。這個主意在外婆看來是不可能的,但爸爸沒有打擊他的積極性,而是采取鼓勵的態(tài)度,支持他的想法。不過,爸爸并沒有大包大攬,而是適當?shù)刂赋隽嗣媾R的難題。這樣孩子的創(chuàng)造動機得到了保護,也留下了自由探索的空間。
如果創(chuàng)新成果能得到家長和社會的認可,兒童嘗到了甜頭后,更容易對發(fā)明創(chuàng)新產(chǎn)生興趣。這樣的兒童是幸福的,因為他們體會到了自身的價值,這份自信將使他們在面臨挑戰(zhàn)時更有底氣。
你在家庭生活中有哪些好故事、好做法,歡迎向本刊投稿分享,湯教授為你做點撥、送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