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陽
在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龍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都有著不同的性格和脾氣,九子團(tuán)聚,大吉大利。
關(guān)于九子的名稱、性格,說法不一,此處以著名畫家陳岱青所創(chuàng)作的一套作品為依據(jù),一一圖解。
bì xì
又名霸下。外形似龜,善馱重物,古代人給立有大功的帝王圣賢歌功頌德,便將他們的功績刻在碑上,讓赑屃來馱,故又稱為“神龜馱碑”。
chī wěn
由鴟尾、鴟吻演變而來。它長著魚的尾巴,因喜歡在高處東張西望,于是就被雕刻在宮殿的屋脊上。
又名憲章,好爭訟。因其威風(fēng)凜凜,又能明辨是非,故被刻在古代官衙肅靜回避牌上。
pú láo
生性好鳴,喜歡音樂,故多筑于鐘鈕之上。
tāo? tiè
別名老饕、狍鸮,十分兇惡貪食?!妒酚洝の宓郾炯o(jì)》中記載,縉云氏有個不成器的兒子,貪戀食物暴飲暴食,又貪圖財(cái)物,天下人都說他是饕餮。因其好吃,故被刻在鐘鼎彝器上。
gōng fù
又名避水獸,頭上有一對犄角。傳說他能吞云吐雨,吸納海水,故被刻在橋頭或者岸邊,寓意惡浪平波。
suān? ní
形狀像獅子,好煙火,被人們刻在香爐腳部。
yá zì
脾氣火爆,好爭斗,所以古人將睚眥鑄在兵器上。
jiāo? tú
形似螺蚌,性格好靜。人們將它制成門環(huán)獸頭震懾妖邪,以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