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聰
脾氣暴躁、焦慮易怒是人們對于進入更年期女性的刻板印象,更年期是每個女性都會經歷的人生階段,但不是每個更年期女性都會出現焦慮、失眠、性格改變等癥狀。
我們的媽媽都會進入更年期,我們只有正確認識更年期,才能更好地幫助媽媽們平穩(wěn)渡過這一“難關”。
更年期在醫(yī)學上被稱為“圍絕經期”,是女性生理周期的一個重要階段,是性成熟期至老年期之間的過渡階段,女性一般發(fā)生于45~55歲。
女性進入更年期最早的表現可能是月經紊亂,假如連續(xù)2個周期以上周期紊亂,和以往規(guī)律比較相差7天以上,這就提示女性可能已經進入更年期了。
更年期意味著月經周期的終結,卵巢功能的逐漸減退,伴隨著激素水平的變化,分為絕經前期、絕經期和絕經后期。
當媽媽進入更年期時,她可能會面臨一系列身體和情緒上的變化,例如潮熱多汗、頭暈頭痛、心悸等。此外,還有一些更難以啟齒的變化,例如尿頻尿急、陰道干燥、性欲減退,以及可能出現骨質疏松、關節(jié)疼痛、失眠、心理問題等。
為什么更年期還會出現骨質疏松?這是因為更年期時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的骨代謝速度加快,會導致骨密度降低,引發(fā)骨質疏松。由于骨質疏松發(fā)展緩慢,有時直至出現了骨折才會發(fā)現其存在。
●正確看待更年期
首先,我們要明白更年期不是一種疾病,只是女性的一種生命周期,表明女性度過了生育階段。有研究認為,更年期是人類女性演化出的“計劃生育”,絕經期女性在原始部落中有更強的生存能力,能夠減輕育兒壓力,維持人口穩(wěn)定。更年期不代表“枯萎”,更年期后的女性也可以開啟人生中最自由、美好的時段。
●出現癥狀及時就醫(yī)
媽媽進入更年期后,要重視體檢,及時發(fā)現健康變更的苗頭。一旦出現更年期癥狀,要盡早就醫(yī),及時治療。對于更年期,目前認為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絕經激素治療。絕經激素治療一般使用的是天然雌激素和天然或近天然孕激素,并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強的松”等糖皮質激素,而且絕經激素治療使用的激素劑量只有正常女性卵巢激素分泌量的1 / 10,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全的。絕經激素治療并非全年齡段都可以使用,而是在“窗口期”內,絕經10 年之內或60 歲之前,盡早應用效果最好。
●保持和諧的家庭關系
讓家里所有家庭成員都了解更年期以及更年期可能會出現的某些現象和問題。平時和媽媽保持充分溝通,體諒她的難處,給予更多的安慰、鼓勵和幫助。當媽媽出現更年期癥狀,情緒激動、煩悶易怒時,我們要保持冷靜,不要因為一些小摩擦而陷入爭吵。
●均衡飲食適量運動
人到中年,體內蛋白質分解代謝速度加快而合成速度減慢,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量反而高于青壯年時期,因此平時飲食中要注意多攝入蛋白質和鈣,如牛奶、堅果、深色蔬菜等,豆腐、豆腐干、腐竹等大豆及其制品也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更年期女性對碳水化合物的代謝能力降低,對脂肪的分解代謝能力也有所下降,因此要少油、少鹽、少糖,少吃油炸食品和甜食。同時,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保持骨骼健康,改善心血管功能,并緩解情緒波動。
每個女性都會經歷更年期,但更年期并不意味著生活質量的降低,通過適當保養(yǎng)和持續(xù)關注,女性可以繼續(xù)保持積極、健康和充實的生活。通過家人的共同努力,幫助媽媽平穩(wěn)度過更年期,迎接人生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