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
武橋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 武漢 430000
由于鋼桁梁橋結構特點,受弦桿節(jié)點受力要求的限制,如采用頂推安裝一般都選用傳統(tǒng)的托拉法頂推施工。即通過在橋墩和臨時墩上設置拼裝平臺、足夠長度和數(shù)量的滑道、滑塊、水平千斤頂?shù)妊b備,通過水平千斤頂施力,借助滑道、滑塊將鋼桁梁向前推進,推到設計位置后進行落梁,完成鋼桁梁橋的頂推安裝工作。該方法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效率低、材料設備投入大,且在施工過程中受滑道平面精度、滑塊摩擦力不均、水平千斤頂無法絕對同步等影響而可能出現(xiàn)滑移面內(nèi)應力增大或突然釋放造成結構移動不穩(wěn)定和橫向偏位等質(zhì)量安全隱患。
浩吉鐵路張家灣聯(lián)絡線貨車聯(lián)右線大橋為64m跨簡支鋼桁梁橋,采用無豎桿三角桁結構形式,結構總重473.5t。該橋上跨隴海鐵路和浩吉鐵路兩條既有正線鐵路,鐵路上方布置有接觸網(wǎng),且往返列車通過頻繁。介于此橋地理位置、施工環(huán)境和要求,采用頂推法安裝最為適宜。為方便施工,減少投入,提高效率,確定采用步履式頂推施工進行安裝,為驗證此方案的可行性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1]。
鋼桁梁在橋位一側路塹位置進行鋼導梁和主橋鋼梁的拼裝作業(yè),采用6臺320t步履機進行頂推施工,逐步將其主橋鋼桁梁頂推至橋位處。其主要施工流程如下:
場地平整,搭設臨時支架。根據(jù)地理環(huán)境,地基承載力及頂推水平推力等要求臨時支采用樁基和擴大基礎兩種。在支架立柱設置頂推設備,頂推設備相對位置在鋼桁梁下弦桿腹板下方。
鋼桁梁桿件在工廠制造完成后,運輸至現(xiàn)場,通過龍門吊機及汽車吊進行43.5m導梁與64m鋼桁梁組裝架設。
復測各節(jié)點標高(預拱度)、橋軸線形及節(jié)段間距等外形尺寸,無誤后調(diào)試步履機千斤頂及油路、電路管線和操作監(jiān)控系統(tǒng)。
整體向前頂推105m到達設計位置。
進行落梁施工,拆除臨時支架。
根據(jù)理論計算結果,單節(jié)點反力最大為241.6t,只考慮兩臺設備提供推力,則單臺設備所需的最大水平力為21.85t。頂推選用6臺SLBLJ-320型步履機進行施工。
步履式頂推主要由步履機提供頂推時的起頂、前移、橫向糾偏的三個方向動力。頂推以滑道梁、滑塊為輔助滑移裝置,主要利用步履機與鋼桁梁下弦之間的摩擦力帶動整體鋼梁前移[2]。頂推過程中是一個自平衡的頂推動作過程,具體安裝及施工步驟如下:
安裝步履機及平臺→頂升鋼桁梁下弦桿(限壓)→利用摩擦力頂推鋼桁梁→頂升頂回程完成力系轉換→頂推頂回程行程結束(如圖1)。
圖1 步履機脫離圖
鋼桁梁拼裝場地及頂推平臺設置在橋址小里程側線路路基上。此頂推方式不用設置通長的頂推滑道,僅在步履機位置設置一個節(jié)段長度的滑道即可。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及施工要求,在路基上設置4個混凝土滑道,1#橋臺前兩側各設置一組臨時支架和鋼滑道梁。在鋼桁梁節(jié)點位置設置混凝土支墩,確保鋼桁梁安裝中節(jié)點受力不下沉(如圖2)。
圖2 頂推支架布置立面圖
滑道及滑道梁均為Z字形結構,頂面設置滑道,凹處放置步履機。為克服頂推過程中的水平推力,支架基礎采用擴大及挖孔樁基礎[3]。
此次頂推采用步履式滑移頂推施工方式,最多同時采用6臺步履機進行頂推。其頂推流程如下所示:
步驟一:施工頂推臨時墩、拼裝胎架和滑道梁,安裝步履機、滑塊。
步驟二:在拼裝區(qū)域安裝64m鋼桁梁與43.5m鋼導梁。
步驟三:利用步履機與滑塊將鋼桁梁整體向前頂推4個節(jié)間長度,每推出一個節(jié)間,利用步履機將鋼桁梁頂起,將滑塊移至后方節(jié)點處(如圖3)。
圖3 步履機即將脫離圖
步驟四:繼續(xù)整體向前頂推4個節(jié)間長度,同樣利用步履機將鋼桁梁頂起,將滑塊移至后方節(jié)點處。此時鋼桁梁尾端脫離1#步履機后,將1#步履機轉至前方4#支架上。(如圖4)
圖4 步履機工作行程圖
步驟五:每次向前頂推1個節(jié)間長度,當導梁頂過4#步履機2個節(jié)間長度后,拆除前方2個節(jié)間范圍內(nèi)的導梁,當整體向前頂推2個節(jié)間長度后,鋼桁梁到達設計位置。
步驟六:拆除剩余導梁后整體落梁完成頂推。
此次計算采用 Midas Civil 2017 進行頂推模擬。鋼梁整體重量473.5t,導梁整體重量100t,鋼桁梁整體均布荷載按7.4t/m考慮,導梁均布荷載按3t/m考慮。
根據(jù)頂推施工步驟,取其中十一個工況來對此次頂推流程進行分析計算。
根據(jù)工況分析可知,單臺步履機所受最大反力為241.6t,鋼桁梁所受最大應力為109.1MPa,導梁所受最大應力為147.4MPa,最大剪應力為19.4MPa。導梁前端最大懸挑撓度為7.2cm。
工況匯總如下:
Q345鋼材的抗彎允許強度為200MPa,抗剪允許強度為120MPa。因此鋼梁及導梁的最大應力均在允許應力范圍之內(nèi),強度滿足要求。
表1 工況匯總
320t步履機將鋼梁起頂,在鋼梁節(jié)點下放置滑塊,鋼梁重量主要由滑塊承受,每套步履機豎向頂泄壓至提供最大160t豎向力,縱向水平頂再施加水平力,利用步履機與鋼梁底部的摩檫力將鋼梁向前頂推。
6.2.1 縱坡頂推可行性分析
由于鋼桁梁頂推存在1.3%的縱坡,頂推路線也是按1.3%的縱坡進行布置的,為保證鋼桁梁在頂推時不向后滑動,需保證鋼梁在1.3%縱坡時的摩擦力大于下滑分力。鋼梁頂推總重量473.5t,導梁重量取100t,整體重量按573.5t計。鋼梁整體在1.3%縱坡時的摩擦力為17.2t(摩擦系數(shù)按0.03計算,摩擦介質(zhì)按鋼與MGE板計算),后滑力為7.5t<17.2t,故鋼桁梁在此縱坡下不會發(fā)生后滑。
6.2.2 縱向頂推力分析
縱向頂推力須克服鋼梁滑塊與滑道梁之間摩擦力與后滑力的合力。滑塊下墊MGE板與滑道梁頂鋼板之間摩阻系數(shù)取無潤滑時的0.05,則總頂推力需>573.5×0.05=28.7t,頂推力按兩臺步履機考慮,單臺需提供28.7/2=14.35t水平力,需克服的總水平力為14.35+7.5=21.85t<30t,故縱向水平頂滿足要求。
6.2.3 步履機與鋼梁之間摩阻力分析
縱向頂推力是通過步履機頂上分配梁與鋼梁之間摩擦力實現(xiàn)的,如果按兩臺步履機提供摩擦力考慮,單臺步履機至少需要提供21.85t的水平力,分配梁與鋼梁之間的摩阻系數(shù)取0.15,則單臺步履機所需的最小豎向反力為21.85÷0.15=145.7t。
由工況計算可知,單臺步履機需提供的最大豎向力為160t,即鋼桁梁下弦中部所受最大頂力為160t,考慮下弦桿節(jié)間中部受力,節(jié)間長度按最大長度5.3m考慮。下弦計算采用1000×520×20×20mm的矩形結構,計算其跨中彎矩為2141.5KN·m,剪力為814.0KN。
根據(jù)《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對與同時受較大正應力與剪應力的梁,按下式進行該處應力折算:
由上述算式可知,鋼桁梁下弦節(jié)間中部彎曲應力、剪應力、局部壓應力皆在許可應力范圍之內(nèi),且折算后的復核應力也在規(guī)范允許范圍之內(nèi),故鋼桁梁下弦強度滿足頂推施工要求。
由工況計算可知,單個支點最大豎向反力為241.6t,即鋼桁梁下弦節(jié)點所受最大反力為241.6t。
由《鋼結構設計標準》中關于局部承壓強度的計算公式可得:
下弦局部承壓強度為:
故鋼桁梁下弦節(jié)點處局部承壓強度滿足要求。
張家灣聯(lián)絡線貨車聯(lián)右線大橋64m鋼桁梁采用6臺320 t步履機進行同步頂推的施工方案,并借助Midas Civil進行不同工況的鋼桁梁頂推模擬,分析鋼桁梁下弦桿、鋼梁和導梁腹桿等構件的受力性能,確保整個頂推過程中鋼桁梁的穩(wěn)定性。大大節(jié)約了頂推施工成本,縮短鋼桁梁頂推施工時間,保障頂推施工安全,也進一步驗證了鋼桁梁橋步履式頂推施工的可行性,為同類鋼桁梁橋步履頂推施工總結經(jīng)驗并提供技術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