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斯英
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錨定建設農業(yè)強國目標,把推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p>
為民實事辦得怎么樣,群眾心里最清楚,也最有發(fā)言權。如何真正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讓群眾可感可及,是檢驗黨員干部能力和作風的一把標尺。
群眾的需求都是實在具體的,辦實事來不得半點虛假。各級黨委、政府在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入手,為群眾辦了不少好事實事。然而,從現實情況看,要真正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并不容易。有的解決群眾難題注重表面文章,將“辦過了”等同于“辦好了”,導致群眾訴求沒得到根本解決;有的好高騖遠、盲目蠻干,不顧群眾真實需求,結果“民心工程”變成了“糟心工程”。諸如此類,不僅不能讓群眾有真實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且會使群眾不認可黨員干部,甚至造成干群關系漸疏漸離。
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讓群眾可感可及,要俯下身子問需于民。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只坐在辦公室聽匯報、看材料是很難發(fā)現的。解決方案也不是拍拍腦袋就能空想出來的,而是在一次次實地走訪中“摸”出來的。想要“摸”出真問題,黨員干部就應該多到田間地頭去,多到群眾家中灶旁去,多到群眾生活的“網格”去,既走“規(guī)定路線”、又走“自選路線”,聽聽群眾的“嘮嗑聲”、真心話。找準問題后,要聚焦難題根源,將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梳理為問題清單,跟蹤推動落實,讓群眾的“呼聲”變?yōu)椤罢坡暋薄?/p>
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讓群眾可感可及,要從“關鍵小事”入手。很多不太起眼、極容易被忽略的小事,對群眾來講卻是天大的事。事不在小,關鍵在辦。對于黨員干部而言,能為群眾解釋清楚一項政策、化解一次糾紛、辦成一個手續(xù)是實事,能把路燈點亮、路面修平、暖氣燒熱、自來水接通也是實事。這些“關鍵小事”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事實證明,把“關鍵小事”辦實辦好,就要在實際工作中聚焦群眾生活細微處,化解難點、疏通堵點,在方寸間盡顯溫暖關懷。
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讓群眾可感可及,要將群眾冷暖掛在心上?!靶^(qū)樓頂無主水箱漏水又難拆”“地下管網疏通責任存在爭議”“公交站離居民區(qū)太遠導致群眾出行不便”……群眾訴求是現實具體的,且往往不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這就需要黨員干部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把群眾的訴求當成對自己的要求,盯住關鍵環(huán)節(jié)、重點任務、堵點卡點,不等不靠、倒排工期、掛圖作戰(zhàn),切實把任務落實到人、把時間精確到天,一件一件盯到底、抓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