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品成
一
有人形容胡泊萬的剃頭手藝,說泊萬師傅剃起頭來兩只蝴蝶在你頭上飛,飛飛就邋遢毛發(fā)平平順順的了。他們叫他剃刀蝴,那個胡不是姓胡的胡,是蝴蝶的蝴。后來胡泊萬也真把那招牌改了,好好的“胡師傅剃頭鋪”,生生給改為“蝴師傅剃頭鋪”。鄉(xiāng)鄰們都很喜歡,胡泊萬自己也很喜歡,萬小坎開始不喜歡,總覺得那個“蝴”字女里女氣的。剃頭手藝是頂上功夫,人上人的手藝喲,“蝴”字少了陽剛之氣。
“怎么弄這么個‘蝴’字?”萬小坎不敢問師傅,他站在街口上朝了天說。
“說說道理、說說道理?!彼籽坂倭艘幌伦煺f。
有人說:“你看胡師傅那雙手……”
萬小坎側(cè)了頭,凝神看了好一會兒,朝人搖搖頭。
“再看再看。”
萬小坎才看出名堂,他們說的就那雙手——那只捏剃刀的手和另一只沒握剃刀的手,做活時在客人頭上晃動,就像兩只翻飛的蝴蝶。
原來“蝴”是這么來的。
二
是臘月里了,鄉(xiāng)間人都盼了能把頭剃個光鮮,師徒兩個這些日子在村子間轉(zhuǎn)悠。他們這回去的是苦草壩。
響器在萬小坎的手里,他巧妙地甩敲了,弄出那種特殊的清脆響聲。那叫“喚頭”,剃頭匠從不吆喝,他們用那種響器弄了聲音,標志著自己出現(xiàn)在那么個地方。萬小坎看著那些細碎的聲音組合了排著隊伍,亮閃閃地躍上樹梢躍上屋脊,夾雜在霧嵐炊煙里,往遠處蹦跳。然后,狗柔柔地叫著,雞緩緩地飛,人們擠出窄門,往聲音的來路顛顛小跑。
一村人喜歡看到萬小坎師徒兩人的剃頭挑子出現(xiàn)。
他們圍住了剃頭挑子。師徒二人把挑子擱下來就成了攤子,老少們圍的是剃頭攤子了。他們摸著自己蓬亂的頭發(fā),希望那兩只“蝴蝶”在他們的頭上那么飛。他們叫“胡師傅,胡師傅……”
“好喔好喔?!焙慈f應(yīng)著,“你們有個長幼之分吧,先長后幼?!?/p>
年長的那個理所當然,他怡神閉目坐到了凳子上,那時老者感覺胡泊萬的那兩只手不像蝴蝶了,要說蝴蝶也成,像兩塊溫熱的帕子,在腦殼上輕輕撫弄了,不多時,那些毛發(fā)就收拾妥帖了。
“喲喲!”有人就喲了起來。
老者不睜眼,他朝了聲音說:“你喲啥子嗎?”
人家不說話。可老者依然叨叨。話是跟胡泊萬說的。
“你幫我再弄下后腦瓜瓜……”他說的是后腦勺,其實那沒什么,他就是想胡師傅的手多在他腦殼上逗留下。
然后是刮臉。
老者說:“你莫刮了我眼扎毛,人沒了眼扎毛要見著鬼的喲。”他說的是眉毛,他當然知道胡師傅不會傷著他眉毛,他只是想那么說說。
很快,老者在人前站了起來。“爽死了,爽死了。”他說。
“哈哈,你老人家當然爽,你都年輕了三十歲,看上去就像個新郎官,你能不爽?”有人說。
老者說:“真的呀?真的呀?”他真就湊近那片小鏡子,剃頭挑子上都有一面鏡子,有些子年代了,鏡子破裂了,滿是垢斑。老者那么看著,鏡里只是個糊影。
“你個先人喲,這是王東久不?”老者笑著說。
“不是王東久,那是誰家龜兒子呀。”有人說。
“胡泊萬,你個挨千刀的,你還我那些年歲來!”那個叫王東久的老者嘻嘻一笑,像個頑童。
他們笑著鬧著,一副剃頭挑子攪得村子像過年節(jié)。
三
萬小坎不光做下手,初來時他當然做著些瑣碎的活兒,比如燒水,比如蕩刀,比如遞梳遞剪……但胡泊萬是個開明的人,他不想讓自己的徒弟只做那些“瑣碎”,他想有個人早日能替代他。所以他挑人很嚴,一般他不收徒弟。那些年,不斷地有人勸他收個徒,也有個伴,重要的是有個幫手。他說,好吧,跟我走一遭吧。然后就有個娃兒跟他走,走著走著,胡泊萬就跟人說你回吧,原來一路上他考驗人哩。
只有萬小坎一直跟他走到底。胡泊萬跟萬小坎說:“你留下吧。”
萬小坎的娘覺得兒子很幸運,說:“小坎哪,你跪下給師傅磕頭!”
萬小坎磕得很真誠,把額頭磕得紅了腫了。胡泊萬平平淡淡,說:“沒必要沒必要的嘛,你就是學成了也就一剃頭匠?!?/p>
胡泊萬就是那么想的,剃頭師傅地位低,屬三教九流的下九流。民間諺謠說:一流三八二流龜,三流戲子四流吹,五流抬轎六流扛,七修八摸九吹灰。三八說的是妓女,龜是妓院里的龜奴,三流唱戲的,四流吹鼓手,五流六流是肩上苦力,一是轎夫一是挑夫,七流是修腳的,八摸頭其實說的是剃頭,最下流的就是人吸大煙時給人吹紙捻兒點煙的那叫吹灰。胡泊萬要不是家中貧寒,他當年也不會去學剃頭?,F(xiàn)在萬小坎也跟他一樣,萬小坎的娘說家里五個娃兒喲,總不能看著凍死餓死,學剃頭總歸有個活路。
溫飽萬小坎更看重的是溫,沒吃的山里娃總能想辦法弄些東西到嘴里,春里秋里,山里綠意蔥蘢,那些濃綠中,不愁沒吃食填肚子。冬天呢,就是大雪封山,娃兒們也能抓著兔子田鼠山雞竹雀什么的……但天寒地凍的衣單被薄,萬小坎受不了,他想,要總有一團火在身邊就好了。有兩種營生在鄉(xiāng)間一直離不開火,一是打鐵,二是剃頭,萬小坎想去打鐵,但他胳膊細人瘦,鐵匠師傅不會要退而求其次吧。再說人家說,打鐵是離不開火,可夏天呢?打鐵夏天也得跟火親熱,那不是把自己放火爐上烤。想想,有道理呀,只有剃頭挑子,冬天有爐子,夏天就沒了。好!我跟胡泊萬學剃頭,我跟他還有點緣哩,不然怎么兩人名里都有個萬?萬小坎那么想。
那時候,萬小坎已經(jīng)摸出點兒剃頭的門道。他也剃頭,但多是給娃兒們剃。在出師前他只有這樣,即使手藝已經(jīng)老到,但有師傅在,成年人的腦殼都輪不上徒弟來伺弄。
萬小坎很樂意給他同齡娃兒們剃頭,剃刀在他手里,那些狂放的娃都老實了。萬小坎有種莫名的成就感。然后,他會依人而支配自己那十個指頭。對脾氣的,他把那頭發(fā)弄得平整些,看不順眼的,他就會在你頭上弄些小動作,尤其人家長得玲瓏乖巧的,萬小坎會有一點兒小小妒忌,他會耍點小心思,常常將人家的頭發(fā)弄出坑洼凹凸。
當事人照鏡子,當然能看出名堂,人家噘嘴,人家嘟噥,也有拉了臉叫的喊的。
“你賠你賠,你賠我頭發(fā),你給我剪成亂草了喲?!蹦峭迌赫f。
“你把我腦殼當禾田呀,割禾也比這齊整。”那娃兒說。
但無濟于事,胡泊萬護了自己的徒弟。
“小坎就這等手藝,他還沒出師嘛……不收你毫子了,不收你錢了喔?!焙慈f說。
風波以胡師傅減免了剃頭資費而消停。
收攤的時候,也是日頭落山天欲黑不黑的時候。那時村人都散去,胡泊萬邊忙了手里的活兒,邊跟萬小坎說:“你故意把人家頭弄成那樣?你為什么要把茍二順的頭剃成那樣?”
萬小坎說:“我看了他不順眼。”
胡泊萬斜一眼萬小坎,說:“是人家長得比你乖吧?你心里那個……”
“你說的……是你師傅自己說的……”萬小坎不看師傅,他看遠處那些山巒。師傅沒說錯,茍二順雖然和萬小坎差不多大,但長得高出他一個頭,還帥氣英俊。茍二順跟郎中學藥學醫(yī),人聰慧,識百草醫(yī)百病,走哪人前人后都被人夸了贊了。
“我說什么了?”胡師傅說。
“你說小坎就這等手藝,他還沒出師嘛……”
“我不幫你解圍,茍二順他要捶扁你的喲?!?/p>
“我真沒學到家,我手生……”
胡泊萬笑了,“你手生?你手藝早精了,你再過些日子,手藝要超師傅了……”
“哪的事、哪的事喲。”
“你給謝模理剃頭怎么從不失手?”
“你不說謝模理的腦殼平整好剃……”
“日你個先人板板喲……謝模理那個米斗腦殼好剃?”
“反正好剃……對了,我得給謝模理剃頭去,我答應(yīng)他的?!?/p>
胡泊萬說:“是喲是喲,應(yīng)該給模理娃兒先剃?!?/p>
師徒兩個收好剃頭挑兒,往鎮(zhèn)街走去。
四
日子要是這么過下去,萬小坎和師傅也就和許多川北的匠人一樣,不好不壞地過下去。但這一年,紅軍來了。
有人說紅軍像一片云,忽一下就從大巴山嶺頭飄了過來。有人眉頭擰了,說:“天兵天將嗎?”
“那是,怎么不是?大雪封山天寒地凍天氣,別說打仗,就是走你也走不過二百一的吧?”他說的“二百一”是上山七十里,下山七十里,中間懸崖絕壁再加七十里。三七二十一,人稱“二百一”。不是云,這種天氣過得了那道險關(guān)?
“那也不是紅云?!?/p>
“怎么不是?也許他們纏了紅巾,古時不是有黃巾軍的嗎?紅軍是頭纏紅巾的吧?你想就是,千軍萬馬過‘二百一’,看去不就像紅云漫走?”
“也是也是哈?!比藗凕c著頭。
苦草壩來了紅軍,沒穿紅衫紅褲也沒戴紅巾,一身上下灰灰的,有的還是普通山里人裝束,寒冬臘月天氣,把一身裹得像個球兒。
那些日子,萬小坎和師傅挑了那副剃頭挑子,沿了諾江,給那些紅軍士兵剃頭。他們很快相熟了,他們也很快成了那些人中的一員。他們聽那些人說話,覺得紅軍一點兒也不神秘,根本就沒三頭六臂血盆大口……人和他們是一樣的人,話和他們說一樣的話。
每回剃頭挑子從茍鐵匠的鋪子門邊過,鐵匠徒弟張樂生總要扯了萬小坎說上那么一句話。那句話是:“你能不能幫我跟他們說說,我想入隊伍?!?/p>
萬小坎有點兒小小的得意,他說:“好吧好吧。”他很得意。但他跟隊伍上的人說不上話,這他自己也知道。他只想要那種得意。
“紅軍真是了不得!”萬小坎跟伙伴張樂生說。
“那是,茍楚能家多大個勢力?在得漢城算得上個土皇帝,可說把你拉下來讓你威風掃地,就讓你成一坨狗屎?!睆垬飞f。
“押到河灘上當眾一槍斃命?!?/p>
“真就斃了?!”張樂生說。
“當然真的,一槍過去,那肥腦殼就爛瓜樣樣了?!?/p>
“你們不該去看的?!睆垬飞卣f。
萬小坎點了點頭,想想,自己真的不該去看。他不是不敢看,也不是看不得茍楚能死,茍楚能在苦草壩橫行鄉(xiāng)里無惡不作,他死有余辜。萬小坎是覺得那一槍毀了他的一番心血。他記得那天的事,茍楚能叫人請胡泊萬給他剃頭。胡泊萬偏偏那天讓火燙傷了手,捏剃刀的手不聽使喚割了茍老爺?shù)哪樐沁€了得?對方說茍老爺看過日子了,年前就這一天他能動毛發(fā)。苦草壩誰都知道茍老爺什么事都要看日子。
胡泊萬沒辦法了,只好說讓我徒弟去吧,萬小坎手藝一點兒也不比我差的喲。萬小坎真就去了,他初生牛犢不畏虎喲。茍楚能沒說什么,用眼睛看了萬小坎幾眼,萬小坎不看他,他看那顆腦殼。那腦殼長得還算標準,還有那些頭發(fā),疏密得當。
“今天你就給我一個人剃頭了,一根發(fā)一根毛都要給我弄妥帖?!比f小坎聽得茍家老爺這么說。他沒吭聲,他點著頭,其實茍老爺根本看不到他點頭。萬小坎聚精會神,萬小坎有條不紊……他真的慢工細活地做著那活計。他想,師傅說他出師了,出師就得有個出師的樣子。他想,有這么顆腦殼剃剃真好,你以為呀?茍家老爺何等人物?想象過年大戶人家走往的樣子,都是些頭面人物呀。人看著茍家老爺那頭發(fā),嘖嘖聲一片。問起,誰都會知道是萬小坎的手藝,他出名了。他得抓住這出名機會。茍楚能的頭,張揚的是萬小坎的手藝。
他出了一身汗,把最后那根毛發(fā)從茍楚能肩上拈了,萬小坎像水里撈出來的一樣。
他記得那天的情形,茍老爺在鏡子面前看了又看,前后看了很久,突然“唷嗬”地叫出聲來。把左手伸出來豎了個拇指,又把右手伸出來豎了個拇指。
“你能讓我過個開心年?!逼埣依蠣斦f。
但紅軍沒讓他過個開心年。茍楚能的頭,也沒能張揚萬小坎的手藝。才幾天,他就被人五花大綁押到河灘上。
大家都蜂擁了去看,大家群情激昂。萬小坎他們像水滴一樣被大水裹挾了,他看著自己精心料理過的那一團美發(fā),成了爛瓜上的幾縷亂草……
五
苦草壩的街繞了河走,諾河彎彎曲曲,苦草壩那些大小不一的屋子也彎曲了沿河排列。水流得好好的,突然就跳起老高,濺起白白水花。不長的一截流水里,不安分的浪涌隨處可見。人們說那是水里河妖在跳舞。小時萬小坎他們信。小小的娃兒對諾河和周邊的險山危崖充滿了敬畏。但前年冬里三個月沒下雨,河里水成了幾根線線。河床現(xiàn)身,才發(fā)現(xiàn)原來都是些石頭作的怪。那些大小不一的石頭不知道什么年月,從山上滾下來橫七豎八地堆在河當中,有的竟然還有很大的縫隙,萬小坎曾經(jīng)和他的小伙伴們在那些石“洞”里鉆來鉆去,在那些大小縫隙里捕魚抓蟹,運氣好,還能抓著龜和鱉。
萬小坎和師傅胡泊萬沿了諾河走著。
他們被招去給隊伍上士兵剃頭,隊伍駐扎山里。山還是平常那山,山高林密,但走走,就看見林子里那些士兵了。一個個精壯后生,眉開眼笑地迎接一老一少兩個剃頭匠。
“胡師傅,聽說你兩只手像蝴蝶,你鼻子也像蝴蝶嗎?”有士兵跟胡泊萬笑著打招呼。
師徒倆愕然,不知道這話怎么講。
胡泊萬笑著回復(fù):“兄弟,鼻子能像蝴蝶的?沒聽說過喲?!?/p>
“有酒有肉你們就來了嘛,你們聞到肉香了……”
“深山老林,誰會知道這有酒有肉?”
“就是就是,只有蝴蝶和鳥能飛到這地方……所以說胡師傅你鼻子也像蝴蝶……”
“呵呵?!?/p>
胡泊萬眨了小眼睛笑笑。
士兵跟他說:“聽說你剃頭手藝方圓百里最好?”
胡泊萬說:“我徒弟萬小坎娃兒剃得也不錯?!?/p>
“比比?比比?”有人說,他的提議似乎得到響應(yīng),響起一些掌聲。
師徒倆覺得沒什么好比的。光頭好剃,除非是傷兵,你想就是,剃刀只要貼了發(fā)根游走就是。師傅閉了眼睛也能把個頭顱弄得一絲不剩。萬小坎很想自己試一回,他咬了牙閉了眼,樣子怪怪的,憑了手感就將那頭亂發(fā)收拾了。
他想刮毛太容易了,難的是剪上的功夫,頭上那些毛發(fā),該長的長該短的短。城里流行的那種中分,都不是那么弄的。最簡單就是削光頭。
“為什么都要削光頭?”有天,萬小坎問師傅。
“要開仗了喔?!?/p>
“要開仗就要都削光頭?”
“那是?!?/p>
“哦,為什么呢?”
胡師傅說:“我也不曉得為什么?!?/p>
后來他們知道了緣由,其實道理很簡單,炮子不長眼睛,蝗蟲一樣飛,萬一飛到你頭上來了呢?死了不說了,沒死呢?要救治的吧。得上藥,得包扎,這時候頭發(fā)礙事情,光頭便于包扎,就這么簡單。
六
紅軍里好是好,就是剃頭的手藝無法施展。
開初,萬小坎根本不知道,這可能是這些士兵人生中最后一次剃頭。每有大仗惡仗要打,萬小坎和師傅總要被招去那個地方。他們給士兵剃頭,剃的是和尚那樣的光頭。
出征在即,隊伍上特意弄了些酒肉,會大鍋煮肉大碗喝酒的給士兵來頓痛快吃喝。戰(zhàn)場上兵戎相見,生死難定。若死,這酒喝的就是臨行酒,氣壯山河,視死如歸;若生,這酒喝的就是壯膽酒了,奮勇當先,赴湯蹈火。戰(zhàn)場上槍子不長眼睛,誰知道生還是死,管他,腦殼掉了碗大個疤嘛,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這些人思想單純,一個勁兒想著新生活新世界。上頭說,紅軍是工農(nóng)的隊伍,他們信了。他們怎么能不信?眼見為實的呀,這隊伍一來,就打土豪分浮財和田地,世代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的窮漢苦民,不是真就分了田分了地分了屋和馬牛?那些土豪,那些財主,過去不可一世,紅軍來了不都成了秋后的柿子?何止是柿子,是臭狗屎蛆蟲一文不值遺臭萬年。
他們聽紅軍首長演說,那男人說到生死。紅軍沒來的時候,窮苦人頭上三座山,活是歹活了,誰說好死不如歹活,你活了如豬狗,活了成天受怨受氣受苦受難饑寒交迫當牛做馬那是活嗎?入隊伍,入紅軍,紅軍是窮人自己的隊伍。舉了紅旗去打天下,死了,做人也威武了一場,不死,紅軍一定能得天下,得了天下就是窮苦人的天下……
紅軍里有很多能說會道的人物,男的女的,每一回都說得人心血沸騰,心里一堆干柴被那些話語點了,一堆堆的大火燒起來。
萬小坎知道這一切,他很認真地給士兵們剃頭。他剃得比什么時候都認真,慢工細活。有人就不耐煩了,“就刮毛也這么慢的?利索點喲?!?/p>
萬小坎還是細致入微干自己的活兒。
“繡花吧,你看你那么……”有人說。
萬小坎不管他們,他想手藝人就是要做到極致,像自己的師傅胡泊萬一樣。他想做世界上最好的剃頭匠,他想讓他經(jīng)手的每個頭顱都繡上花,任他們咋說,他還是一絲不茍……
“你真繡上花了……利娃子老樹蔸樣一張丑臉,你把他頭發(fā)收拾成花,也沒女人要他……”一個麻臉男人說。
叫利娃子的士兵扭過頭,那張臉確實長得不怎么樣,但稚嫩。
“我娘說過了中秋就給我和滿秀完婚的……”利娃子說。
“哦。”麻臉哦了一聲,走過來很重地拍了拍利娃子的肩,一些碎發(fā)被拍落下來,在風里飄了一會兒,落在草叢里。
麻臉對萬小坎說:“你就在他腦殼上真繡上幾朵花的喲,他是新郎了?!?/p>
“我繡不了花?!比f小坎憨笑著說。
只有胡泊萬聽懂了麻臉的話,他說:“他叫你把剃刀在那腦殼上多過幾下?!?/p>
很久以后萬小坎才明白,山里做匪盜的俠客有那種說法,一顆腦殼過刀的次數(shù)就那么點。剃刀也是刀喲,剃刀過了,大刀就不會挨身了。麻臉就那么個意思。麻臉的話語充滿了善意,但萬小坎當時不理解,他不喜歡那張臉??伤廊辉诶拮幽X殼上將剃刀虛虛地晃了好幾遭,他想,人不管怎么樣,還是活了好。他當然希望大家都平安無事,人長得有美有丑,但長得丑那也是鮮活的一條命啊。
他和師傅忙乎著跟士兵們剃頭,他覺得剃光頭太不能顯示自己的剃頭手藝了,他摸索著那些頭顱,然后剃刀在那些頭皮上游走,這太簡單了,有時候,他會注意到剃刀下的那張臉,萬小坎一只手舉了剃刀,懸在半空。
“怎么了?”那個小個士兵很疑惑,側(cè)著臉看著小剃頭匠。
“你這頭發(fā)要留了多好,我給你修剪一下,你比新郎官還標致?!?/p>
那士兵笑了,“還想做新郎官那好事?……這是命令,軍令如山倒。”
“我只是說可惜了,我只是覺得可惜……”
士兵還是笑,士兵說:“你剃喲你剃,頭發(fā)又不長在你頭上,你可惜個什么?”士兵想,這個剃頭的娃兒,都什么時候了?隊伍整裝待發(fā),箭在弦上。明天身在槍林彈雨里生死難測,還想著整齊標致?
萬小坎很細致地剃著毛發(fā),那士兵倒有些不耐煩了,“不就是剃毛剃發(fā),跟除草樣,你弄干凈就成了?!?/p>
萬小坎不樂意了,“你看你說除草,剃頭是門手藝,有除草那么簡單?”他忿忿地說。
“你快點兒喲!”
萬小坎說:“我得好生了做,我是手藝人,我得對得起良心不?”
“你看你?!?/p>
“什么?!”
“我不在乎,你管那么多?”
“你不在乎你不在乎,可我在乎。要是別人問起,你看你個頭剃成什么了喲,那說的是我?!?/p>
那士兵唉了一聲,“誰知道哩?”
“什么誰知道,看了的人就知道,他們不會說你什么,頭發(fā)沒剃好,說的是我們做剃頭營生的人?!?/p>
那士兵說:“我沒說這個,我說明天在戰(zhàn)場上誰知道會有什么事哩?”
“你看你不該想不吉利的事?!比f小坎說。
“你呸一口!”萬小坎接著說。
對方覺得這事有點兒那個,沒動靜。
萬小坎自己呸著,他呸了三口,“呸呸呸!”他把口水吐出老遠。
“誰知道呢?”那士兵又說了這么一句。
“你看你這么說!”
“我說的是實誠話,上了戰(zhàn)場,一切都不知道了,誰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了回來?”
萬小坎沉默了。他不知道戰(zhàn)場上的事,也想象不出那種情形,他當然知道打仗要死人,但他不相信他正剃著頭的這個鮮活的后生明天會遇到什么不測。他想他應(yīng)該平安無事,他想他們都是些豁達的人,英武的人,好漢硬漢終會有菩薩保佑。
但很快他知道事情并不是他想的那樣。
也是個年輕士兵,一頭油黑濃密的頭發(fā)。萬小坎握剃刀的手又懸在那了,他猶豫著。
“一頭好發(fā)。”萬小坎漫不經(jīng)心地說。
他沒想到那個年輕的士兵會哭起來,他嗚嗚地哭著,哭聲驚動了連長。
“你看你還哭喲,昨天不是說不哭的嗎?新來的都這樣,想想,心里就怕了,你少想,你只當去逛墟市……其實沒什么怕的,人家上得戰(zhàn)場你上不得?”
“我不是為那事……”
“那為什么?”
“我的頭發(fā)喲……”
“你說你為頭發(fā),哈,你看你說你為頭發(fā)?”
“嗯,我就想留了我這頭發(fā)?!?/p>
連長說:“你這話,當兵打仗,頭發(fā)誰會留著?剃光了清爽干脆?!蹦悄腥苏f完這話走了,還有許多的事要辦,他不會因為一個新兵的頭發(fā)浪費寶貴的時間,不就是頭發(fā)?
萬小坎突然有了個主意,他小心地修剪了那些頭發(fā),他有些亢奮,手藝人一想著自己的手藝大放光彩,就跟種田人看著即將豐收的田野一樣開心。
他不再跟人說話,他沉默下來,一聲不語地完成最后那項工作。
七
那年輕士兵是最后一個,萬小坎說:“你過來過來,就你了。”士兵怯怯的。
萬小坎朝那邊喊:“哎!就你了,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p>
那個年輕士兵在林子隱蔽處,一動不動。到底還是萬小坎走了過去。
“剃頭喲,就你了……我叫你沒聽見嗎?”
士兵蔫蔫的,目光盯著萬小坎手里的剃刀,那剃刀閃著冷光。但他沒動,萬小坎過去,扳住了那顆頭顱。
萬小坎握剃刀的手又一次懸著,然后他收起剃刀。他扳著那顆腦殼,前前后后端詳了一番。
“你咋這么看我?我額頭還是后腦長了花?”
萬小坎沒說話。
萬小坎一直在找一個合適的頭型,今天他終于找到了。剃刀不像打鐵做篾匠木匠,手藝好壞,你有出手的東西在那,尤其廚師,菜炒出來,色香味是別人看別人聞別人嘗的。眾口難調(diào),要眾人都豎起大拇指,手藝當然就公認了。但剃頭匠就不行了,要有頭型,對方也要長相標致。一張丑臉,一顆生姜疙瘩樣頭顱,你就把頭剃出花也徒勞。這就像城里的玉雕師傅,你沒塊好玉手藝再好也沒用,這些都要講究材料,剃刀下的頭顱就是剃頭師傅的“材料”。
萬小坎一直在找這么一個適合他展示渾身本事的對象。他沒想到會在這兒碰到。
這個士兵是最后一個,萬小坎說:“哦哦,你原來在這?!”
“什么,你認識我嗎?!”
萬小坎說:“你要留個西洋發(fā)型好看?!?/p>
“你真的認識我?”
“你是書生臉,小白臉喲。我給你弄出彩,我給你弄得人人豎大拇指。你不必閉眼睛,你不必那么緊張,你放松?!眱芍弧昂本屠@了那腦殼瓢飛了。
萬小坎把剪刀剃刀放下。走出幾步遠,立在那反反復(fù)復(fù)看了幾下,拍了巴掌跳起老高。哎哎,你睜開眼,你自己看看。那士兵沒法看,他摸了摸自己的后腦,一臉詫異。他說:“你沒弄我頭發(fā)?!”
“我弄了,我怎么沒弄你頭發(fā),我說了你一頭秀發(fā)經(jīng)我手,它會更出彩?!比f小坎遞那塊鏡片到那人手里。
“呀呀!”那娃兒看了看鏡里的自己,也叫了趕來。
萬小坎喊:“呀!師傅師傅!”
胡泊萬忙完了活兒,和幾個士兵在那抽煙,萬小坎突發(fā)的喊聲讓他嚇一跳。
“怎么了?!怎么了?!”他慌急了往那邊跑。
萬小坎笑笑的,萬小坎什么事也沒有。他朝林子里喊:“你出來,你出來!”
八
那士兵走了出來。
有片刻,四周靜悄悄的。
士兵抬起頭,愣住了。他看見有個人站在他面前,他知道那不是一般的人。那是參謀徐敬乾。
“你叫茍三順?”那男人說。
茍三順點了點頭。他把脖子擰了,他想他犯事了,犯大事了,連長把這么大的官都驚動了。
“你的事,你們連長都跟我說了。”徐敬乾戴著眼鏡,一副書生模樣,長得很俊朗,眉清目秀,像戲里的人物。
參謀徐敬乾上下打量了一下茍三順,尤其看了看他那頭油黑的頭發(fā)和考究的發(fā)型,不急不慢地那么看著。
四下里安靜下來,大家都看著參謀徐敬乾,實際上是看著他的那張嘴巴。
茍三順閉了眼睛,他頭皮一陣陣發(fā)麻。你驚動那么大的官,就個頭發(fā)的事你驚動那么大人物?今天我死定了。他想。他身上汗就悄然滲了出來,不多久,他感覺后背地方被人淋了一盆水已經(jīng)濕漬漬的了。
眾人不看徐敬乾那嘴巴了,眾人的目光拴在了徐敬乾的右手上,他沒說話,他緩緩地伸出右手,用手撫摸著茍三順那頭油黑的頭發(fā)。
“好發(fā),你看你的頭發(fā)跟我一樣,很少有人跟我的頭發(fā)一樣……”徐敬乾突然這么說。誰也沒想到,他說出的是這么一句話。他們這才注意到,確實如此,一大一小站在陽光中的兩個人,都有一頭油黑柔順的頭發(fā),每一根都打理得很整齊。
參謀徐敬乾朝胡泊萬招了招手,說:“你把剃刀拿來?!闭l都認定了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接下來的舉止也讓眾人很意外,有哭嚎聲傳出。
不是茍三順,是萬小坎。
胡泊萬聽到哭聲,愣了下。
“你過來,快過來!”徐敬乾說著,坐在那張小凳。
胡泊萬走了過去。
“胡師傅,你幫我剃頭,剃他們那樣的光頭?!?/p>
胡泊萬遲疑了一下,到底還是操起了手里的剃刀,然后那只手蝴蝶樣翻飛了幾下,一大片的黑發(fā)掉落在木凳周邊。
參謀徐敬乾摸了摸光禿禿的頭,舉著那面小鏡子看了看,對茍三順笑笑說:“好了,茍三順,你看看我現(xiàn)在不是也挺好的嗎?”
“娃兒,聽話,執(zhí)行命令喲,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叫茍三順的士兵點了點頭,他坐在那凳子上,他朝萬小坎招著手。
胡泊萬說:“我給他剃,我來?!?/p>
師傅胡泊萬雙手舞動了幾下,把那頭秀發(fā)剃了個光光。
回去的路上,萬小坎一直沒說話。胡泊萬說:“你生師傅的氣了?”
萬小坎搖了搖頭。
“那你不說話?”
萬小坎說:“茍三順說上戰(zhàn)場我不怕死,我就怕光了頭死?!?/p>
胡泊萬說:“這娃兒胡說,他不會死!”
萬小坎說:“他當然不會死?!?/p>
“那就是了,他活了你怕沒給他剃頭機會嗎?工農(nóng)得了天下,不必刀呀槍的你來我往,茍三順也不必剃光頭,你再給他剃頭現(xiàn)手藝不成?”
萬小坎點了點頭,他記住了茍三順的名字。
后來,他真的沒忘了去找茍三順。他又跟那支隊伍剃頭了。那個連長已經(jīng)易人了,易人就是說先前的那個連長犧牲了。他問到茍三順,那連長搖了搖頭。那連長說連隊在空山壩作戰(zhàn)是主力。哦哦,他哦著。萬小坎聽說了空山壩交火的事,四下里都在傳,打得慘烈,雙方死傷了很多人。連長告訴他,連隊里已經(jīng)沒有叫茍三順的人了,活下來的都還待在連里,不在的話可能就“光榮”了。
萬小坎很傷心,那些日子里,那張標致的白臉老在他眼前晃。
責任編輯 張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