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偉
導演不思凡工作照。本文圖/受訪者提供
不思凡這個清新又脫俗、文藝又神秘的名字,與它的擁有者有著迥異的氣質。動畫導演不思凡其實是個微胖的中年男人,剃著近乎于光頭的寸頭,滿臉堆笑,南方口音濃重,極為入世。他手握一支電子煙,間或緩慢抽上一口。六年多前,他的首部院線電影《大護法》上映時,他就開始抽電子煙了,再之前,是漫長的煙齡。在他第一個受到關注的flash動畫《黑鳥》的片尾,他特別致敬了自己抽的“很多支煙”。那是2004年,整整二十年前。
在動畫片領域熬了二十年后,不思凡終于有了一部他認為“像動畫片”的動畫片。這部動畫電影名叫《大雨》,近日終于登陸了院線,講了一個父子情的催淚故事。
在他之前那些“不像動畫片”的動畫片里,有一部讓他聲名鵲起,甚至在很多人心中,他因此成為中國最有希望的動畫片導演之一,那一部就是2017年公映的《大護法》。
“奇葩,不專業(yè)?!辈凰挤策@么向《中國新聞周刊》定義自己在動畫圈的存在。他不是動畫專業(yè)出身,也不太跟同行交流,他對自己的專業(yè)程度不敢高估。但就是憑著這股“不專業(yè)”的勁兒,《大護法》曾為動畫片市場帶來了十分生猛獨特的氣質。
而六年之后的《大雨》,卻沒有延續(xù)《大護法》那股凌厲、偏門勁兒。影片視聽效果猛然提升,有抒情,有催淚,也保留了一些奇怪的笑點,看上去是個專業(yè)且獨特的動畫電影了。
不思凡準備下凡,他變了嗎?
一眼看上去,《大雨》是一部包裹在動亂背景下的溫情故事。故事里有一支騎著馬的人類軍團,一個在戲鼓船上等待重生的亡靈戲班,一群似人非人的夜翎族——由夜翎人、具有戰(zhàn)斗力的夜翎鳥和價值連城的夜翎緞組成,一個因貧窮而自責的父親,還有一個頭戴儺戲面具、聲音稚嫩沙啞的小男孩,叫饅頭。
人類軍團、夜翎族和一群來歷不明的怪物蛟怪正在暗中角力,計劃在驚蟄的大雨之夜掀起決戰(zhàn),戰(zhàn)場就在河中的戲鼓船上。大谷子和饅頭這對窮困的養(yǎng)父子,對于即將到來的一切毫無察覺,卻被動地卷入了劫難。大谷子身中蛟毒,只一心尋找夜翎緞,希望可以幫饅頭擺脫貧窮命運;饅頭則千方百計為養(yǎng)父尋覓解毒的藍蘑菇,他只希望父子永不分離。
最終,大雨將一切傾覆,看不見的力量攪動著平衡??嗝缸右脖贿@場雨改寫了命運。
與前作《大護法》相比,《大雨》看上去不再那么冷酷。主角大谷子和饅頭父子之間充溢著脈脈溫情,生死別離的刻畫也更加濃墨重彩,處處流淌著人情味兒,不再如《大護法》那樣,斷頭斃命都脆生生、冷冰冰。
大雨的意向來自于不思凡的童年。他在杭州附近的鄉(xiāng)村長大,多山,也多雨。后來,自然資源的開發(fā),讓很多山裸露成黃色,塵埃飛舞,每次只有暴雨洗過一切,他才感覺山水回歸到以前的干凈模樣。電影中,那場下了近乎三十分鐘的雨,也隱喻著洗滌和新生的意味。
“《大護法》是我對人性的描述,而《大雨》是我對世界的理解。”不思凡說。在父子情的前景背后,隱藏著龐大的力量,搖晃著、顛覆著一切。正如忙忙碌碌的普通人,永遠不知道時代巨輪是怎么發(fā)動引擎的,大谷子和饅頭只想過上更好的日子,卻連生存都難以把握。
“一部分人生來有傘,有著特殊的優(yōu)勢,不被淋濕。而更多普通人,不得不在雨中奔跑,甚至可能一生都在躲雨。時代的雨滴落下,足以淹沒一個人?!辈凰挤踩绱岁U述。
從新作表現的質感來看,這幾年,不思凡正在苦練技術。
他覺得《大護法》在技術上粗糙得像個貧民窟產品,當人們將其與制作精良的《大圣歸來》和《大魚海棠》等動畫電影相提并論時,他總覺得很不好意思。當年,為了省錢,他不得不想了很多轍。比如,他讓畫面盡量動靜結合,前面的情節(jié)不能太有動感,讓觀眾習慣靜態(tài),后面的高潮部分,只要稍微多一點動態(tài),就會有比較強烈的感受。
這種骨子里的寒酸病,終究得治。作為一個動畫從業(yè)者,他始終懷有技術上的執(zhí)念,“我們曾經想做的到底是什么?我們作為做動畫的,是不是應該對動畫有所交代?”他希望做一部真正具有動畫片屬性的作品。
“做《大雨》,我內心有這個訴求。普通觀眾可以不去閱讀更深層的內容,但我希望他們坐下來后,能夠看到他想看的內容,就這種感覺?!辈凰挤舱f。
不思凡曾說過,《大護法》系列還會再出兩部,但先出來的卻是《大雨》?!洞笞o法2》已經有了構思,但那個故事現在還無法講出來。
在互聯網空間里,先鋒的動畫片并不少見,不同的是,《大護法》進了電影院。制作這部動畫時,不思凡從來沒想過會上院線,他就撒開了做,只想著“往網上一丟了之”。
那時,他已經做好了離開動畫圈的準備。不思凡出生在浙江臨安,早年一直在電信局工作,業(yè)余做動畫,當作興趣。2005年,他的flash動畫《黑鳥》受到關注,那是一個極度粗糙且沒頭沒尾的作品,卻有著一股邪典氣質。2008年,他到杭州成立娃娃魚動畫工作室,此后四年發(fā)布了《小米的森林》和《妙先生》。在《妙先生之憤怒的鴨子》 沖擊院線失敗以后,不思凡陷入焦慮。市場的閉門羹,反而激發(fā)出了一股惡氣。
動畫電影《大雨》海報。
他決定不管不顧,做一個“暴力”的東西?!巴ㄟ^暴力的方式,打破這種束縛,就像是一種自我革命一樣?!辈凰挤舱f。
最初團隊只有四個人,編劇、分鏡和動畫設計都由不思凡完成,為了節(jié)約成本,他還兼任廚師,為團隊做飯。人手和資金都極度緊缺,進展不順時,他想過把團隊解散掉。遠在海外的陌生人送來了鼓舞,他們將樣片放到一家國外眾籌網站后,獲得了2萬美元的眾籌資金。
后來,已經成功做出《大圣歸來》和《大魚海棠》的光線傳媒彩條屋影業(yè)找上門來,撈起了這個小團隊。彩條屋帶來投資,也帶來了專業(yè)的剪輯師,重新梳理節(jié)奏。但故事底色中的殘酷和無處不在的暴力場面無法扭轉,遂進行了自我“分級”——PG13——13歲以下不建議觀看。
這一步實則有著標志性的意義。成人向動畫和兒童向動畫是動畫片的兩個分野,明確區(qū)分這兩種路徑,是動畫藝術發(fā)展的必需,但國產動畫市場的不成熟,以及創(chuàng)作者在兩類受眾之間的患得患失,導致這種區(qū)分在中國一直沒有形成?!洞笞o法》的決絕,近乎于一種叛逆。
電影上映之后,在評論界引發(fā)一陣喝彩。中國的動畫片終于擁有了嚴肅內核。不思凡很清楚《大護法》受到追捧的原因,不僅在于作品,也在于它的出現這件事本身:“它創(chuàng)造的不僅是內容上的東西,而且突然出現了這么一個東西,給人一種‘怎么回事兒’的感覺?有這樣一個附加的感受在里面?!?/p>
最初,有兩個念頭刺激他制作出《大護法》,一個是表達對當時動畫界思想日益僵化的不滿,希望做一個出格的東西,沖擊一下這個氣氛;另一個念頭,來自于“哲學三問”: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這些問題,花生鎮(zhèn)上的花生人沒有答案,殺手羅丹沒有答案,苦練一刀取人心的庖卯卯沒有答案,大護法沒有答案。不思凡也沒有答案。
30出頭的時候,這幾個問題曾猛烈困擾他,他還清清楚楚地記得,在一次上廁所的中途,這個困惑達到了頂點,他想不通,如果注定要消失,人為什么要活。
就在那段時間,他偶然看到一本淺顯的佛學入門書,一夜之后,突然醍醐灌頂。第二天一早,他興奮地問同事,你能看到我頭上在發(fā)光嗎?他回憶說,那本書讓他明白,原來他是帶著所有問題向外找答案,其實一切都是內心的投射,問題都在自己。想明白這一點,整個世界都安靜了。此后,他像個礦工向自己內心深處開掘。但“哲學三問”并沒有徹底解決,只是階段性地平靜。直到做《大護法》,他感興趣的還是這些問題。
不思凡相信,如今看完《大雨》,肯定會有人會質問他,你為什么不憤怒了?但憤怒并非他本意,他更想講的始終是“我是誰”。
有必要回顧一下那部憤怒的《大護法》究竟講了些什么。
奕衛(wèi)國的大護法——一個穿著紅衣的三角小人——為了尋找離家出走的太子,誤入怪異的花生鎮(zhèn)。鎮(zhèn)上所有居民花生人被一個假神仙吉安控制,不許說話,不許戀愛,否則就被擊斃。長期的殘酷控制,讓花生人失去自我意識,不知道自己是誰。大護法的到來打破了花生鎮(zhèn)令人窒息的愚昧,蒙昧遭遇啟蒙,奴役遭遇反抗。但故事的結尾,大護法也陷入了困惑,擁有強大法力的他,始終也不知道自己是誰,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縱然評論界一片激賞,不思凡很快就知道了另一個事實:這部作品是多么小眾。他至少收到了上百個家人和同學的反饋,幾乎沒一個人表示看懂了。電影通過網絡放大的傳播和討論度,無法遮蔽這部電影“挑觀眾”的事實。
“很多觀眾進來看了一會兒,什么玩意兒?可能罵著娘就出去了。我會覺得,我是不是非要做成那個樣子。這樣(更大眾的動畫片)我能做嗎?我愿意去嘗試這個東西,其實就是一個視角問題。”他不想只為一小部分觀眾講故事,希望《大雨》能被更多觀眾看到。當然,更大的投資也需要更大的市場回報。
動畫電影《大護法》和《大雨》。
他覺得《中國奇譚》的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非常強大,簡潔平實又舉重若輕,能夠感染大眾;而另幾集比較實驗性的作品,有點像《大護法》,“有一定的力量,但是影響力有限”。
而面對市場的改變,與個人標簽風格的弱化,是否值得?
關于不思凡變沒變這個話題,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解釋,他關注和表達的世界沒有改變,依然凌厲而殘酷,之所以看起來變了很多,主要在于視角:
“只是講述語言和鏡頭架設位置的不同。講述語言,指的是我沒有那么直接、冰冷,甚至殘酷,把那些東西給收起來了而已。但如果要說這樣的收起來也是變,那可能是變了?!洞笞o法》其實是站在置身事外的高處,客觀地俯瞰下面發(fā)生的一切。但《大雨》將視角拉低,拉到大谷子和饅頭這一對父子身上,觀眾會就產生一個情感寄托。舉個例子,如果《大護法》將視角拉到太子和小姜的高度,那么最后小姜死掉的那個場景,也就是像《大雨》這樣?!?/p>
大護法的上帝視角,帶來了一種去情感化的冷峻效果?!洞笥辍穭t將視角放低到人身上,于是有了那些大喜大悲和歇斯底里。他所謂的不變,是這段父子情所呈現的背景,幾方龐大勢力在一場危機中的爭奪和殺戮。為了將視角聚焦在父子身上,不思凡將背景淡化,劇本中原本有一場復雜的世界觀解釋,也被精簡成幾句臺詞,一筆帶過。以至于一些設定藏得過深,他想要說的話,只說出了半截。
“《大雨》和《大護法》觀眾的重疊性應該不是很高,甚至《大護法》的觀眾可能會覺得,我這個人出了問題。”不思凡笑著說。
不思凡用《大護法》和《大雨》蹚出了兩條路,一部證明了風格,一部顯示了能力。他并沒有放棄第一條路,那種肆意的自我表達很痛快,如果有人想投錢,他也愿意繼續(xù)做。“我未來希望是,那邊也長大,這邊也長大,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大氣?!?/p>
折騰多年,不思凡的兩鬢已經隱約染霜,卻依然像個新手。作品還沒攢下幾部,已經人到中年,在動畫這個磨人、磨時間的行當,這是常態(tài)。
在這部新作里,他想說的剩下半截話到底是什么呢?他想表達的其實是人與自然。
故事里的夜翎族,那個意圖要滅絕所有人的神秘勢力,隱喻自然本身。當人類的過度掠奪引發(fā)了自然的危機,自然會反噬人類。這就是不思凡希望表達的。所以在片尾彩蛋里,當大雨過境,風平浪靜,草木翠綠透明,一個夜翎人向著朝陽泛舟。那是一種自然回歸平衡的景象。
但不思凡沒有通過情節(jié)和畫面給予理解這層隱喻的鑰匙,有多少人能看懂他想說的?不思凡無所謂,每個人能看到自己理解的一層就夠了,在他心里,這就是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