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連續(xù)梁拱組合體系橋梁主要采用懸臂施工的方法,該體系會產(chǎn)生多次轉換,因此對該類型橋梁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研究很有必要。文章以一座連續(xù)梁拱組合體系橋梁為依托工程,建立了離散化Midas Civil雙主梁模型,根據(jù)最大懸臂階段可能承受的5種荷載作用組合,分析主梁的應力、位移效應。研究表明,掛籃與澆筑節(jié)段跌落對主梁影響顯著,此階段主梁最小安全儲備為1.96,表明結構較為安全。
關鍵詞:懸臂施工方法;梁拱組合體系;施工效應;數(shù)值模擬;安全儲備
中文分類號:U448.21+5A391244
0引言
隨著國內交通事業(yè)不斷推進,在橋梁建設中需要克服多種難題。連續(xù)梁橋由于跨中下?lián)蠈鐝疆a(chǎn)生限制[1]。當前,國內建造的組合體系橋梁數(shù)量日益增多,其中,連續(xù)梁拱組合體系橋梁是發(fā)展最迅速的一種橋型[2]。
對于大跨徑連續(xù)梁拱組合體系橋梁,施工過程中會發(fā)生多次體系轉換,在各種不利荷載作用下,結構局部可能出現(xiàn)應力超限與失穩(wěn),因此對橋梁結構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儲備進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劉承亮等[3]以連續(xù)梁拱組合體系的萬州長江大橋為依托項目工程,分析拱肋架設過程中橋梁力學響應,確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王松林[4]以一座連續(xù)梁拱組合體系橋梁為依托工程,研究施工過程中橋梁力學行為,對施工過程中的應力進行控制,并對全過程進行分析。吳天[5]分析一座(62+132+62) m的連續(xù)梁拱組合橋,建立全橋仿真模型,分析主梁和拱肋施工過程中的力學響應,對比實測數(shù)據(jù),對橋梁施工過程進行實時監(jiān)控。Chong Yang Zhou[6]對一座梁拱組合橋的線形及內力進行監(jiān)測,研究溫度對結構施工變形與應力的影響規(guī)律,得到了影響線形平順的關鍵因素是由于溫度變化所產(chǎn)生的應力。梅葵花等[7]對江東多跨連續(xù)梁拱組合體系大橋施工過程的內力和應力進行分析,確定橋梁合理的施工順序與安全儲備。
國內外關于連續(xù)梁拱組合體系橋梁施工過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體系轉換以及參數(shù)優(yōu)化等方面,但是對于施工過程中的力學響應研究較少。本文以一座連續(xù)梁拱組合體系大橋為工程實例,根據(jù)橋梁承受的作用組合,對梁拱組合體系在最大懸臂階段進行橋梁結構安全儲備分析評定,對同類型橋梁的設計與施工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工程背景
1.1工程概況
本文依托工程為陜西省某在建梁拱組合連續(xù)剛構橋。該橋為設計時速達60 km/h的雙向六車道公路橋梁,橋位處地面高差達120 m。主橋縱向位于縱坡為i=2.000%的直線上,主橋共6跨,孔徑布置為(90+4×170+90) m。主梁采用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分體箱,單箱單室截面,全寬為41.6 m,單箱頂寬為20.5 m,底寬為10.95 m,分體中間設0.6 m寬的后澆濕接縫。依托工程立面與主梁橫斷面圖如圖1、圖2所示。
1.2有限元分析模型
采用Midas Civil軟件對本文工程背景4拱6跨連續(xù)梁拱組合體系橋梁進行建模,如圖3所示。其中結構的主梁、主墩、主拱采用梁單元,吊桿采用桁架單元模擬。主梁考慮縱坡,濕接縫采用虛擬橫梁模擬,建立雙主梁模型。橋面系上的質量平均分配到主梁對應的梁單元上,主梁和吊桿之間采用剛性連接,其中主梁作為主節(jié)點,吊桿下緣作為從節(jié)點。主梁、主拱、橋墩之間的連接采用彈性連接里面的剛性接模擬,樁土效應采用“m法”計算每層土的剛度,以節(jié)點彈性支承的方式施加到樁節(jié)點上。
1.3施工步驟
本橋為連續(xù)梁拱組合體系橋梁,在施工過程中采用懸臂施工法,可劃分為以下步驟:
(1)施工11#~17#墩,在橋墩施工過程中,設橋向臨時支撐;安裝0#塊現(xiàn)澆托架,并對托架進行預壓。
(2)鎖死主墩間臨時支撐,0#塊立模、澆筑,1#塊~21#塊掛籃對稱澆筑,達到強度后預應力鋼束張拉并壓漿。
(3)邊跨現(xiàn)澆段澆筑完成后,合龍段兩側各加水箱壓重,安裝內外剛性支撐,張拉臨時鋼束,在澆筑合龍段混凝土的同時,進行水箱泄水,待混凝土達到強度要求后,張拉鋼束并灌漿。
(4)邊跨合龍完成后,進行次中跨與中跨的合龍,兩次合龍的頂推力分別為1 000 kN和4 800 kN,安裝支架、澆筑混凝土、張拉預應力鋼束。
(5)橋面系上安裝拱肋支架,架設拱肋。
(6)安裝吊桿,分批次拆除拱肋支架,張拉吊桿,進行橋面鋪裝與護欄安裝。
1.4荷載分析
(1)自重。
(2)掛籃脫落荷載。橋梁施工過程中由于人工操作不當以及結構的老化,導致掛籃在節(jié)段澆筑的過程中出現(xiàn)脫落。采用掛籃重量的1.1倍,施加在另一端。
(3)梁節(jié)段跌落荷載。橋梁結構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掛籃發(fā)生跌落,導致結構現(xiàn)澆的混凝土塊與掛籃一起跌落。采用跌落梁節(jié)段重量的1.1倍,施加在另一端。
(4)不平衡澆筑荷載。橋梁結構在澆筑過程中,由于模板安裝過程中存在誤差,導致懸臂兩端混凝土的澆筑量不同??紤]結構澆筑過程中的超方量,澆筑誤差按一側+5%考慮。
(5)風荷載。對于橋梁結構承受的風荷載,依據(jù)《公路橋梁抗風設計規(guī)范》(JTG/T 3360-01-2018)[8]第5.4.3條進行計算。作用在橋墩和主拱上的風荷載按照0.65倍墩高處的風速確定,以均布荷載作用于結構上。風荷載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
(6)溫度作用。溫度作用計算時,混凝土線膨脹系數(shù)按1×10-5取值,鋼材線膨脹系數(shù)按1.2×10-5取值,橋梁結構合龍溫度為10 ℃~15 ℃。溫度作用模式分兩種:①整體升溫25 ℃;②整體降溫-23 ℃。溫度梯度按《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JTGD60-2015)[9]第4.3.12條取用。
2懸臂施工階段安全性分析
懸臂對稱施工法是橋梁施工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在施工過程中,結構并未形成體系,且結構中承受的荷載是不斷變化的,施工中出現(xiàn)的荷載,都可能會對結構的安全性產(chǎn)生不利影響。所以,本小節(jié)考慮施工階段的累計變形與應力,得到主梁在各個荷載組合作用下的效應(如下頁表2所示),并對最大懸臂狀態(tài)下的結構安全儲備進行分析。需要說明的是,在分析時為了研究最不利狀況,考慮結構承受不對稱荷載,所有荷載均施加在結構大里程側懸臂。
2.1各作用對主梁的應力影響分析
在懸臂施工階段,橋梁結構在各作用下,主梁截面上緣可能會產(chǎn)生拉應力,所以在施工過程中以主梁上緣應力為控制應力。由于最大懸臂階段在懸臂施工過程中最不利,故僅對這一階段進行分析。承受荷載的大里程側懸臂主梁上緣應力計算結果如圖4所示。
由圖4可知,在最大懸臂階段,主梁上緣在各種荷載作用組合下都不會出現(xiàn)拉應力。對比發(fā)現(xiàn),橋梁結構在最大懸臂階段時,各作用下主梁截面上緣應力相比作用1均有一定的減小,其中在距離墩頂10~30 m與34~42 m的范圍內應力降低較多:作用2中,主梁上緣應力最大減小了1.22 MPa,降低了12.87%;作用3中,主梁上緣應力最大減小了2.56 MPa,降低了27.00%;作用4中,主梁上緣應力最大減小了2.98 MPa,降低了31.43%;作用5中,主梁上緣應力最大減小了3.06 MPa,降低了32.3%。對比發(fā)現(xiàn),作用2與作用3降低的幅度較大,對主梁應力影響較大,說明掛籃跌落與澆筑節(jié)段跌落對主梁的應力變化起決定性作用。
2.2各作用對主梁的撓度影響分析
結構在各作用下,兩側懸臂主梁的變形不一致,承受荷載的大里程側懸臂變形情況如圖5所示。
橋梁結構在最大懸臂階段,隨著與墩頂?shù)木嚯x的不斷增加,結構的豎向位移逐漸增大,到懸臂端時,由于結構的澆筑塊的自重小于預應力產(chǎn)生的上撓值,導致結構的豎向位移逐漸減小。各作用下主梁豎向位移相比作用1均有一定增加,其中在距離主梁70~80 m的范圍內豎向位移增加得比較多:作用2中,主梁豎向位移最大增加了65.44 mm,增加了189.12%;作用3中,主梁豎向位移最大增加了137.01 mm,增加了395.95%;作用4中,主梁豎向位移最大增加了145.55 mm,增加了420.63%;作用5中,主梁豎向位移最大增加了147.43 mm,增加了426.05%。對比發(fā)現(xiàn),結構在承受不對稱荷載時,掛籃跌落與澆筑塊跌落對主梁撓度影響最大。
2.3最大懸臂階段結構安全儲備分析
通過上面的計算,選取最不利的作用5為控制作用,計算結構在最大懸臂階段主梁的安全儲備。計算結構安全儲備的目標如下:
(1)截面出現(xiàn)拉應力。
(2)截面出現(xiàn)裂縫。
(3)截面達到規(guī)范對結構施工階段的應力限值。
對于預應力構件,依據(jù)《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G 3362-2018)[10]第7.2.8條,在預應力和自重等施工荷載作用下結構法向應力應滿足式(1)、式(2):
δtcc≤0.70f′ck(1)
δtct≤1.15ftk(2)
式中:δtcc、δtct——短暫狀況混凝土截面邊緣的壓應力和拉應力;
f′[KG-1.5mm]ck、f′[KG-1.5mm]tk——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抗拉強度標準值。
在后面的計算中,統(tǒng)一稱為標準1、標準2、標準3,應力安全儲備系數(shù)計算如下:
(3)
主梁各位置在標準1、標準2與標準3下的應力安全儲備情況如圖6所示。
根據(jù)圖6,在最不利作用5下,結構在距離墩頂50~70 m的范圍內主梁的應力安全儲備較低,在懸臂端處,標準1的應力安全儲備較小,但標準2與標準3的儲備較大。這是因為本身值比較小,不同標準下結構應力降低值的范圍不同,導致結構的應力安全儲備變化較大。在標準1中,截面距墩頂68 m處應力安全儲備最小,為1.96;標準2中,截面距墩頂56 m應力安全儲備最小,為3.44;標準3中,截面距墩頂56 m處應力安全儲備最小,為3.65。
3結語
本文以一座連續(xù)梁拱組合體系橋梁為依托工程,在提出該結構安全分析荷載作用的前提下,結合施工過程,對最大懸臂階段的應力、變形以及安全儲備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1)根據(jù)結構最大懸臂階段可能承受的荷載,組合5種荷載作用,在掛籃跌落、澆筑節(jié)段跌落、不均勻澆筑以及風荷載下,分析不同作用主梁的應力、位移效應。對比發(fā)現(xiàn),掛籃跌落與澆筑節(jié)段跌落對主梁的影響較大,施工過程中要對掛籃進行嚴格的檢查,尤其是在梁節(jié)段澆筑過程中。
(2)考慮最不利作用5,根據(jù)混凝土出現(xiàn)拉應力、出現(xiàn)裂縫與規(guī)范規(guī)定的施工階段應力限值,定義了三種標準,計算各標準下的主梁應力安全儲備。計算發(fā)現(xiàn),主梁在距離墩頂50~70 m的應力安全儲備相比其他位置較小,在標準一下安全儲備最小值為1.96,總體來說橋梁結構在最大懸臂階段較為安全。
參考文獻:
[1]李亞東,姚昌榮,梁艷.淺論拱橋的技術進步與挑戰(zhàn)[J].橋梁建設,2012,42(2):13-20.
[2]顏東煌,劉雪鋒,田仲初,等.組合體系拱橋的發(fā)展與應用綜述[J].世界橋梁,2007(2):65-67.
[3]劉承亮,張馳,張關成,等.九江長江大橋三大拱的拼裝與合攏[J].橋梁建設,1993(1):27-32.
[4]王松林.連續(xù)梁拱組合體系橋梁的有限元分析與施工監(jiān)控[D].西安:長安大學,2009.
[5]吳天.大跨度連續(xù)梁拱橋施工全過程幾何控制方法[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2.
[6]Chong Yang Zhou,Jian Rong Yang,Wei Min Zhu,et al.Construction Control of a Continuous Beam Arch Composite Bridge[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4(3 149):919-921.
[7]梅葵花,王賢良,趙育.多跨連續(xù)梁拱組合體系橋梁施工關鍵問題研究[J].橋梁建設,2017,47(4):48-53.
[8]JTG/T 3360-01-2018,公路橋梁抗風設計規(guī)范[S].
[9]JTG D60-2015,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S].
[10]JTG3362-2018,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S].
基金項目:陜西省交通運輸廳2021年度交通科研項目“基于全壽命周期的高墩大跨寬幅連續(xù)梁拱組合體系橋梁關鍵技術研究”(編號:21-63K)
作者簡介:劉小光(1975—),碩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大跨組合體系橋梁施工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