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室的窗戶寬敞,天黑透前能看到余暉把天空染成彩色,那很短的一段時間里是驚艷的。我想起十七歲快結(jié)束的那個晚上,給十八歲的自己寫信,我寫下一個詞“流浪”,這是十八歲的寫照——握著并不十分具體的東西去陌生的地方沉浮,而陌生與流浪,帶著困窘與笨拙的色彩。
有很長一段時間懼怕成為所謂的“大人”,是因為臨近十八歲,世界的復(fù)雜突然不加掩飾地在我面前展開。大到對人類的悲憫,小到每一件事的多面,我抵觸這些,其實是因為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走入”世界,以“年輕人”的身份,而非“孩子”。而此時此刻卻明白,“手可摘星辰”的盛大,有時并不是斑斕的世界,而是豐盈的自己,是在時代車輪下堅定的信仰,是浮動不定的人心中純粹且沉浸的愛。我想說,愿你永遠年輕。
我的十八歲不是一個瞬間,而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充滿鋒芒而又無知,是未成年人最真實的寫照。那時,因為中考失利,我從市重點回到了縣公立高中。當我想在小縣城施展拳腳時卻突遇滑鐵盧,??加扇獳成績變成一半科目是A、一半科目是B。我堅定地認為是老師批錯了試卷,并且到處吹噓自己過去的成績。但就在某一個時間段,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力不足,而之前那些模擬考試不過是僥幸。
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有著普普通通的生活經(jīng)歷。改變的從來不是我所處的環(huán)境,而是我自己。我在十八歲那年,突然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最舒服的生活模式。我或許不會長成參天大樹,但也要足夠茁壯,以免在狂風(fēng)暴雨來臨之時不能保護我在乎的人們。
2019年冬天的一場雪,天空中的水汽迎合了人類的悲傷,凝華降落。18歲的我,拿起行囊,帶著一腔孤勇踏上了異國求學(xué)的道路。在這樣孤獨的心境下,我遇見了改變我命運的恩師,我的古典鋼琴老師“松先生”,一位優(yōu)秀的青年鋼琴演奏家?!八上壬笔莻€外國人,沒有讀過張愛玲,不會知道《第一爐香》中的喬琪喬和他有著一樣琥珀色的瞳孔。那時我外語并不好,他的英文也一般,交流是連比畫帶猜,竟也意外融洽。有時上課時間長了,困極了的我們,也會頑皮地用“f f ff”的力量敲擊著鍵盤,好似要把屋頂給炸掉。
十八歲女孩對老師的愛慕與欣賞是純潔的,不需要飄散的鮮花瓣,一支毛筆,就能寫下無數(shù)關(guān)于愛的詞句。相遇總是伴隨著離別,我如愿考上了理想的音樂大學(xué),卻把他弄丟了。十八歲的冬季里,我是做了一百個白日夢的那只熊。
十八歲的你很爭氣,以班里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一個在小鎮(zhèn)里還不錯的學(xué)校。走出小鎮(zhèn)的你是驕傲的,走出小鎮(zhèn)的你是自卑的。有人嘲笑你沒談過戀愛,有人說你穿戴土氣,最終你選擇了走自己的路,去圖書館讀書,讀三毛、嚴歌苓、莫言等名家的作品,感嘆文字的魅力,搭建起屬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研究生畢業(yè)后,你選擇獨自一人拉著皮箱來到北京,實習(xí)期的生活總是忙碌且意外頻發(fā),慢慢地,生活才開始進入療愈階段,終于你有機會成為人生的舵手,你開始畫插畫、學(xué)做飯,養(yǎng)了一只叫“大頭”的小貓咪,開始有修建幸福的能力?,F(xiàn)在,曾社恐的你在百人分享的場合也能得到最好的反饋,吹毛求疵的你開始關(guān)注每個人的感受,變得溫暖而柔軟。青春沒有標準模板,怎樣都值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