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然
早在2022年10月19日,由歌爾股份分拆的歌爾微便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委員會2022年第74次審議會議上獲得通過,但時至今日,公司依然還未正式掛牌上市。
2004 年,歌爾股份建立了MEMS 研發(fā)團隊,并逐步掌握了大量MEMS 芯片設計和加工經驗;2011 年,公司與英飛凌合作對其芯片進行設計變更,憑借對聲學性能及可靠性的改進,成功導入核心客戶。此后,歌爾微與英飛凌保持了長期戰(zhàn)略合作關系,參與定制開發(fā)多款MEMS 及ASIC 芯片。
MEMS 聲學傳感器主要是由一個MEMS 芯片和一個ASIC 芯片封裝在一起組成,其中MEMS 芯片作為MEMS 聲學傳感器核心芯片,主要由振膜與背極板構成平行板電容器,進行聲電轉換,聲信號通過振膜的振動,改變平行板電容器的容值從而實現(xiàn)聲信號轉換為電信號。而ASIC 芯片有兩個主要功能:一方面作為泵電源向MEMS 芯片提供電壓,另一方面將MEMS 芯片所產生的電信號進一步處理和傳輸?shù)较乱患夒娐贰?/p>
由于MEMS 芯片是微機電特殊半導體工藝制作而成,一款MEMS 芯片需要結構設計、工藝設計和流片生產三方面的密切配合。歌爾微表示,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公司持續(xù)開發(fā)并量產多款MEMS 聲學傳感器芯片,可滿足客戶對小尺寸、高性能、高可靠性等MEMS 聲學傳感器產品的多種需求。
根據(jù)公司發(fā)布的《發(fā)行人及保薦機構關于歌爾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并在業(yè)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的回復》披露:
2020-2023年上半年,歌爾微MEMS聲學傳感器收入分別為284,011.62萬元、287,218.42萬元、239,531.31萬元、88,330.13 萬元,是公司收入的絕對核心品類。其中,智能手機、耳機是公司MEMS聲學傳感器的主要應用領域,公司應用于前述領域的MEMS 聲學傳感器收入占比分別為82.79%、74.35%、78.42%和77.46%。
報告期內,歌爾微其他MEMS 傳感器收入分別為17,728.23萬元、20,025.72萬元、14,860.77萬元、4,257.50萬元。其中,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無線耳機、航模無人機及智能手機是公司其他MEMS傳感器的主要應用領域,公司應用于前述領域的其他MEMS傳感器收入占比分別為99.78%、97.95%、71.03%和76.02%。
歌爾微的微系統(tǒng)模組于2021年量產出貨,主要為應用于智能無線耳機領域的TWS模組。2021年度、2022年度和2023年1-6月,公司微系統(tǒng)模組銷售收入分別為13,063.89萬元、48,042.77萬元和24,862.68萬元。
歌爾微主要業(yè)務高度依賴于消費電子行業(yè),特別是以智能手機、智能無線耳機等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終端產品出貨量將對公司經營業(yè)績產生重大影響。
報告期內,歌爾微應用于智能手機的MEMS聲學傳感器銷售數(shù)量及銷售收入與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變動趨勢基本一致,2023年1-6月,受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特別是國產品牌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的影響,公司應用于智能手機的MEMS聲學傳感器銷售數(shù)量、銷售收入均有所下降,導致公司上半年收入下滑15.77%,扣非利潤更是暴跌84.70%。
公司預計2023 年度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為318,213.57 萬元,同比增長1.82%;預計2023 年度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9,306.65 萬元,同比下降40.69%;預計2023 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0,451.60 萬元,同比下降45.86%。其中,公司預計2023年7-12 月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為194, 976.22 萬元,同比增長17.30%;預計2023 年7-12 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9, 029.29 萬元,同比下降9.78%,公司經營業(yè)績下降趨勢將得到明顯改善。
公司表示,從中長期來看,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xù)增長、5G網絡的大規(guī)模鋪設帶來的5G智能手機滲透率的提升,以及非洲、南亞、東南亞和南美等新興市場的日益增長,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產業(yè)升級;與此同時,終端消費者對產品更新、迭代需求上升,推動智能手機迎來新一輪換機周期,帶動整體市場逐漸回暖。根據(jù)IDC 的預測,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同比下降幅度將在2023 年收窄至3.2%,預計出貨量為11.7 億臺,并于2024 年實現(xiàn)反彈,同比增長6%。
不過,歌爾微引用的IDC的觀點在三方機構中是偏樂觀的,我們看下其它機構的觀點和數(shù)據(jù)。
群智咨詢表示,展望未來,隨著全球經濟的回暖,供應鏈庫存調整近尾聲,智能手機市場經過兩年半的需求調整,2023下半年有望開始迎來新一波換機熱潮,2024年手機大盤預計微增。根據(jù)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測,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約10.9億部,同比下降5.3%,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約為11.1億部,同比增長1.8%。
Canalys則表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經歷大幅下滑12% 后,2023 年市場呈現(xiàn)初步的復蘇跡象。盡管預計2023 年出貨量仍下降5%,但下跌趨勢已有所放緩。Canalys 預計,2023 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1.3 億部,到2024 年將增長4%,達11.7 億部。到2027 年,將達到12.5 億部,2023-2027 年將實現(xiàn)2.6% 年復合增長率。
可以看到,群智咨詢和Canalys 的預測相較于IDC 都要更保守。那么,歌爾微在回復函中關于行業(yè)周期影響的回復及引用的佐證數(shù)據(jù),是否過于樂觀,是否應該更審慎嚴謹以免影響監(jiān)管層及投資者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對此,本刊曾給歌爾微發(fā)送過關于該問題的郵件采訪。
歌爾微回復稱,公司已在招股說明書《風險因素》部分向監(jiān)管層及投資者做出風險提示:公司業(yè)務高度依賴于消費電子行業(yè)的風險。此外,歌爾微還表示,針對智能手機出貨量等數(shù)據(jù)存在多家機構預測的情形,各機構之間存在預測數(shù)據(jù)差異屬于正常現(xiàn)象。公司在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的回復中引用了IDC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IDC作為一家知名的信息技術、電信和消費科技領域市場信息、顧問和活動服務提供商,系國際權威市場研究機構。公司引用權威性較高的市場研究機構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具有合理性。同時,消費電子產品貼近消費者使用需求,對產品功能有較為容易的理解,不會影響投資者對公司價值的判斷。
如果您是關注歌爾微的投資者,您對此怎么看呢?
來源:Canal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