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劍童
聰聰是一根搟面杖。別看他身材細長,身體可結(jié)實著呢,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
一天,聰聰剛搟完一掛面條,躺在面板上歇息,忽然聽到客廳里一個人說:“你呀,對這個事就是‘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聰聰聽了心里很不舒服,憤憤地想:哼,我們搟面杖每天辛辛苦苦,搟面條搟皮子,出入廚房,可謂見多識廣,怎么就成了啥也不懂的代名詞了?真是豈有此理!不行,我一定要想辦法改變搟面杖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為我們搟面杖家族不蒸饅頭爭口氣!
聰聰自從有了這個心思,每天躺著、倚著都在琢磨著怎樣才能竅竅通、樣樣中,可始終沒有想出好辦法,這讓他越發(fā)苦悶。
這天,聰聰無意中看到主人家的書桌上放著一根布滿空洞的笛子,茅塞頓開:笛子之所以能夠奏出美妙的音樂,都是因為身上那些空洞那些竅,我搟面杖何不效仿笛子,在身體上多開幾個孔,不就開竅了?聰聰很為自己這個天才的想法而激動。
說干就干,他悄悄請昆蟲界的木匠——食心蟲師傅先將自己的身體橫向鉆空,又在身體表面打上很多個小空洞。如此這般,聰聰外觀上和笛子幾乎沒啥兩樣。聰聰很滿意自己改造后的新形象,他堅信人們再也不會取笑自己一竅不通了。
就在聰聰滿含期待人們重新評價自己的時候,家里來了客人,女主人拿搟面杖搟皮子包餃子,卻吃驚地發(fā)現(xiàn)搟面杖渾身布滿了空洞,而且拿在手里輕得不能再輕,沒等搟好第一張面皮,搟面杖就斷為兩截,根本沒法再用。
女主人嘆息道:“好端端的一根搟面杖咋就會變成這樣呢!”一面說,一面抓著搟面杖就要往熊熊燃燒的灶底里扔。搟面杖嚇得臉色都白了,趕緊說道:“主人別扔我,我現(xiàn)在再也不是一竅不通了!”女主人哪里會聽他的,就這樣,這個變成“笛子”的搟面杖成了灶底的兩截?zé)瘛?/p>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輕易就被別人的評價所左右、被牽著鼻子走的人,終究成不了大器,更不會有大作為。
(編輯 高倩/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