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士鵬
冬日的儀式感,在飲茶。
《茶經》中記載有一系列的茶器,煎煮的有風爐、炭籠、火筷等,焙碾的有夾、紙囊和碾,貯盛的有瓢、水方和熟盂等,潔茶的有漉水囊、滌方和滓方……難怪古人煮茶總能煮出安閑恬靜的心境,這一系列煩瑣、謹慎、端莊的流程下來,窗外,積雪已然過膝。
巧的是,煮冬茶,雪水為佳?!都t樓夢》四十一回中,妙玉為賈母等人煮茶,用的是舊年蠲的雨水,為寶黛寶釵煮茶用的則是經年的雪水。“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我只吃過一回,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嘗不出來?隔年蠲的雨水哪有這樣輕浮,如何吃得?!毖┳蕴焐蟻恚蝗緣m垢,茶從大地生,內蘊清氣?;蛟S,也只有雪的輕盈與明亮,才能喚醒茶的高昂與清冽,一口冬茶半寸雪,渾然不似在人間。
愛好風雅的文人,自然也不肯錯過煮雪茶?!笆露迦?,大雪始晴,夢人以雪水烹小團茶,使美人歌以飲。”蘇軾的這場美夢,美得讓他都失去了詩人的自覺,明明寫下了回文詩,醒來后只能想起一句“亂點余花唾碧衫”,剩下的呢,不是在美人的歌聲里咽作水云,就是在龍團茶的余韻中凝成一口詠嘆,對著窗子吐出一個干凈爽朗的晴天。陸龜蒙更挑剔,“閑來松間坐,看煮松上雪”,取來松針上的雪,等它煮沸后再放入茶末,不管口感中是否會多出一抹松柏的韌勁,心中已是平添幾多遺世獨立的詩情野趣。所以陸游說:“建溪官茶天下絕,香味欲全須小雪。”有了紛飛的雪,飲茶之樂才得以圓滿。
想來,冬日飲茶,飲的就是窗含西嶺千秋雪的平靜。歲已暮,人已倦,不再想與世界爭奪顏色,開始喜歡空曠,開始喜歡留白。把那些轟轟烈烈的紀念都煮出琥珀色,把那些刻骨銘心的回憶都吹成茶末,此刻,只要與風霜雨雪比鄰而居的平靜,只要從擁擠的生活中端起一盞茶杯的從容。萬物不再掛于心,一個人就是一方天地,涵養(yǎng)一方不必言說的精神,遠離繁華,親近落寞,“一毫無復關心事,不枉人間住百年?!?/p>
據說,有人把一年中茶園最后一次的收成叫作冬茶。相比于春茶的鮮爽、夏茶的苦澀、秋茶的清淡,冬茶的香氣會更加馥郁——為了應對寒冷,茶會將大分子糖類物質水解為小分子糖來提高細胞液的濃度,降低凝固點,防止凍害加身。而此時晝夜溫差加大,新芽生長轉慢,所含水分減少,讓茶積累了不少芳香物質,因此成就了冬茶“香高水甜”的名聲。這多符合冬日飲茶的心境!消化這一年中的風霜雨雪,把歲月沉淀的苦澀一點點醞釀成世事洞明的清香,縱使身體不曾超脫,靈魂已然透徹。
我有一好友,常年朝八晚十,但每逢冬天,總會挑個日子,在家中煮茶,像傾聽雨聲般陶醉在茶水的沸聲里?!捌浞校玺~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涌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泵髅魇侨嗽谥蟛?,卻像茶在煮著他的耳朵。從玻璃壺中倒出茶湯,趁著微微的熱氣,把茶香含在口中。拉上素白的窗簾,把手機調成靜音,或是擺弄盆栽,或是撥弄樂器,或是逗弄貓狗,讓陽光在窗臺上安靜地搖曳一個午后。
他的身上,沒有半分古人之形,卻有七分古人之性。
我曾想過,在一個冰天雪地的日子,回到老家,去林子里尋來未曾落地的積雪,比如花瓣上的,或是竹葉間的。用勺子舀最中間的一小塊,裝滿一大碗,帶回家,放入鍋中,用柴火煮沸以烹茶。小小的土屋里,每一條縫隙都將填滿清雅的茶香,心中的幸福就像雪地上倒映的微光,無論是落在童年、青年還是中年、老年,都會讓那段歲月煥發(fā)出光芒。
“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碧ь^望,不知故園是否已經下雪。窗外,風一天比一天凜冽;杯上,霧氣始終裊裊;閑庭中,一只白鶴正優(yōu)雅地踏過松影。
(編輯 高倩/圖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