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城人物志之一:左大志
墻南牛巷左氏人家,是一個數(shù)百人的家族。家族里有個左大志,個子很高、很直,常年在田間勞作,即使上了年紀(jì)腰也不彎。他常坐小凳子,聽收音機(jī),讀報紙。報紙是《參考消息》。他寫蠅頭小楷,很工整。后來,有人找他的書法遺跡,可惜,沒有只言片語留下來。
左大志曾以方圓百里無人能比的優(yōu)異成績考入黃埔軍校,是牛巷百戶人家的佼佼者。當(dāng)時富戶家的子弟趕考,都著青衣長衫,手拿香噴噴的白面油餅,左大志卻是破衫爛褸,忍饑挨餓。誰料想這位“窮小子”卻高中榜首。
在一次戰(zhàn)斗中,已是營長的左大志主動率部繳械投降。有人勸他留下,他卻執(zhí)意還鄉(xiāng),專事農(nóng)桑。有段時間,他天天清掃牛巷那條大街,撿糞,清廁,到生產(chǎn)隊喂牲口……
一個夏天,有個花白頭發(fā)、器宇不凡的軍人乘綠色吉普車到牛巷探問左大志。一群大人小孩圍著吉普車轉(zhuǎn),一圈一圈瞧不夠。老人是武漢軍區(qū)司令部的,與左大志曾同為黃埔軍校同學(xué)。自此,他的境遇有了改善。他用上了收音機(jī),看上了報紙,也有了農(nóng)閑時在飯桌上寫蠅頭小楷的場景。他很少說話,也很少笑,一雙眼睛深邃不見底,且有寒意。
左大志卒年59歲,不足花甲。
山陽城人物志系列:鄭老十
鄭老十,是一位老菜農(nóng),個子偏矮、臉色黝黑,有點兒羅圈腿。
城市東郊的墻南村,是蔬菜特色村,日光溫室大棚是孩子們的樂園。牛巷東頭的菜地規(guī)模大,品種全,紫的茄子、翠的辣椒、青的黃瓜、紅的西紅柿,架子上的豆角,壟里的白菜等,琳瑯滿目。
小孩子最喜歡的就是生產(chǎn)隊里分菜的時候,一堆堆五顏六色的蔬菜放在那里,歡呼雀躍的孩子們在排隊,卻按捺不住地想擠開簡易的木柵欄。鄭老十就笑罵:“一幫小壞蛋,誰越急就越不給誰分菜?!逼鋵?,孩子們都明白,眼前地上擺放好的縱橫分明、有多有少的一堆堆青菜,對應(yīng)著牛巷的每一戶,誰也不多,誰也不少。
鄭老十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為生產(chǎn)隊燒磚窯時因窯塌被埋犧牲了,老伴哭瞎了一只眼,生產(chǎn)隊要補(bǔ)他糧食,他一粒也沒要。
生產(chǎn)隊撤銷以后,那一片菜地成了牛巷新劃的宅基地,看著蔬菜大棚被扒了,菜地被占了,他呆呆地坐在一邊,嘴里又罵:“小壞蛋都長大了,為了娶媳婦蓋房,地都不要了,看以后都吃啥???”
作者簡介:
楊曉劍,曾任焦作廣播電視臺記者。所著散文、小小說、報告文學(xué)等文學(xué)作品多次在《焦作日報》、《懷川》、《焦作廣播電視報》等報刊刊登。
責(zé)任編輯/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