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芳
思維品質體現(xiàn)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心智特征,它的發(fā)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小學英語故事教學要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創(chuàng)新性、邏輯性、批判性和深刻性。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中每個單元最后一個課時的Story time 及優(yōu)秀的繪本都是極佳的故事教學載體,教師可挖掘其中的深層意義,使學生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實現(xiàn)深度學習。下面,教師結合聽評課、集體備課的課例,探究故事教學中提升學生思維品質不同“性”時應關注的不同“點”,循序漸進,直至深度挖掘文本,最終提升其思維品質。
思維的靈活性指學生思考問題或談論話題的角度、方法和過程的靈活度。思維的靈活性主要取決于思維的廣度。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思考(王瑛玨 2019)。教師可借助文本主題、插圖、語句等信息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走進故事,使其實現(xiàn)智慧、能力的遷移。
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中的故事一般都有比較明顯的主題。某授課教師在執(zhí)教五年級(下)Unit 4 When is the art show? Story time 時,一改尋常做法,沒有從故事的人物導入,而是結合故事內容:佐姆(Zoom)經(jīng)過不斷練習,最終在Singing Test 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提取故事主題Singing Test。在課前,授課教師讓學生聯(lián)唱三首英語歌曲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You are my sunshine 及 Let it go,并提問:“Do you like singing?Can you sing these songs? Let’s have a singing test.How many songs can you sing? Can you sing well?”用“Well done.”夸贊學生唱得好的部分,在他們有困難時用“You need more practice.”鼓勵,從而引入重點句型。比起“說一說”,學生對“唱一唱”更感興趣,能夠積極參與,為后續(xù)同桌互動、小組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基礎。
人教版小學《英語》(新起點)中也有故事篇幅。故事中的插圖往往包含很多有效信息,能幫助學生預測故事情節(jié),有效理解故事。
某授課教師在執(zhí)教四年級(上)Unit 4 Asking for help Story time 時,在認真解讀如下頁圖1、2 所示的六幅小插圖后,發(fā)現(xiàn)對于使用三年級起點教材的四年級學生而言,該文本偏難。文本講述了瑪麗(Mary)母女駕駛飛機外出時飛機失事,瑪麗機智地在雪地中書寫SOS 求救信號且最終獲救的經(jīng)歷。文本基調低沉,不容易調動氣氛。授課教師為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談論問題,在下發(fā)的作業(yè)紙中用便利貼覆蓋關鍵的圖片,以增強故事的懸念感。授課教師最先提取第四幅插圖(下頁圖2 右上角的小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并大膽猜測故事主人公瑪麗的相關信息:“How old is she? What is she doing?Where is she?Is she playing in the snow? ”并提出盡可能多的問題,分析故事的可能性,拓展思維廣度,引出Mary writes SOS with her feet in the snow,從而進入故事主題:SOS in the mountain。
圖2
此外,還有教師從故事中某個提綱挈領的句子入手,為學生提供發(fā)散思維的語境,使其領略故事精彩之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思維的靈活性在大膽思考、語言輸出的過程中被調動,跟隨教師開啟故事體驗。
創(chuàng)新思維指以現(xiàn)有的思維模式,利用現(xiàn)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提出有別于常規(guī)或常人思路的見解和方法?!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明確把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作為核心素養(yǎng)之一的思維品質培養(yǎng)目標的一個重要方面(教育部 2022)。在故事教學中,教師應設計旨在發(fā)展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性的活動,引導其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
某授課教師在執(zhí)教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下)Unit 6 Work quietly! Story time時,發(fā)現(xiàn)對于學生而言,該故事語言比較簡單。故事講述了在佐姆和澤普(Zip)觀影過程中,佐姆沒有遵守電影院規(guī)則,把電影院弄臟的過程。
教師抓住第三幅插圖(見下頁圖3),從佐姆咔嚓、咔嚓吃爆米花切入,創(chuàng)編了佐姆和澤普之間的對話:Zoom:Crunch!Crunch!(聲情并茂地表演)Zip:What’s that noise? Zoom:I’m eating popcorn. Zip:Eat quietly! 并在示范后增加小狗、小猴子和小貓,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擬聲詞,選擇一種小動物與同桌合作 A:___________!B:What’s that noise?A:I’m ___________. B:___________quietly! 在拓展環(huán)節(jié),授課教師設計了不同的場景,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佐姆和澤普在回家路上遇到其他情況時應遵守的規(guī)則,如 Keep to the right、Wear a helmet、Put the trash into the right bin 等,使其思維面更廣,能輸出的語言更多。學生創(chuàng)編對話,趣味十足,與故事主題rules around us 相契合,激活了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
圖3
仍以某授課教師執(zhí)教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下)Unit 4 When is the art show?Story time 為例,分析文本:佐姆通過堅持不懈的練習,在歌唱考試中表現(xiàn)不凡,如何突出佐姆這一可貴的品質?授課教師設計了開放的話輪擴展活動。在文本語言的基礎上,授課教師加入更多引誘佐姆放棄練歌參加各種活動的語言,如“It’ll be fun.Please...;...,please.You can practice tomorrow.”等。在佐姆的回答中操練關鍵句型,如“I need more practice.Practice makes perfect.”等。這樣,讓學生在擴展的話輪中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強化了佐姆認真練習、不為所動的特征,最終在singing test 中表現(xiàn)不錯,才和伙伴一起去游泳。
【語言拓展片段1】
Rabbit:Will you play football with me after lunch?
Zoom:Sorry,I can’t.I want to practice the song.
Rabbit:__________________.
Zoom:___________________.
【語言拓展片段2】
Cat:Let’s watch TV together. The show is very funny.
Zoom:Sorry,I need more practice.
Rabbit:___________________.
Zoom: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在圖片輔助下,在兩項中任選其一,根據(jù)語言支架進行語言拓展。)
故事中包含有趣的點和無限的可能,教師在故事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留意、挖掘趣點,放大做寬,在能體現(xiàn)角色特性之處盡可能多地提醒學生滾動語言,在發(fā)揮獨創(chuàng)性的同時實現(xiàn)語言的多功能運用。以上兩位授課教師從語言創(chuàng)編角度為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設了合作活動。學生在創(chuàng)編語言的過程中迸發(fā)出新的火花,在語言發(fā)展的同時提升了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
邏輯思維指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借助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能動地反映客觀現(xiàn)實的理性認識過程,又稱抽象思維。故事有比較清晰的主線,教師應在授課時厘清脈絡,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判斷、推理、歸納得出對故事的理性認知,培養(yǎng)思維的邏輯性。
來自江蘇省南京市的教師周某在第九屆全國優(yōu)質課比賽中執(zhí)教《跟上兔子》系列繪本Say No to Bullying,獲得聽課評委和教師的一致好評。繪本主要講述了主人公杰瑞(Jerry)因生病剃光頭發(fā),大孩子嘲笑他、欺凌他、摘掉他的帽子,但教師和同學鼓勵他,并和他一樣剃發(fā),幫助杰瑞重新找回自信的故事。課堂上隨處綻放著思維的火花,教師周某用簡潔的三塊板書串聯(lián)故事,以杰瑞為中點,左邊是杰瑞受欺凌的表現(xiàn),右邊是杰瑞獲得的幫助,左右對比鮮明。
課堂活動緊扣思維發(fā)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羅列不同板塊的關鍵詞組,深度閱讀后提煉副標題:What is bullying? How hurtful is bullying?How do we help others? 教師周某將主人公情感提煉成主線,讓學生感同身受,引起強烈共鳴。教師周某設計了兩個亮點活動:杰瑞及“我”的情感表達。讓學生選擇一個階段的杰瑞,根據(jù)提供的句型框架補充杰瑞在該階段的心情詞匯,并說一說。
前半段是 sad、helpless、afraid 等負面情緒,后半段是 safe、warm、happy 等正面情緒:Oh,I’m ill and the bullies ... I feel ... 或My classmates ... My teacher...Oh!I feel...。讓學生讀后歸納自己的感受:When I read Page***,I feel...because...I know that...學生和聽課教師都沉浸在故事情感中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教師周某和學生的精彩演繹讓故事活起來。在體驗主人公情感的過程中,學生思考、合作、推理、歸納、表達,整個過程水到渠成,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分析、歸納杰瑞受助前后的反差,逐步培養(yǎng)邏輯性思維。
教師要布置故事表演任務,給學生提供表演的平臺,培養(yǎng)其自主合作、參與表演的能力。教師要注意講故事的技巧,設法帶領學生入情入境,使其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借助圖片、實物、面具、手偶、肢體語言、聲音和表情變化等理解故事內容,在真實、完整的語境中接觸、體驗、理解語言,享受故事帶來的樂趣(鄭文 2015)。
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下)Unit 5 My clothes Story time 的故事講述了佐姆好奇心引發(fā)的換裝秀,他把爸爸的舊T 恤衫改成澤普的模樣。故事涉及換裝的三大步驟:First,tie these.Then,cut...Now,...draw...圖4 中的第 3—5插圖是整個故事的重點。
圖4
在講授時,某授課教師先引導學生找到佐姆做新衣的步驟,用現(xiàn)實的黃色T 恤演繹后,在小組內表演這三幅關鍵圖片所示場景。在拓展環(huán)節(jié),由佐姆會利用舊衣物引申到回收利用報紙,引導學生使用連接詞:First,tie...Then,cut...At last,stick...重新成句,制作喜歡的服裝并用語言展示。在制作過程中,強化變廢為寶的步驟,思路清晰,剪剪貼貼、涂涂畫畫,別有一番樂趣。
兩位授課教師從情感脈絡、制作過程的不同角度,讓學生通過閱讀、判斷、推理、思考和操作領略不同類型故事背后的線索,提升思維的邏輯性。
批判性思維指“對于某種失誤、現(xiàn)象和主張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同時根據(jù)自身的思考邏輯作出主張的思考”(鐘啟泉 2008)。故事一般都蘊含一定的寓意和哲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故事后聯(lián)系生活實際,思考故事的人文價值和作者想傳遞的理念,培養(yǎng)思維的批判性(梁藝娟 2019)。有時,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
對故事進行賞析、質疑等評價是許多教師在故事教學中容易疏忽的,而該環(huán)節(jié)對提升學生的思考力與判斷力非常重要。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后對故事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引導其推敲故事的合理性。這些評價、判斷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故事鑒賞力,培養(yǎng)他們的質疑能力,還能對學生的故事再創(chuàng)作增添意義與幫助(鄭文 2015)。
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上)Unit 4 What can you do? Story time 的故事講述了機智的rat 在遭遇snake 后通過謊言巧妙逃生的過程,在講授時,某授課教師質疑故事結局,讓學生進行截然不同的二次創(chuàng)作。在結尾部分,授課教師引導學生分析snake 的性格:silly snake 較合適,與clever rat 作對比。授課教師引導學生得出“Sometimes calm down and tell good lies can make you safe.”。之后,授課教師創(chuàng)設語境:“snake 此次得到教訓,隨后遇到一只雄鷹。它最終能否利用機智的謊言逃脫雄鷹鋒利的爪子?!弊寣W生選一種結果說一說。
【結局創(chuàng)編片段】
A:The eagle will eat the snake.
B:The snake will run away.(學生選擇其中一種結局展開以下對話)
A:Dear eagle,please don’t eat me. I can do things for you./...(另一種結局自編對話)
B:Can you...?
A:...
B:Can you...?
A:...
學生挖掘故事的寓意,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運用悟出的道理。這樣的故事教學真正做到了從學生出發(fā),培養(yǎng)其思維的批判性。
仍以江蘇省南京市的教師周某教學Say No to Bullying 為例。在引導學生提煉三個副標題后,教師周某沒有戛然而止,而是帶領他們宣誓,使其意識到不僅要在思想上say no to bullying(故事主題),還要付諸行動,師生一起起誓:I,***,will not bully others. Will not let others bully me. Will help others when they’re in trouble.Strongly,I say no to bullying.Say no to bullying.Say NO to bullying!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學習,閱讀故事的不同階段,羅列關鍵詞,總結出杰瑞受助前后的變化,以及同學、教師甚至“我們”能為杰瑞做的事,上升到對bullying 這一校園現(xiàn)象進行分析、總結,挖掘故事背后的寓意,結合現(xiàn)實問題引發(fā)深層次、批判性思考,進一步提升思維能力。
思維的深刻性指思維的深度,集中表現(xiàn)在善于深入思考問題,抓住事物的規(guī)律和本質,預見事物的發(fā)展和進程等方面(陳曉云 2017)。有時故事的結局是開放性的,留有很多遐想的空間。教師要善于探尋這些終點,延續(xù)故事的發(fā)展,為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深入思考問題、預測故事發(fā)展和進程搭建橋梁。
某授課教師在執(zhí)教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下)Unit 6 Shopping Story time 時發(fā)現(xiàn),故事由佐姆的一句話:“But...”結尾,粗心的售貨員佐姆將$91 掛牌成16$,客戶山羊小姐購買時鬧了烏龍,大象老板氣急,要將佐姆炒魷魚。結局包含很多猜想空間,授課教師利用這一點,讓佐姆的好朋友澤普進入故事,幫助佐姆售貨,客戶再來購買時,澤普幫助佐姆進行了滿意的服務,大象老板對佐姆豎起大拇指,連連夸贊他們,正能量的結局也很受學生喜歡。學生創(chuàng)編過程對話,從售貨這一現(xiàn)象深入理解,體會澤普在幫助佐姆的過程中認真做事的成就感及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澤普的加入,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以學過的知識為載體,創(chuàng)編更豐富的對話,在情節(jié)延續(xù)中實現(xiàn)了深度學習。
【對話片段】
Zip:Can I help you?
Sheep:...
Zip:Look at this/these...It’s/They’re...
Sheep:How much...?
Zip:It’s/They’re...
Sheep:I’ll take it.Thank you very much.
Elephant:Zip,you did a good job. These shoes are for you.
Zip:Thank you.
某授課教師在執(zhí)教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上)Unit 6 In a nature park Story time 時,讓學生跟隨澤普和佐姆一道去自然公園欣賞風景,一邊走一邊拍照,結果去洗照片時猴子告訴他們:“Your card is broken.”想象他們該有多失望?。榱藦浹a結局的遺憾,授課教師以單元為整體,將教材中的人物陳杰(Chen Jie)和邁克(Mike)喚出來——在佐姆和澤普行進的過程中,陳杰和邁克一直在他們身后,他們抓拍的bridge、house、corn 及考拉(Koala)和佐姆的合影(授課教師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都被陳杰一一拍攝。學生聯(lián)系實際,發(fā)現(xiàn)遺憾的背后還有小幸運,真是件幸福的事。學生在結局點讀出了小驚喜和不可能。這樣的故事教學和深度學習一氣呵成。
故事板塊作為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載體。在小學英語故事教學中,教師應定位故事起點、巧借故事趣點、突破故事焦點、聚焦故事爭議點、探尋故事終點,從不同的“點”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創(chuàng)新性、邏輯性、批判性、深刻性,使故事教學不再局限于讀故事,更使其讀懂故事的情節(jié),讀懂故事的邏輯思維,讀懂故事承載的人文內涵,讀懂故事的寓意,實現(xiàn)思維品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