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芳
相傳,漢武帝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p>
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后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感到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么,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聽后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想要長壽的愿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于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據(jù)史料記載,最早的面條可以追溯到距今1800多年前的東漢,當時叫“煮餅”,呈片狀,又稱“湯餅”,后來逐漸演變?yōu)闂l狀,稱為“索餅”。南北朝至唐代,興起吃壽面的習俗,因為面條又長又薄。薄即“瘦”,與“壽”同音,諧音“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