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豐 王愛
在心內科的血脂異常專病門診,很多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需要接受他汀類藥物治療。不少患者問:“聽說吃他汀類藥物會傷肝、傷腎,這是真的嗎?”“他汀類藥物一吃就得吃一輩子?”有些患者在服用他汀類藥物一段時間后,有了新的疑慮:“我的氨基轉移酶升高了,是不是不能再吃他汀類藥物了?”“吃他汀類藥物會不會導致肝功能越來越差?”……
臨床中,很多患者對于他汀類藥物存在誤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類常用的降脂藥。
1.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他汀類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一是引起氨基轉移酶升高;二是導致肌肉酸痛,伴有或不伴有肌酸激酶(反應肌肉細胞損傷或壞死的指標)升高。
此外,有些人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可能有血糖升高、肌酐(反應腎功能的指標)水平升高等反應。還有一部分人有失眠、腸胃不適等癥狀,也有少數(shù)人會出現(xiàn)皮疹等癥狀。
2.氨基轉移酶升高一定有肝損傷嗎?
在以上副作用中,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氨基轉移酶升高,這也是患者服用降脂藥時最擔心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氨基轉移酶升高并不等同于肝損傷。雖然氨基轉移酶是肝損傷最敏感的指標,但氨基轉移酶升高并不一定意味著“傷肝”。
他汀類藥物主要在肝臟發(fā)揮作用,通過阻斷肝細胞合成膽固醇來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诜☆愃幬镆鸬陌被D移酶升高,很多時候是因為肝細胞代謝活動異常,導致氨基轉移酶釋放,并不意味著肝細胞的損傷和壞死。口服他汀類藥物的患者發(fā)生氨基轉移酶顯著升高的概率較低。
3.氨基轉移酶升高還能繼續(xù)服藥嗎?
氨基轉移酶升高了,是不是就不能繼續(xù)服用他汀類藥物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種升高是可逆的,減少用量、更換藥物種類,或是不采取措施,讓身體先適應一段時間,都可以使氨基轉移酶恢復到正常水平。
醫(yī)生遇到氨基轉移酶升高的情況時,首先會考慮患者是否有肝病,如果不是肝臟本身的問題,那么,氨基轉移酶升高在正常值上限的3倍以內時,可以不用換藥、停藥,患者只要定期復查肝功能即可。如果1個月后,患者復查發(fā)現(xiàn)氨基轉移酶水平比之前更高了,也不用過于擔心,這并不意味著肝臟受到了嚴重的損害。此時,醫(yī)生會考慮暫停藥物、更換藥物或者在減少用量的同時,聯(lián)合使用另一種類的降脂藥物,如抑制腸道吸收膽固醇的藥物依折麥布。
4.服用他汀類藥物要注意什么?
對于患者來說,定期復查生化全項非常重要。一方面是要觀察藥物的治療效果如何,比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了多少;另一方面則是看患者是否出現(xiàn)了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
一般情況下,服藥后的第一個月和第三個月,患者需要進行兩次檢查。因為副作用出現(xiàn)的高發(fā)期是第一個月,如果第三個月還沒有出現(xiàn)副作用,那么在生活方式?jīng)]有明顯改變的前提下,患者之后出現(xiàn)副作用的概率就很低了。這時每半年甚至一年復查一次生化全項即可。
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并不可怕,只要發(fā)現(xiàn)及時,就有辦法應對。到目前為止,他汀類藥物仍是預防心血管疾病重要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