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水滸傳》,哪怕是論武斗勇,也常有令人深省處。
例如王進點撥史進一節(jié)。文中寫史進拜了八九個有名的師父,自認為學得一身好武藝。王進看了點評道:“這棒也使得好了,只是有破綻,贏不得真好漢?!笔愤M不服氣,非要拉著王進較量,結果被一棒打翻,這才明白自己“枉自經了許多師家,原來不值半分”!
讀罷此節(jié),掩卷而嘆:名師易得,真師難求!學生的天分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拜師一關卻絲毫馬虎不得。以史進的資質和熱情,一旦遇到王進這種真好漢,哪怕是“從新點撥”,也不過半年時光,便可練得十八般武藝“一精熟”“件件都有奧妙”,卻在此前白白耗費多年時光,還“不知使了多少錢財”,只尋了些有名無實的師父,學了些好看無用的花棒。放眼當下,又何嘗不是如此?教花棒和套路的總占多數(shù),學生辛辛苦苦演練多年,耗財費力,面上好看,還自以為得之,直到上陣被人一棒打翻,方知原來不值半分。對那些刷題無數(shù)、報班不少,但閱讀寫作一塌糊涂的朋友,真希望他們好好讀一讀《水滸傳》里王進說給史太公的這段話:“既然令郎肯學時,小人一力奉教。只是令郎學的都是花棒,只好看,上陣無用,小人從新點撥他?!?/p>
再如林沖棒打洪教頭一節(jié)。洪教頭是柴進的武術老師,自視甚高,進門的時候“歪戴頭巾,挺著脯子”,面對林沖的施禮也不躬身回答,像極了某些名聲在外的“大師”。聽到柴進稱贊林沖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休小覷他”,登時便有些惱了,表示有自己在,哪有別人當老師的份兒?非要跳出來打假:“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頭!”林沖看柴進的面子不想出手,洪教頭反覺得“那人必是不會,心中先怯了”,愈發(fā)叫囂道:“來,來,來!”在得到柴進許可后,洪教頭又率先脫了衣裳,耍棒高叫“來,來,來!”待林沖也終于橫棒吐勢,洪教頭又大喝一聲:“來,來,來!”結果被林沖一棒打翻在地,爬都爬不起來。
此一段令人忍俊不禁,大笑之后又難免搖首默嘆。文人相輕,自古而然,但由此一節(jié)看來,武人也未必相敬。叫囂挑釁然后被一棒打翻的,往往不是沒本事,而是沒啥真本事。倘若洪教頭是個不會武的,倒懂得謹小慎微,也不至于挑這個事兒,挨這頓打;倘若洪教頭是個真高手,也便知道學無止境、天外有天,更不會如此囂張跋扈。偏偏他是個一瓶不滿半瓶晃的,懂點兒武藝,但本事不高,卻偏以為老子天下第一,叫嚷著要出來打假,到頭來自取其辱。常言道“打鐵還須自身硬”,看來打假也須自身真,口口聲聲要打假的,倘若不是真好漢,常常砸了自己的虛名,現(xiàn)了羞恥的原形。
邵鑫:“邵鑫讀書”創(chuàng)始人,致力于幫助中國青少年愛上讀書,學會思考。本科、碩士均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妒律倌晡膶W》特聘文學導師,視頻號“邵鑫讀書”獲中宣部出版局指導評選的第七屆“大眾喜愛的閱讀新媒體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