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飾分為便裝和盛裝。便裝素靜、質(zhì)樸,簡單的刺繡頭帕和繡花圍裙凸顯苗族特色,作為日常穿著,便于勞作。盛裝則被譽為穿在身上的“史書”,苗族同胞靠世代口傳身授,將流傳千年的故事融進服飾文化當中,一針一線繡進衣冠服飾,世代“穿”承,永不忘懷。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是苗族文化大縣,在這里,你可以看到苗族盛裝中的長裙、中裙、短裙、超短裙等,不同款式,都色彩豐富、圖案華美。
每個苗族女性都有屬于自己的盛裝。盛裝是苗族女性在出嫁、過苗年等重要時刻穿著的珍貴服飾,因為苗族支系繁多,其服飾種類也數(shù)不勝數(shù),美艷得令人眼花繚亂。按照苗族的服飾結構和風格來劃分,雷山的苗族服飾主要有長裙、中裙、短裙、超短裙四種,也稱西江型、也蒙型、公統(tǒng)型、大塘型,其形制很有代表性,有些是雷山縣獨有,有些他處亦有卻主要分布在雷山縣境內(nèi)。
一套盛裝的制作需經(jīng)過準備圖案、選線、刺繡等制作工序。苗族母親從女孩出生的那一天起就為其制作苗族盛裝。以長裙苗盛裝為例,一件盛裝從上衣到百褶裙需要手工制作150余塊大小不等的繡片,整個制作過程需要兩年以上。苗族姑娘佩戴的銀飾,也得花一兩個月的時間來手工制作。
苗族服飾在圖案和造型上,運用了豐富的變形和夸張手法,展現(xiàn)出獨特的民族魅力。制作技藝包括紡織、靛染、裁縫、刺繡、織錦、銀飾鍛制等。以一件紅色綢緞底的苗族服飾為例,它采用了苗繡雙針繡技法,綠色絲線在衣袖上繡出了雙龍奪寶的圖案,而在衣領和衣肩上,蝴蝶和花朵的繡飾更是增添了幾分靈動。這些細節(jié)不僅體現(xiàn)了精湛的手工技藝,更展現(xiàn)了苗族人民獨特的審美情趣,以及圖案、紋樣背后所代表的苗族文化歷史。
每一件服飾都是手工制作的精品,無論是色彩的搭配,還是圖案的構圖,都充滿了民族特色。它們不僅是苗族文化的象征,更是手工藝術的瑰寶。過年過節(jié)時,苗族姑娘們穿著盛裝歡歌載舞,美麗且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