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萍 童文駿 張守林
(1.無錫市濱湖中學 江蘇 無錫 214000;2.南京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23)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顯然,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和塑造學生良好的精神品格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課堂作為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主陣地,承載著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主任務。然而,僅僅依靠專門開設的思政課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和精力下全面培養(yǎng)良好的政治理性和思想政治核心素養(yǎng)是不夠的,在專業(yè)課程中也要滲透課程育人的理念。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宗旨[2]。正值青少年時期的初中生是具有個性鮮明、思想活躍特征的特殊群體,他們不僅面臨著身體發(fā)育的急劇變化,也伴隨著如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困惑。因此,初中教師關注課程育人教學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初中化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緊密,具備課程育人的有利條件。筆者以人教版初中化學“人類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為例,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厚植于課堂教學中,突破初中知識僅限于教室的局限,對初中化學中課程育人進行了初步的探索[3]。
2022年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北京成為全球首個“雙奧之城”,北京冬奧會也成為展示新時代國家形象、發(fā)揮大國之治、提振國家發(fā)展信心的重要窗口和契機[4]。全世界都在驚嘆于中國式浪漫,冬奧村里中國傳統(tǒng)的飲食也備受國際運動員的青睞。運動員在賽場上的奮力拼搏不僅得益于十年磨一劍的辛勤,更來源于每天的均衡飲食。因此,以冬奧會中國傳統(tǒng)美食為切入口,整合“人類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的化學知識,開展一節(jié)題為“食尚中國,餃子中自有乾坤”的化學課(課程設計理念如圖1所示),不僅可以使學生清晰地掌握飲食中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物質,更能通過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美食的熱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培養(yǎng)愛國情懷[5]。
圖1 課程設計理念
課堂教學主要分為情境導入、情境探究和實踐鞏固三個環(huán)節(jié),旨在引導學生在貼近生活的學習情境中能夠自主思考和深入探究,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能夠深刻感受中國飲食文化的魅力,從而實現(xiàn)課程育人的化學課堂教學目標。
[教師]提問“在2022年寒假生活中,你做了哪些有意義的事情?”
[學生]踴躍發(fā)言,從“豐富熱鬧的春節(jié)團聚”到“無比自豪的北京冬奧會”,其中“冰墩墩”更是成為每位學生的心頭最愛。
[教師]抓住學生對“冰墩墩”的興趣點,及時展示北京冬奧會吉祥物、開幕式、中國運動員領獎以及冬奧村的圖片,并分享一則印象深刻的北京冬奧會的新聞訪談(如圖2所示)。
圖2 北京冬奧會新聞訪談
[學生]觀看視頻,感慨外國運動員對中國傳統(tǒng)美食的熱愛,驚嘆“一天吃掉上百公斤餃子”,并稱贊中國飲食文化的強大魅力。
[教師]提問“你們知道小小的一枚餃子的背后隱藏著哪些傳統(tǒng)文化嗎?”進而導入本節(jié)課的主題“食尚中國,餃子中自有乾坤”。
[設計意圖]北京冬奧會對青少年的影響超乎預期。廣大的青少年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用什么樣的精神食糧去哺育,用什么樣的理想信念去引導,關乎整個國家的未來。因此,深層次地挖掘北京冬奧會的育人素材,是一種契機,也是一種責任。選取有趣、有價值的學習情境不僅可以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激起學生高昂的求知欲望,進而為學生收獲高效的課堂效率奠定情緒基礎[6]。
(1)溯六大營養(yǎng)素
[學生]分享餃子中蘊含的文化。學生代表總結“餃子在中國不僅僅是一種美食,還蘊涵著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每家平時的美味小吃,更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必備的食物,有“更歲交子”之意,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訴求”。
[教師]設疑“餃子由什么組成呢?”和“餃子中又有哪些營養(yǎng)物質?”
[學生]從餃子皮出發(fā),由外及里,思考并討論問題。
[教師]展示一枚煮熟的餃子,引導學生細細咀嚼餃子皮,提問“餃子皮有什么口感?猜測餃子皮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學生]合理猜測,餃子皮中的主要成分為淀粉,依據(jù)七年級生物中“淀粉遇碘變藍”的知識進行實驗探究,觀察現(xiàn)象(如圖3所示),因此得出餃子皮中富含淀粉的結論。
圖3 餃子皮上滴加碘液
[教師]提出“糖類”的概念,和學生一起學習常見糖類物質的化學式。 蔗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葡萄糖(C6H12O6),總結糖類中的元素為C、H、O。通過醫(yī)院輸葡萄糖溶液的情境引導學生思考“人體能直接吸收的糖是什么?”
[學生]明白蔗糖、淀粉等糖類被人體食入后會先轉化為葡萄糖,再進一步氧化,放出能量。
[教師]展示一些數(shù)據(jù),即每克葡萄糖可放出16 kJ的能量,人類食物所供有的總能量中60%~70%來源于糖類。提問“生活中常有人出現(xiàn)低血糖,什么表現(xiàn)?怎么處理?”
[學生]思考問題,總結“糖類是生命的能量之神”。
[教師]指導學生將實驗臺的餃子打開,觀察餃子餡中的主要成分。
[學生]觀察餃子餡中含有瘦肉,猜測瘦肉中主要營養(yǎng)物質是蛋白質。
[教師]提示學生閱讀導學案的內容“檢驗蛋白質的方法”,并提供酒精燈、瘦肉、鑷子等實驗器材。
[學生]取一小塊瘦肉,用廚房用紙擦拭瘦肉后,在酒精燈上灼燒,聞味道(如圖4所示)。學生聞到燒焦羽毛的味道,得出瘦肉中富含蛋白質的結論。
圖4 灼燒瘦肉
[教師]請學生帶著“蛋白質由哪些元素組成?蛋白質由什么構成?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哪些?”的問題閱讀教材。
[學生]小組討論,回答“蛋白質中含有C、H、O、N等元素,由氨基酸構成,蛋類、豆類、瘦肉等食品中富含蛋白質。”
[教師]展示血紅蛋白、消化酶的微觀結構,并解讀這些物質都由蛋白質構成,因此蛋白質是人體組織和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
[學生]總結“蛋白質是生命構成之本”。
[教師]提供“吸煙有害健康”標語和福爾馬林中的動物標本,解釋蛋白質是一種“有活性”的物質,有毒的化學藥品、重金屬和高溫等會導致蛋白質失活,不能恢復到原狀。
[學生]拿起擦拭過瘦肉的廚房用紙,觀察到紙巾上殘留的不是水漬,是油漬(如圖5所示)。
圖5 紙巾上的油漬
[教師]說明餃子餡還含有什么營養(yǎng)物質?
[學生]餃子餡中含有油。
[教師]解讀植物油稱為油,動物油稱為脂,總稱油脂。油脂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yǎng)物質。提問“哪些食物富含油脂?油脂對于生命體的作用又是什么?”隨之展示5.12 大地震中的豬堅強在被困前和被困后的影像。
[學生]了解植物的種子、動物的組織和器官中都存在一定量的油脂,油脂是維持生命的備用能源物質。總結“油脂是生命儲能之神”。
[教師]提問“餃子餡里還有什么?”
[教師]追問“蔬菜里的營養(yǎng)物質是什么?”,請學生觀看《維生素狂熱》紀錄片來了解維生素有哪些?維生素的作用是什么?
[學生]觀看視頻,了解維生素是一個大的群體,有維生素A、B、C、D等幾十種。維生素是人和動物為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一類微量有機物質。維生素在體內既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為人體提供能量,起到調節(jié)新陳代謝、預防疾病、維持生命健康的作用。
[教師]補充知識“維生素A 可以預防夜盲癥,維生素C可以預防壞血病”。引導學生了解蔬菜水果中富含維生素。
[學生]總結“維生素是生命健康的守衛(wèi)”。
[教師]選學生代表提問“你是喜歡淡一點還是咸一點的餃子呢?”
[學生]口味的選擇使學生意識到餃子里會放調味品,如食鹽。
[教師]給出“無機鹽”的概念,以礦泉水成分表為例,讓學生明白無機鹽對生命活動具有調節(jié)作用。
[學生]總結“無機鹽是生命的調節(jié)能手”。
11月8日,中國石油在北京鄭重宣布,全面開啟加油站3.0時代。中國石油將運用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以客戶和數(shù)據(jù)為紐帶,把加油站打造成為“安全、便捷、綠色、溫馨、智能”的“人·車·生活”驛站,形成線上線下協(xié)同運營的客戶服務綜合平臺,全面構建“人·車·生活”生態(tài)圈,為客戶提供全產品、全渠道、全路途的服務,讓加油站運營更智能、服務更專業(yè)、客戶體驗更溫馨。
[教師]引用古語“原湯化原食”來說明一碗餃子湯是必不可少的。展示生物體中水的含量表。
[學生]明白水的重要性,總結“水是生命的生存之源”。
[教師]提供《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讓學生思考日常飲食是否符合營養(yǎng)均衡的標準。
[學生]總結人類重要的六大營養(yǎng)物質。
[設計意圖]逐漸遞進的設疑和豐富的情境幫助學生學習餃子中的營養(yǎng)物質,能夠一目了然地總結出六大營養(yǎng)素:糖類、蛋白質、油脂、維生素、無機鹽和水。采取簡單易懂的實驗操作,既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熟練操作,又能明晰地展示實驗現(xiàn)象,從而準確地得出實驗結論,符合“雙減”背景下的教學要求[7]。
(2)談中國飲食文化
[過渡]一顆小小的餃子蘊藏著豐富的化學知識,也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餃子帶來的“舌尖”美好來思考餃子背后的中國飲食文化的趣味和內涵。
采取競賽答題的方式將本節(jié)知識點與中國飲食文化進行關系構建,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增進對無錫飲食文化和中國飲食文化的進一步了解。
表1 競賽答題
[設計意圖]競賽問答是一種激發(fā)學生學習勝負欲的合理方式,同時做到講課堂知識點和外延到國家的飲食文化,不僅沒有丟失化學學科的科學性,又豐富了化學學科的人文性。
(3)觀生活食品安全
通過展示發(fā)芽的土豆、過期的牛奶、化學藥品浸泡過的海鮮,讓學生從感官上首先重視食品安全問題,進而觸動內心改正生活中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將知識深嵌于生活,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最后,號召每一位學生化身安全飲食的小助手,在生活中向家人普及健康飲食、安全飲食的理念。
知識反饋是教學活動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反映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巧設牛刀小試板塊,篩選典型題目,學生進行練習。最后結合生活背景,布置具有“煙火氣兒”的作業(yè)[8],請學生完成一份周末健康飲食的菜單,以及思考現(xiàn)如今較流行“戒碳水”的減肥方式是否合理。
最后,將六大營養(yǎng)素和飲食原則“健康、營養(yǎng)”有機融合在一起,再以“民(即“人”)以食為天”進行總結,形成了本節(jié)課的板書(如圖6所示)。
圖6 板書設計
將“課程育人”的理念融入初中化學的課堂實踐中,就是在思維層次的認知嵌入文化層次的認知[9]。從富有精神文化底蘊的情境創(chuàng)設到由淺及深的問題探究,最后到淬煉知識、認識升華的總結,以一種輕松、愉悅的方式學習文化知識和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合作探究、深度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