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墅平 陳建素
父親生在山村,終身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與農(nóng)民、土地、莊稼打了一輩子交道,時時惦記著莊稼和農(nóng)活。
父親起初在新鄉(xiāng)公社任職,一干就是40 年。新鄉(xiāng)的一溝一坎,一坡一田,一溏一渠他都可一一道來。從走上工作崗位起,父親都是在家吃過早飯,再急匆匆地趕到定點生產(chǎn)隊與農(nóng)民一道干活;中午在農(nóng)民家吃飯,下午集體放工后回家;晚上處理日常工作。一年至少有300 天如此。
父親做農(nóng)活是一把好手:犁田、搭田坎、平秧田、插秧、割谷、脫谷樣樣精通。此外,父親的石工活也很不錯:開山取石,抬石修渠,在亂石林立的山坡上開墾梯田。父親最高興的事兒,是一睜眼可看到“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的場景。
一個春日,我吃完晚飯就同院子里的同伴玩耍。玩得正起勁時,只見父親帶著一身泥漿往家里疾走。我們玩到月亮升起來,蛙聲此起彼伏時才各自回家。我回到家后,發(fā)現(xiàn)父親已經(jīng)躺在床上沉沉睡去,只能聽到一陣一陣的“呼?!甭暋N腋嬖V媽媽爸爸在打呼嚕,媽媽叫我不要打擾爸爸,爸爸進入夢鄉(xiāng)了。我問道:“爸爸做的什么夢啊,‘呼嚕’聲又急又大?!眿寢屝χf:“爸爸正在與社員們比賽插秧,他插的秧又快又整齊,得了第一名呢!”我頓時對插秧充滿了好奇,纏著父親要他帶我們一道體驗插秧。
一個周末的早上,父親說:“今天咱們?nèi)叶既ゲ逖?。你們倆兄弟和我負責插秧,母親和姐姐運秧頭、甩秧頭?!蔽衣牶蟾吲d極了,飛快換好衣服,開始催促哥哥和姐姐。
我們到達水田后,父親先示范,再手把手教我和哥哥如何分秧頭、插秧,告訴母親和姐姐秧頭應拋在田地的哪些位置。隨后父親便開始又快又準地插秧,我和哥哥跟在他身后有樣學樣,盡管十分小心,卻仍將秧苗插得歪歪斜斜。父親回頭指導道:“插得深一點,一定要把秧苗扶直。”
慢慢地,哥哥和我插的秧也像模像樣了。那么大一塊田,我們在午后1 點左右就插完了,全家人帶著滿身的泥漿,興高采烈地回家了。
回家后父親說:“今天我們體驗了一首詩《插秧歌》,你們?nèi)愕艿綍苌先フ乙徽?,學習一下,看看詩中的描寫與我們今天的情景是否一樣。”
“找到了!”哥哥翻到《插秧歌》的那一頁讀了起來,“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一看注解,這與我們插秧的情景幾乎如出一轍。今天不僅體驗了插秧,還學了一首古詩,心里美滋滋的。
父親退休后,在居住地附近征得農(nóng)民的同意,得到了一塊土地。父親在這塊地上種了各種蔬菜,菜收多了,自己吃不完,就送鄰居家一些。這樣又過了十幾年時間。
父親70 多歲時,我們兄妹都相繼進城,想把父母接到城里居住。父親要求要有種菜的地方才行,于是我們買下了一個在樓房頂層天臺上可以種菜的房子。父親一年四季都種蔬菜:西紅柿又大又紅,茄子油光水滑,豇豆細長翠綠。每次去看望父母,父親都會上天樓臺摘一些新鮮蔬菜讓我們帶回家。
去年一個雨夾雪的夜晚,母親急急地離我們而去,父親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我提議把父親接到家里住,方便照顧。姐姐說:“父親到我家,我家在高筍塘,方便逛街、去醫(yī)院?!备绺缯f,“到我家,我家住和平廣場,方便父親散步交友?!蔽易詈笳f:“父親還是到我家,我家住江南,出小區(qū)大門就到南濱公園。公園里全是平路,觀花賞鳥、看江戲水、散步聊天一舉多得?!弊詈笳鞯酶赣H和兄妹的認可,我將父親接到家里一起生活。
此后,我天天陪著父親到公園散步。到三生石廣場,了解“三生有幸,平湖萬州”的由來;到櫻花渡公園,觀各色耀眼奪目的櫻花;到其芳詩園,品詩詞歌賦;到江邊給紅嘴鷗投食面包。起初,父親每日都樂呵呵的,可1 個月過后,他卻開始悶悶不樂。
我與父親促膝長談,父親才道出心里話:滿目春色,不見莊稼;人來人往,不見農(nóng)民,心里鬧得慌。細細思考,父親一輩子與農(nóng)民、莊稼打交道,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情感,我們只想到給父親最好的生活保障,卻忽視了父親想要的晚年生活。
于是我們兄妹再次商量,決定把父親接到妹妹家。妹妹家在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站在陽臺上,可見綠油油的蔬菜,還有成片的油菜花田。我告訴父親:“您現(xiàn)在的身體條件想像以前一樣在天臺種蔬菜是肯定不行了,但我們可以讓您每天都能看得見莊稼,看得見農(nóng)民在耕作?!闭f到這,只見父親兩眼放光,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后來,每到妹妹家看望父親,都能在樓下看到他與小區(qū)的老人們交談甚歡,談他們年輕時如何挖地播種,耕田收割。不到1 個月,父親的精神狀態(tài)又回到從前。
父親一輩子把心思放在莊稼上,他對農(nóng)田的這份熱愛質(zhì)樸且純粹,這份持之以恒的耐心讓每一棵用愛心澆灌的菜苗都能茁壯成長,同時也教給我們兄妹許多為人處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