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風送爽。記者一行來到南昌大學附屬學校,學校正在舉辦秋季運動會,在郁郁蔥蔥的香樟林間,學生們揮灑汗水、青春洋溢,操場上一派熱鬧的景象,讓我們感受到了這所學校的活力。
南昌大學附屬學校始建于1960年,下轄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現(xiàn)有3個校區(qū)在校生4600余人,教職工427人。學校堅持“學生成才、教師成長、學校成名”的價值追求,圍繞著“高中突破、初中提升、小學創(chuàng)優(yōu)”的階段辦學目標,培育學生基礎素養(yǎng),打好人生底色。
黨建引領,強化思政固根基
2020年,南昌大學附屬學校根據南昌大學的要求,就內部管理運行體制進行改革,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設立校黨委會和校長辦公會,分別明確其議事決策權限、規(guī)則,建立完善的黨建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管理機制,確保黨的領導貫穿于學校工作的始終,全面提升學校的治理水平和能力。
學校黨委書記曹文華介紹,南昌大學附屬學校認真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先行先試,以實際行動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抓實黨建工作,黨委切實起到了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作用。
學校黨委立足高校附屬學校特點,發(fā)揮自身十二年一貫制辦學優(yōu)勢,積極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構建思想政治教育進教學課堂、進校本課程、進社會實踐、進綜合活動、進校園文化、進考核評比、進協(xié)同落實的“七進”長效機制,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
一場特殊的“十歲成長禮”正在小學部校園里舉行。學生在父母的牽引下,走成長門,觀看自己的成長視頻,聽校領導、教師及父母對自己祝福,吃生日蛋糕。在儀式中,學生收獲了成長,對自己的未來更有信心。學校團委負責人表示,四年級“十歲成長禮”是學?!傲Y”之一,它和開筆禮、畢業(yè)典禮、入隊禮、入團禮、十八歲成人禮,共同組成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涵蓋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傲Y”活動源于傳統(tǒng),又融入現(xiàn)代元素,用這種富有儀式感的方式記錄學生的成長,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習慣起到了積極深遠的影響?。
校園里書聲瑯瑯,記者推門走進高二年級的英語課堂,上課伊始,一名學生上臺用流利的英語分享一個關于孔子的故事:“Confucius was a great thinker and educator, and he was the founder of Confucianism...”原來他們在每節(jié)英語課前都要進行中國文化演講,學生們用英語分享中國故事,不僅提高了英語的聽說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習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江西被譽為“紅色搖籃”,在這片土地上,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革命精神,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文化遺產。學校通過組織研學活動,在實踐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校長黃海嘯說:“近年來,學校著力推進以愛黨、愛國、愛軍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設,因地制宜開展相關主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為學生的一生發(fā)展奠基?!睂W校帶領學生去革命搖籃井岡山、紅色故都瑞金等地參觀學習,一次次寶貴的歷史文化之旅,也是一次次深刻的思想洗禮,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
創(chuàng)新改革,辦學質量攀新高
以黨建為引領,以思想政治教育為突破口,依托南昌大學的全力支持,南昌大學附屬學校狠抓內部管理優(yōu)化、教師隊伍建設,學校步入了內涵式建設、高質量發(fā)展的快車道。
進入新世紀后,學校迎來了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大跨越,從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子弟學校發(fā)展為江西省重點中學、南昌市名校,獲得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南昌大學附屬學校全面實行學部制管理,賦予教師更多的自主權和決策權,使他們能夠更主動地參與到教育教學改革中來,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初中部校長周華榮說:“實行學部制管理以來,初中部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顯著提升,從原先‘要我干’的被動狀態(tài)轉變?yōu)椤乙伞闹鲃訝顟B(tài)。”
目前,南昌大學附屬學校正在積極探索“小初高貫通式融合”育人模式,立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依托學校和南昌大學人才、課程資源優(yōu)勢,為學生量身定制更加科學的課程體系,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小學部的一名家長說:“我的孩子在這里就讀很開心,小學階段就有機會到南昌大學的實驗室參觀學習,這種體驗式學習活動拓寬了孩子的視野?!庇四J降倪B續(xù)性和一致性,確保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之間能夠平穩(wěn)過渡,避免因教育階段的轉換而造成的知識斷層或心理不適應問題,家長可以看到學生在一個連貫、高效且充滿關懷的教育環(huán)境中成長。
南昌大學附屬學校在內涵式建設、高質量發(fā)展方面持續(xù)發(fā)力,形成了紅色研學、科學教育、勞動教育、美育等方面的特色成果,被評為“2020年全省中小學生‘追尋紅色足跡’研學活動先進單位”“首批江西省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薄敖魇趧咏逃厣痉秾W校”“江西省藝術教育特色學?!保?024年獲評“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
不忘初心,服務社會顯擔當
南昌大學附屬學校始終堅守教育的初心與使命,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與上猶、萬載、永豐、瑞金、安義等地多所學校開展結對幫扶,從教學指導到師資培訓,從物資捐贈到設施援建,每一次幫扶都承載著學校對教育的熱愛和對學生的關懷。
2024年5月,學校選派4名優(yōu)秀教師前往永豐縣永豐中學,開展送教和教研指導活動。他們圍繞年級管理、教學理念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南昌大學附屬學校教師在四川、新疆等地,也留下了辛勤的足跡,他們用知識和愛心為當地的學生帶去希望和夢想。
年過五旬的楊曉雯,是小學部的一名語文教師,她連續(xù)2年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教育部涼山教育幫扶行動”。2020年,楊曉雯作為涼山支教“最美教師團隊”代表,出席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辦的“閃亮的名字——2020尋找最美教師”發(fā)布儀式,現(xiàn)場接受采訪時,她說:“讓貧困地區(qū)的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我的心愿??粗麄兠刻於荚谶M步,我感到欣慰。”
近5年,南昌大學附屬學校派往省內各地開展結對幫扶的教師300余人次,派往邊遠地區(qū)支教的教師50余人次,捐贈書籍5000余冊、電腦100多臺,援建了多間實驗室,大力促進了結對學校的發(fā)展,為基礎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貢獻了力量。
秋日的校園,陽光灑在香樟林的枝葉上,繁茂而充滿生機。教室內書聲瑯瑯,操場上歡聲笑語,學生在生機盎然的校園向陽生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