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紅
一
每年冬至,火師傅都會準時趕來,給鐵根家那孔老柴窯掌控火候。
早些年,對鐵根全家來說這是個極其莊重的日子——鐵家窯每年只燒一窯,卻是這一家子的“半只飯碗”。除了種地,年頭至年尾送上義虎村集市出售的陶瓷玩意兒就維持著全家四口人的全部花銷,連田里購買種子、化肥的開支都得指望它。后來鐵根爸媽外出打工,生活眼看著好起來,責任田也轉包給了村里的種糧大戶,瓷窯的收入對鐵家已無關緊要,但爺爺仍然堅持每年燒一窯。
火師傅走進院坪時,鐵根正在為他的泥坯老虎作最后的加工。
“嗬,娃兒的手越來越巧了,”漆眉亮眼的火師傅說話像隔著山澗喊叫,“老鐵,你好福氣,手藝有孫兒承接了!”
往窯孔邊搬運空匣缽的鐵爺爺?shù)恍?,放下匣缽,過來招待客人。
鐵家窯除了燒制杯盞碗壺,還有“五福”瓷娃娃、“福祿壽”三星、提刀的關二爺、騎白虎的財神……有那么多人信神敬神嗎?沒有,鄉(xiāng)下人家里擺這些,多半是圖個吉利,添個漂亮的小擺設。同樣受歡迎的還有當年“輪值”的生肖:申猴丑牛,午馬亥豬,都是那一年中受歡迎的吉祥物。十二年一輪回,鐵根不甘心跟著爺爺制作平平無奇的碗盞,卻也做不來那些復雜的神像人像,就只能纏著爺爺教他嘗試做生肖動物。
讀四年級那年,鐵根第一回單獨做的“子鼠”還活像狐貍,沒等到裝窯,自己就把它們全給“斃”了;到第二年“丑?!睍r已有七八分精神,爺爺批準它們裝入匣缽等待進窯燒制。
鐵根一得意,又往每頭泥坯牛的身上“粘”小娃娃,有騎在牛背上吹笛子的,有靠著牛肚子睡覺的,還有一個趴在旁邊寫作業(yè),都是照他自己做的。爹媽還在家種田時,家里耕田的老黃牛是他最親密的伙伴。
這一個個“小時候的鐵根”雖然鼻子眼睛一律省略,但形態(tài)生動,把老牛襯托得活溜溜的。
沒料到,帶放牛娃兒的生肖牛在村街集市上成了搶手貨,牛年正月還沒過完,就賣得干干凈凈。連爺爺對鐵根也刮目相看了。
下一個寒假臨近,虎年春節(jié)又快到了。他們義虎村新年喜事多多:新建的火力發(fā)電廠啟動發(fā)電,跨越山谷的大橋工程接近尾聲,新學校也要在農歷年前落成,村里的“春晚”和“迎春書畫展”將在新學校舉行,還要從中挑選一批師生、校友的作品在晚會上作為紀念品送給為村里建校出力的鄉(xiāng)賢達人。
村主任特地上門,讓鐵家準備一件有些“分量”的新瓷器,準備送給義務助工的鄰鎮(zhèn)工程隊。
那么熱鬧的展覽和慶典,當然少不了鐵家窯的作品!剛放寒假,鐵根就積極行動,他從網絡上調出許多真老虎的照片,用陶泥照著捏出各種形態(tài)。
他期待用一只潔白晶瑩的玉虎,為村莊,為鐵家窯,也為學校爭得榮譽。
為啥單單選擇制作老虎?因為村里一直流傳著“義虎助人”的故事:傳說許多許多年前,一位村民進山打柴時發(fā)現(xiàn)有一只花斑老虎誤入獵戶的陷阱,受困挨餓多日,奄奄一息,農夫心生憐憫,冒險將其救出,老虎踉蹌而去。
時隔多年后的一個雪夜,十多只餓狼入侵村舍捕殺豬羊,奮起反抗的村民也被撲倒了好幾個,危急關頭,一只花斑巨虎從山上沖入狼群,協(xié)助人們驅散了狼群。給村人解圍后,老虎并不急于走開,獨個兒在村后山頭上守護了好幾天,直到積雪消融,狼群遠遁,饑寒交迫的大老虎才蹣跚離去。
“一山不容二虎”啊,大家都知道那是砍柴人救助過的猛虎——難得它如此重義!這件事傳到官府,上頭派員送匾,將村名改為“義虎村”。
“義虎村虎年送虎”,這意義更是非同一般!鐵根一門心思要做出一件出色的瓷虎,他將自己塑好的泥坯交給爺爺挑選。
爺爺看中的是一只昂首挺立威風凜凜的雄虎,說這個更像傳說中救人的“義虎”。按爺爺?shù)闹更c,鐵根又在泥坯上反復修改,直到爺爺點頭,才吹上白釉。爺爺說,這樣的制作工藝,再加上火師傅的絕技,定能燒成一只漂亮的“玉虎”,給鐵家窯揚名!
二
現(xiàn)在,泥虎交到了火師傅手中。接下來的活兒鐵根只能當看客了?;饚煾涤H自搬著裝泥虎的匣缽跟鐵爺爺一起進了窯,不用說,泥虎一定被擺放在窯火最為恒定的地點,他費盡心機塑成的泥虎就這一只,決不能在燒制中出婁子!
院坪一側的陡坡下,那磚砌的洞門活像一雙巨手合成的“人”字。
為了窯里那千余件大大小小的泥坯,鐵老爺子仍舊年頭年尾地忙,挖泥、淘洗、制作,還得趁大晴天到離家老遠的大山里尋找干死的油松,砍成劈柴,在窯棚里碼成一道墻,供燒窯使用。
砍伐后遺留的樹樁樹根也被用來做窯柴。與杉樹相反,被斧斫鋸伐后,松樹不會發(fā)出“再生苗”,它的根會在白蟻和某些微生物腐蝕下腐爛。爺爺挖出那些巨大而富含油脂的根樁搬到路邊,扛上板車拉回來。
絕不砍活樹做窯柴與不出售破損的瓷器一樣,都是鐵家窯的“祖訓”,鐵家世代燒窯只燒廢木頭。
這些原本用不了多少工夫的活兒,現(xiàn)在基本上占據了爺爺?shù)娜繒r間,鐵根也看出爺爺體力一年不如一年。從十歲起,他就不光是在捏泥坯時陪伴爺爺,也成了爺爺拖泥、踩泥、砍窯柴的助手。
上初中后,鐵根課余時間干的活兒更多了。但除了對泥塑保持興趣,鐵根并不打算接替爺爺成為鐵家窯的傳人。他知道,爺爺做不動了,紅火了五代的鐵家窯就會成為一段歷史,最終被人家遺忘。
可每逢遠道而來的火師傅上門燒窯,鐵根又忍不住想要偵察他的技術——火師傅夠神奇的!尋常窯工燒的陶瓷能有五六成合格品就不錯了,火師傅的成功率能達到九成!
就因為這技術,火師傅到人家瓷窯上料理幾天,得拿走好幾千元的“把樁師傅錢”。這錢花得值。爺爺也曾嘗試過自己燒,結果,一半沒燒透,其余的不是燒炸了就是燒化了,白費了人工不說,還得修整窯壁。
三番五次沒偵察出個頭緒,鐵根想,瓷窯的燒制肯定跟“匣缽”的擺放有關,于是站到窯口上,朝里面探頭探腦。
大大小小的匣缽是用耐火砂泥做成的圓筒,隔著它接受高溫炙烤,一碰就碎的泥胚才能變成玉質般堅硬、玲瓏剔透。
火師傅站在柴窯里,接過爺孫倆搬進去的匣缽信手擺放,鐵根趁機觀察窯內,可眼睛都望酸了,也沒能從那曲曲彎彎的匣缽疊成的圓柱空隙中找出擺放規(guī)律。
“看啥呢?”火師傅聲音挺大,“莫堵住窯口的光亮!”說完,火師傅機警地轉過身,將脊背朝向了窯口。
人家發(fā)覺他想“偷藝”呢!鐵根臉上一熱,掉頭走開。
所有的泥坯全部入窯落定,火師傅拿過一塊坯泥,往一直放在腳邊標注著“99”的匣缽上安了一個提手,鐵根記得這正是盛裝“老虎”的那一只。加上這個泥襻是啥講究?他不敢問,就看到火師傅將干透的劈柴堆碼在窯洞口,塞進一把點燃的松針。
頓時呼呼聲起,閃閃火光反襯下,瘦小的老人如同一個火的精靈。接替爺爺往火師傅手里傳遞劈柴,鐵根覺得窯內仿佛有一個精靈,在按火師傅的指令掌控著窯中的光和熱。
一邊按火師傅的吩咐添柴,一邊傾聽著窯內風火相搏的“火笑”,鐵根仍然感覺不出這普普通通的投柴燒火有啥特別之處?;饚煾蹈鸂敔斦f過:“三年出一個秀才,十年難出一個‘把樁——窯火通靈吶!”
這話是示威哩,顯示技術權威!鐵根不服氣??扇思乙豢谝Фā案G火通靈”,在鐵根看來,那個“靈氣”的神秘東西就是個調皮的小娃娃,得用好柴、大火哄著,一時間侍候不到,得罪了他,他就變著法兒弄壞匣缽里的物件!
呼、呼呼!胖乎乎的火娃兒鼓足了腮幫子,將一疊疊匣缽從里到外燒得通明透亮,那些福娃娃小神像,以及他精心制作的泥老虎,就在這高溫中化作“玉器”。
瞅著火勢穩(wěn)定,火師傅退到一邊,遠遠地坐到竹躺椅上,不時向爺孫倆發(fā)號施令,讓他們往窯里投柴升溫。
燒到半夜,竹躺椅就被火師傅搬去了窯頂,守在窯門口的爺孫倆依然輪番往窯里投柴。
丁零當啷!吊在窯門邊的鈴鐺驟然響起,這是火勢過猛的警告。爺爺急忙抄起大火鉗,將幾根燃得正烈的松枝退出火膛,窯腔內的呼呼聲頓時減小。
鈴鐺不響了。
這老頭兒,在上面還會干些什么——沒準兒關鍵的技術還在上頭!鐵根從保溫瓶里倒出一杯芝麻豆子姜茶,從窯側的“之”字道送上去。
月光映著,只見火師傅在水盆里沾濕了手,向煙道口摸了一把,然后拽動了綁在躺椅上的繩索,下邊的鈴鐺聲又響了起來。
隨著呼呼火聲的變小,老頭兒才放心地仰在躺椅上,扯過棉被蓋上肚子。
原來窯中火候是可以從煙道口摸出來的!鐵根留了個心眼,趁著火師傅不注意也沾濕了手飛快地在煙道口摸了一把。
他像是被火咬了一口!此外還感覺出了啥?沒有了。
“茶嗎?”聽到響動,小老頭睜開眼睛,“哦,好,擱下吧?!?/p>
鐵根不甘心,借著幫他掖被角的機會碰了碰那只擱在扶手的右手。
火師傅的指尖粗糙得像磨石!
回到下頭,爺爺讓他睡覺,他就在躺椅上躺下。眼前的窯火立馬模糊成一片……從迷糊中醒來,正好聽到爺爺在跟火師傅講述他背殘疾同學上下學的事。這有啥好講的?鐵根有些不好意思,卻又不能打斷兩位老人閑聊,只得瞇上眼睛,很快又墜入了夢鄉(xiāng)。
再度醒來,他看到火師傅在窯頂上手握爐鉤伸進出煙口里搗鼓著。
又在搞什么?鐵根揉揉眼睛,跑上窯頂,就見長鉤的末端掛著一個匣缽的蓋子,而在火光中被揭開蓋子的正是標注著“99”的匣缽。
他的泥老虎!鐵根頓時清醒,他伸長脖子從上方望向出煙口。呼——呼呼呼!橘紅、紫紅和藍白的烈焰在匣缽的空隙間呼嘯穿插,揭開的匣缽被火光映得仿佛通體透明,卻看不到里面盛裝的老虎。
這是要換地方嗎?
沒有?;饚煾堤崃嘞簧w停頓片刻,就放低手中的鉤子,蓋上了盛泥虎的匣缽。
三
將爺爺煮好的面條送上窯頂時,已是凌晨兩點,火師傅又在出煙口折騰開了,鐵根趕緊走攏過去,老頭兒還是跟剛才一樣,拿著長爐鉤將匣缽蓋子提起一陣子再重新蓋好。
往年沒見過這樣的舉動啊,這老頭兒到底想干嗎?擔心老虎被火師傅弄壞,鐵根不能不過問了。
“放心好啦?!被饚煾嫡f,“你不是想學‘把樁嗎?根娃,來,我教你一招?!?/p>
鐵根接過沉甸甸的爐鉤,火師傅細心指點他懸手提拎著匣蓋上下開合,匣缽周邊翻滾的烈焰便隨著蓋子上下翻騰,如同在攪動一團彩色的云絮。
火師傅端起面條稀里呼嚕扒拉幾口,側過腦袋望著火口忽然大聲喊:“憋住氣——對準、蓋好!”
鐵根猛吸一口氣,將頭湊到出煙口正上方,頓時感覺一股熱浪直沖臉頰,他小心翼翼地將匣缽蓋子扣上匣缽,又用長鉤撥正,才取出鉤子,轉過腦袋,長長地呼出一口氣。
柴窯上空,一望無際的深藍色天幕上繁星閃爍,從煙道口躥出的火苗映照著山林,近邊的幼杉林仿佛也隨著光怪陸離的火焰舞動枝葉,展示出隆冬難得一見的勃勃生機。
一直到次日下午歇火封窯,鐵根在火師傅的指揮下先后將99號匣缽的蓋子打開合上十余次。爺爺也覺得奇怪,但他絕對信任火師傅,沒提出半點疑問。
停火后的柴窯需要冷卻一天一夜,吃過早飯,火師傅和往年一樣,跟著鐵爺爺上山挖草藥,枝葉根莖弄回兩纖維袋,洗凈晾在院坪里,然后趁著暮色兩人拆開了窯門。
瓷器燒制的成色就要揭曉啦!這是鐵根最激動的時刻,今天更是增加了一份緊張——他精心制作的“猛虎”、那件被火師傅反復“折騰”的試驗品,究竟燒成了什么樣子?
在窯門外當“下手”,鐵根忙不迭地從兩個老人手中接過一只只小匣缽。好容易盼到“99”出窯,火師傅卻交代別忙著開匣缽,要等一段時間。
“那要等到啥時候?”鐵根急不可耐。
“五天吧。”火師傅神秘地笑笑,“記著,開早了,你要后悔的!”
老頭兒說得如此嚴重,鐵根再急也不敢大意了。他把嚴封的匣缽搬進了自己的臥室。
四
接下來的日子才叫“度日如年”呢!
精心制作的“工藝品”就在身邊擺著,卻遲遲不能“揭曉”。趴在窗前寫拉下的寒假作業(yè),鐵根不時聽到匣缽中傳出的聲響。?!@種又尖又脆的聲音他并不陌生,那是瓷器表面的迸裂。那些裂痕有的十分隱蔽,肉眼休想看到;有的卻十分鮮明,在瓷器表面留下如同冰面震裂般的網紋。
他的老虎……提心吊膽地聽著那時不時襲來的脆響,鐵根簡直不敢往下想。
為了心靜,他索性把做作業(yè)的小桌子搬到院坪里,在陽光鳥語陪伴下學習??墒且坏揭归g,躺在床上時,耳朵又受到“?!钡捏@擾,特別是夜深人靜,那聲音勾起的擔憂會使他好久難以入睡。
他不敢再想象大老虎的形象——很顯然,大老虎的釉面還在碎裂,再接下來會變得像米篩,像窗紗,還是干脆碎成一攤渣末?
更惱火的是,鐵根已經在曾經的小學班主任面前夸下了海口,聽完他的精彩描述,當時在場的學弟學妹們也對這件作品抱以很大的希望。
“三年出一個秀才,十年難出一個‘把樁?!睋碛羞@種特殊技藝的火師傅當然不樂意別人偷師,于是用了怪法子來報復他……想到這兒,鐵根感覺問題更嚴重了!
“你犯了窯工的大禁忌!”爺爺說,“知道嗎?有人出到幾萬元,就為了學到觀察火候的‘眼色,火師傅都沒搭理——這是人家祖?zhèn)鞯慕^藝啊,輕易能讓你偷學?”
鐵根默默決定重新塑造“二號義虎”,請老師幫忙去鄉(xiāng)鎮(zhèn)“陶吧”的電窯燒制。
正好火師傅交代的五天期限已滿,在實行補救措施之前,還是先看看他的一號作品吧。鐵根跑去雜物房取來工具,對著匣缽一頓敲戳。
匣缽打開的瞬間,鐵根害怕得閉上了眼睛,他實在不忍心看到他的精心制作被“迸裂”無情毀滅。摸索著打開匣缽蓋,他沉靜片刻,才猛地睜開眼睛。
剎那間,鐵根叫出了聲——霞光映照下,眼前出現(xiàn)的不是碎片渣末,而是一只精神抖擻、威風十足的“網紋虎”——對,網紋!像是有意制作的網紋均勻自然地分布在老虎的每塊肌肉每段皮毛上;摻夾在釉彩中的灰塵雜質熔化流淌,又在瓷虎的表面留下了火焰般的痕跡,仿佛被靈氣的“火娃兒”率性揮舞彩筆,肆無忌憚地宣泄著它的頑皮、它的快樂。
“見過見過,老輩子窯工稱作‘冰梅格子——可遇不可求哇!”被孫兒拉拽過來的爺爺驚嘆不已,“咱鐵家窯就從沒燒出過……”
鐵根從爺爺?shù)捏@呼中突然領悟——火師傅不但沒生氣、反而把燒制“迸裂”網紋的關鍵一招教給了他!
欣喜地把“玉虎”裹進媽媽寄給他的新圍巾,鐵根拔腿朝學校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