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靈
(湖南省人民醫(yī)院,湖南師范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綜合內科,湖南 長沙 410000)
2 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代謝性疾病。據統(tǒng)計,2 型糖尿病患者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 左右?;颊叩难侨糸L期處于較高水平,極易誘發(fā)心血管疾病,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引起2 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機體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分泌不足,但臨床對于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的誘因尚未明確。目前,臨床多采用藥物治療2 型糖尿病,雖然療效較好,但長期用藥會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降糖效果,同時也可能增加患者的不良情緒[2-3]。臨床為全面、有效控制2 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的進展,需采用綜合干預的方式,即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增加合理飲食、科學運動、健康教育以及血糖監(jiān)測等[4-5]。本研究選擇2021年6 月至2023 年6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試驗對象,旨在探討認知行為干預聯(lián)合有氧運動對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與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詳細報道如下。
選取2021 年6 月至2023 年6 月我院收治的100例2 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實用內科學》[6]中關于2 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知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3)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疾病者;(2)因自身原因或死亡中途退組者;(3)合并惡性腫瘤者;(4)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礙者;(5)患有較為嚴重的骨質疏松癥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50)與研究組(n=50)。對照組中男性35 例,女性15 例;年齡49 ~79 歲,平均年齡(65.14±3.11)歲;病程8 ~10 年,平均病程(9.03±1.31)年。研究組中男性30 例,女性20 例;年齡52 ~82 歲,平均年齡(64.89±3.51)歲;病程8 ~11 年,平均病程(9.87±1.39)年。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在此期間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用藥指導、合理飲食、科學運動、定期檢測血糖等。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認知行為干預聯(lián)合有氧運動。有氧運動:(1)有氧運動主要包括快走、有氧體操、騎單車、打球、跑步等,患者應在康復醫(yī)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低度或中度的運動,禁止劇烈運動。每日有氧運動時間為30 min 左右,每周運動4 次左右,連續(xù)干預4周。(2)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選擇個性化的運動,開始運動時間在血糖高峰前30 min 左右,囑患者在運動時一定不能空腹,同時需要隨身攜帶糖果,防止運動后發(fā)生低血糖。(3)患者在運動時盡量穿著較為寬松的衣物與運動鞋,同時每日監(jiān)測血糖、心率、血壓等。囑患者在運動時及時補充水分,同時將心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避免心率過快。認知行為干預:(1)成立認知行為干預小組:由6 名護理人員、2 名醫(yī)師、1 名專業(yè)的營養(yǎng)師組成,小組成員均有5 年或5 年以上的臨床經驗,且均接受嚴格的專業(yè)培訓。(2)認知行為評估: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評估患者對2 型糖尿病相關知識的知曉度,糾正其錯誤認知和行為,并根據其文化程度、血糖水平、2 型糖尿病知曉度等制定個體化的護理方案。(3)認知行為干預:護理人員定期為2 型糖尿病患者開展健康講座,由醫(yī)師負責講解2 型糖尿病的發(fā)病原因、對機體的危害以及治療方法等,使患者了解合理運動、科學飲食、合理用藥、監(jiān)測血糖的重要性,并由專業(yè)的營養(yǎng)師根據患者的病情及營養(yǎng)狀況制定個體化的飲食方案。(4)心理干預: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深入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并及時對存在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針對部分不良心理較為嚴重的患者,可由心理醫(yī)生進行心理干預。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對血糖控制非常有益,同時告知家屬給予患者情感支持,從而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5)血糖干預: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及血糖監(jiān)測,并告知患者血糖監(jiān)測對控制血糖非常重要,要求患者一周至少檢測2 次血糖,并根據檢測結果以及醫(yī)囑及時調整降糖藥的使用劑量。
(1)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的血糖水平及體質指數(BMI),采集患者清晨空腹右上肢肘正中靜脈血5 mL,用高速離心機(生產廠家:河南北弘實業(yè)有限公司;型號:TG16G)以3000 r/min 轉速離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糖化血紅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hPG)水平。BMI= 體重(kg)/ 身高(m)2。(2)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C-DMSES)評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共分為控制飲食、足部管理、規(guī)律鍛煉、監(jiān)測血糖、預防或處理高/低血糖、謹遵醫(yī)囑用藥6 個部分,各部分分值均為0 ~10 分,其中0 ~2 分為完全無法做到,3 ~7分為也許可以或也許不可以做到,8 ~10 分為完全可以做到,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強。
干預前,兩組的HbAlc、FBG、2hPG 水平及BMI 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的HbAlc、FBG、2hPG 水平與BMI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血糖水平及BMI 的比較(± s>)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血糖水平及BMI 的比較(± s>)
組別 HbAlc(%) FBG(mmol/L) 2hPG(mmol/L) BMI(kg/m2)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n=50)8.25±0.71 5.27±0.21 9.55±1.51 6.12±0.11 12.16±2.29 7.05±0.21 27.19±2.09 24.21±1.06對照組(n=50)8.27±0.69 7.66±0.47 9.58±1.49 8.31±0.47 12.18±2.27 10.14±0.57 27.21±2.11 26.67±1.15 t 值 0.143 32.829 0.110 32.081 0.044 35.969 0.476 11.122 P 值 0.887 <0.001 0.921 <0.001 0.965 <0.001 0.962 <0.001
干預前,兩組的C-DMSES 各維度(控制飲食、足部管理、規(guī)律鍛煉、監(jiān)測血糖、預防或處理高/ 低血糖、謹遵醫(yī)囑用藥)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的C-DMSES 各維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C-DMSES 評分的比較(分,± s>)
表2 兩組干預前后C-DMSES 評分的比較(分,± s>)
組別 控制飲食 足部管理 規(guī)律鍛煉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n=50) 1.15±0.54 8.12±0.57 2.31±0.09 8.33±0.41 1.33±0.28 7.86±0.38對照組(n=50) 1.14±0.56 5.11±0.87 2.33±0.11 5.64±0.25 1.36±0.19 7.21±0.29 t 值 0.091 20.463 0.995 39.610 0.627 6.799 P 值 0.928 <0.001 0.322 <0.001 0.532 <0.001組別 監(jiān)測血糖 預防或處理高/低血糖 謹遵醫(yī)囑用藥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n=50) 1.24±0.22 7.99±1.21 1.59±0.31 8.01±0.33 2.01±0.31 8.21±0.11對照組(n=50) 1.26±0.18 4.58±1.33 1.61±0.29 4.49±1.51 1.98±0.32 5.29±0.52 t 值 0.498 13.410 0.333 16.103 0.476 38.847 P 值 0.620 <0.001 0.740 <0.001 0.635 <0.001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發(fā)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目前,該病已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慢性病之一[7]。臨床上多采用藥物控制2 型糖尿病,雖然有一定的療效,但無法做到長期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分析原因可能是,大部分2 型糖尿病患者均缺乏對2 型糖尿病相關知識的認識,不能做到堅持用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故導致遠期療效不理想[8]。因此,臨床需選擇一種高效的干預方法來幫助2 型糖尿病患者提高對疾病的認知水平,糾正不良行為,合理控制血糖,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9]。認知行為干預是一種心理干預方法,通過改變患者的認知來進一步提升血糖的控制效果。有研究顯示,認知行為干預不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能力,還能糾正其錯誤的認知和行為,進一步改善負面情緒,提升心理應對能力[10]。現階段,大部分2 型糖尿病患者均未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有研究表明,適量的有氧運動可以幫助2 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11]。有氧運動是指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進行的合理運動,可有效促進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與新陳代謝,提高脂肪的消耗與機體糖分的氧化,進而達到降血糖的目的[12-13]。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的HbAlc、FBG、2hPG水平與BMI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的C-DMSES 各維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認知行為干預聯(lián)合有氧運動可顯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分析原因可能是,有氧運動具有改善胰島素抵抗、減輕炎癥、抗氧化應激等作用,可促進人體吸入更多的氧氣,患者長期堅持有氧運動能夠有效改善糖脂代謝紊亂,進而可降低血糖水平;認知行為干預可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的認知和行為,通過對血糖的監(jiān)測,使患者能夠主動避免可影響血糖波動的因素[14]。
綜上所述,認知行為干預聯(lián)合有氧運動可顯著降低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值得臨床推廣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