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秋
(燈塔市農業(yè)農村事務服務中心,遼寧 燈塔 111300)
試驗時間:2021年5~10月;試驗地塊:燈塔市萬寶橋街道大荒地科技示范園。
試驗地地形:地勢較低洼;土壤類型:棕壤;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名稱:玉米,600公斤/畝;試驗田土壤農化性狀:有機質12.1克/公斤、堿解氮105毫克/公斤、有效磷22.1毫克/公斤、速效鉀114毫克/公斤、pH6.7。
高油品種:鐵豆53、鐵豆67(黑臍)、遼豆32(黑臍);高蛋白品種:鐵豐29;普通型品種:開豆18、遼豆15、遼豆36、鐵豆37、鐵豆49、遼豆68、遼豆59、遼豆63、蘭豆、黑臍一號(黑臍);香甜柔糯型品種:開豆19。
本次試驗設計3次重復,參試品種隨機排列,每小區(qū)6行,行長7米,試驗田中間預留1米寬的觀察走道,重復間設0.5米隔斷。四周設4行的保護行,采用1個當地常規(guī)品種鐵豐29作為對照(CK)。
種植株距安排如下:27厘米:鐵豐29(CK)、開豆18、遼豆36、蘭豆;22厘米:遼豆15、鐵豆53、鐵豆67、鐵豆37、鐵豆49、遼豆68、遼豆59、遼豆63、開豆19、黑臍一號;16厘米:遼豆32。
小區(qū)品種排列方案設計如下(南北壟):
南區(qū)(從東—西排列):黑臍一號、開豆18、開豆19、蘭豆、遼豆15號、遼豆36、遼豆32、遼豆59、遼豆63、遼豆68、鐵豆53、鐵豆67 鐵豆37號、鐵豆49號、鐵豐29。
中區(qū)(從東—西排列):遼豆63、遼豆68、鐵豆53、鐵豆67、鐵豆37號、鐵豆49號、鐵豐29、黑臍一號、開豆18、開豆19、蘭豆、遼豆15號、遼豆36、遼豆32、遼豆59。
北區(qū)(從東—西排列):鐵豆49號、鐵豐29、遼豆59、開豆18、開豆19、遼豆32、鐵豆53、鐵豆67、鐵豆37號、遼豆36、遼豆63、遼豆68、蘭豆、遼豆15號、黑臍一號。
5月2日機器翻地做壟,5月10日,選擇晴好天氣曬種兩天,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和發(fā)芽勢,5月20日播種,采用人工開溝穴式擺播,每穴按3粒播種量,依據每個品種不同生育特性表現(xiàn),選擇適宜的種植密度,合理密植。每畝施大豆專用肥20公斤作種肥,嚴格做到控制種肥分離,防止肥料燒苗現(xiàn)象。由于今年的特殊天氣,播種后遭遇連續(xù)陰雨天氣,錯過了播種后的封閉除草,苗后經過田間實際調查,試驗田雜草中稗草居多,還有少量的鴨跖草。所以,在大豆出苗后2片復葉完全展開、稗草4葉齡期前后選擇晴天下午,每畝地使用40~60毫升的5%精喹禾靈乳油兌水40~50公斤稀釋,人工定向噴施進行苗后莖葉除草,避免正中午等過高溫或過低溫的時間段用藥,影響除草劑的藥效發(fā)揮或產生除草劑藥害。
大豆出苗后及時間苗、定株,適時早定苗,留壯苗。根據田間觀察和測報,在8月6日傍晚,發(fā)現(xiàn)大豆試驗田地塊開始有大豆食心蟲成蟲成團飛舞,由于試驗田面積較小,采取了玉米芯棒蘸藥劑熏蒸的辦法及時防治大豆蚜蟲和食心蟲。其他管理結合當地大田種植。
從5月20日播種到成熟收獲,整個生育期的各個生育時期采取每個品種定點跟蹤調查,在收獲前每個品種的三次重復均在中間一條壟取樣,室內產量性狀考種進行產量性狀調查,并采取小區(qū)單采單收實測產量。
依據2021年對大豆各個參試品種生育時期的調查可以看出,5月20日播種,參試品種在5月29日出苗,每個品種出苗整齊,葉色鮮綠,長勢良好,出苗日期差異不明顯,6月7日對生子葉完全展開,每個品種間差異不明顯,6月11日開豆18、遼豆32、鐵豆37號、黑臍一號等4個品種進入復葉1葉1心期,其他參試品種入復葉1葉期,其中鐵豐29略有提前。7月20日進入初花期,其中開豆18、遼豆32、鐵豆37號、黑臍一號花期最早為7月20日,對照品種鐵豐29初開花時間為7月22日,略提前了2天,開豆19花期最遲為7月25日,比對照延后了3天,其他品種均在7月22日進入初花期;遼豆32與鐵豐29的結莢期均為8月19日,為最先見莢,開豆18、鐵豆37號、鐵豆49號的結莢期與對照差異不明顯,為8月20日,其他品種結莢期為8月22日,比對照推遲3天;全生育期最長的品種為開豆19,10月10日成熟140天,對照品種鐵豐29的全生育期為132天,比對照生育期延遲了8天;開豆18、遼豆32于9月30日成熟,全生育期最短為125天,比對照生育期提早了7天,其他品種均在9月30日成熟,全生育期約為130天,與照品種鐵豐29差異不明顯。
株高:在所有參試品種中,遼豆63、鐵豆67、鐵豆53、鐵豆49號、遼豆59株高均已超過100厘米,分別為116厘米、115厘米、108厘米、108厘米、105.2厘米、101.7厘米,比對照鐵豐29(84厘米)分別高出32厘米、31厘米、24厘米、21.2厘米、107.7厘米;鐵豆37、蘭豆株高最低為81厘米,比對照鐵豐29(84厘米)矮3厘米,開豆18、開豆19、遼豆15、遼豆36、遼豆32、遼豆68、黑臍一號等參試品種株高分別為95厘米、91厘米、89厘米、99厘米、90厘米、96厘米,均高于鐵豐29(84厘米)。
分枝:黑臍1號為多分支品種,高達5個,多為無效分枝(由于今年降雨偏多,試驗有部分田塊積水,造成低位分枝無結莢),開豆19、鐵豆67分枝為4個,遼豆15為不分枝品種,鐵豆37號、鐵豆49號、蘭豆與對照鐵豐29(CK)均為3個分枝,遼豆68、鐵豆53、遼豆59、開豆18分枝僅為一個。
單株莢數:黑臍1號單株莢數最高為81個,比對照鐵豐29單株莢數為66個多15個,鐵豆49號73個,比對照鐵豐29單株莢數多15個,開豆18號69個,比對照鐵豐29略多3個,鐵豆37號、鐵豆49單株莢數與對照鐵豐29單株莢數持平均為66個;遼豆15、遼豆68單株莢數最低分別為41和43個,比對照少25和23個,遼豆36、遼豆63單株莢數分別為60和61個,比對照少6和5個,其他品種與對照差異比較不明顯。
百粒重:遼豆32、黑臍1號、遼豆68等3個品種屬于小粒型大豆品種,百粒重分別為17.43克、17.91克、18.27克,比對照鐵豐29(22.56克)分別少5.13克、4.65克、4.29克;鐵豆37、遼豆36、遼豆15、蘭豆、開豆19、開豆18等6個品種屬于大粒型大豆品種,百粒重分別為27.50克、29.74克、30.08克、30.29克、33.64克、26.45克,比對照鐵豐29(22.56克)分別多4.94克、7.18克、7.52克、7.68克、11.08克、3.89克;遼豆63、鐵豆67、遼豆59、鐵豆49、鐵豆53等5個品種與對照差異不明顯,分別為21.16克、20.46克、20.56克、23.59克、21.03克。
產量:對照鐵豐29實測產量為229.85公斤,其中遼豆63和黑臍1號產量最高為245.85公斤,比對照鐵豐29增產了16公斤,增產率為6.9%;鐵豆67產量排第二,畝產為244.15公斤,比對照鐵豐29增產了14.65公斤,增產率為6.4%;蘭豆第三,畝產為232.0公斤,比對照鐵豐29增產了2.15公斤,增產率為1% ;鐵豆37號畝產為223.35公斤,比對照鐵豐29略有減產了6.5公斤,增產率為1%;開豆18、遼豆36、遼豆32實測畝產均為219.45公斤,比對照鐵豐29減產了10.4公斤,減產率為4.5%;開豆18畝產為216.95公斤,比對照鐵豐29減產了12.9公斤,減產率為5.6%;遼豆68畝產為214.75公斤,比對照鐵豐29減產了15.1公斤,增產率為6.6%;遼豆59畝產為211.85公斤,比對照鐵豐29減產了18公斤,減產率為7.8%;鐵豆49號畝產為211.65公斤,比對照鐵豐29減產了18.2公斤,減產率為7.9%;遼豆15產量最低為204.35公斤,比對照減產了25.5公斤,減產率為11.1%;鐵豆53號畝產為202.6公斤,比對照鐵豐29減產了27.25公斤,減產率為11.9%.開豆19實測畝產均為199.65公斤,比對照鐵豐29減產了30.2公斤,減產率為13.1%。
在今年的氣候條件下,試驗區(qū)的參試品種中,黑臍1號和遼豆63增產效果最為明顯,產量最高,可達205.5公斤左右,鐵豆67、蘭豆、鐵豆37號生育性狀、產量性狀表現(xiàn)也比較突出。由于在8月6日進行了大豆食心蟲的測報和防治,參試品種的蟲食率為零。
總之,在參試品種中,高脂高油的小粒型品種在今年的氣候條件下,從生育性狀和產量性狀上的表現(xiàn)都略優(yōu)于大粒型品種,但由于今年的降雨量偏多等氣候原因,造成試驗地塊在整個生育期都有積水現(xiàn)象存在。所以,試驗結果只能說明在今年雨水偏大的年份的表現(xiàn)癥狀,不確定具有重演性,建議來年繼續(xù)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