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讀者在中共重慶市委黨建門戶七一客戶端留言,想知道在進行理論宣講時如何才能講得生動。為此,我們選編了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qū)涌泉街道辦事處王平撰寫的這篇文章,供大家參考。
黨員群眾在哪里,理論宣講就延伸到哪里。要把理論宣講講徹底、講生動,就要說好群眾話、聚焦群眾事,找準“需求點”、用活“小載體”、用好“活教材”,把“大道理”講深、講透,講到黨員群眾心坎上。
找準“需求點”,讓理論宣講收獲“鼓掌聲”。大國之大,也有大國之重。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理論宣講在形式上應以“短、小、微”為切入口,在內(nèi)容上應以“生、鮮、活”為著力點,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講,既講國家發(fā)展的“大道理”,也講關乎人民群眾柴米油鹽、冷暖安危的“小故事”,讓黨員群眾從“看熱鬧”的旁觀者,變?yōu)椤岸T道”的參與者。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宣講者需提前了解黨員群眾的喜好,選擇農(nóng)家書屋、村居廣場、院壩會等黨員群眾熟悉的宣講陣地,增強宣講的親切感,采取文藝表演方式,打造黨員群眾身邊的理論課堂,一點一點地把“大道理”講細、講透,讓黨員群眾發(fā)自內(nèi)心的“鼓掌聲”不斷,讓理論在實踐中更有生命力。
用活“小載體”,讓理論宣講引起“共鳴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宣講者要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從文字變成武裝頭腦的武器,需要注入情感,用活“小載體”??梢酝ㄟ^“小視頻”“小喇叭”“小會議”“小冊子”等,讓理論宣講走進校園課堂、田間地頭、群眾院壩,做到聲聲入耳,引發(fā)思想的共鳴,既讓宣講的形式更加靈活,也讓宣講的內(nèi)容更有針對性,達到“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的效果。理論宣講不是臺上的“獨角戲”,而是臺上與臺下的“合奏”。進行理論宣講時,要創(chuàng)新形式,引導黨員群眾參與到宣講中來,使其不斷增進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用好“活教材”,讓理論宣講贏得“叫好聲”。理論宣講的對象是廣大黨員群眾,理論宣講講得好不好,黨員群眾最有發(fā)言權(quán)。只有黨員群眾叫好的理論宣講,才能真正打通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傳遞到基層一線的“最后一公里”。聽得懂、能明白、坐得住是做好理論宣講的基本要求。宣講者在講百姓事的過程中,要以身邊人講好身邊事、激勵身邊人,善于在大家熟悉的“活教材”中,讓“大道理”與“小家庭”有效聯(lián)系起來,突出現(xiàn)身說法,用鄉(xiāng)音傳遞黨的聲音。這樣接地氣、暖人心的理論宣講,方能贏得黨員群眾的“叫好聲”,真正做到先聲奪人、入腦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