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影
“古典音樂是一種音樂類型, 通常我們認為是從西方中世紀開始至今,在歐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西方古典音樂,創(chuàng)作技術復雜多樣,承載的內(nèi)涵厚重深遠。流行音樂則正好與古典音樂相對,指那些結構短小、內(nèi)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并被廣大群眾所喜愛,廣泛傳唱或欣賞的音樂類型?!惫诺湟魳放c流行音樂的不同特點導致其出現(xiàn)了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局面。古典音樂格調高雅、品位獨特,其鑒別與欣賞需要在音樂上具備一定修養(yǎng)或敏感度,且其結構復雜、技術多樣,很難被傳唱或演奏,因此受眾有限;而流行音樂更符合大眾的口味,所以傳唱廣、受眾多,然而因為內(nèi)容通俗,所以質量上往往參差不齊,難登大雅之堂。因此將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合二為-,可以各取所長、各補其短,兩者相得益彰,避兔了局限性,從而形成一種更為獨特的音樂類型。目前這種嘗試已然有之,然而大學音樂教學中如何跨越多方面隔閡,將兩種音樂類型相結合,還處于尚未成熟的階段,需要更多更好的結合路徑,來促成音樂的融合。
盡管音樂是相通的,但是音樂類型之間仍然具有極大的差異,而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在很多特點的表現(xiàn)上則是完全對立的。例如音樂格調,古典音樂傳承經(jīng)典,更具內(nèi)涵,而流行音樂貼近生活,內(nèi)容淺顯,因此兩者在結合時必須充分把握其相同之處繼而進行有效融合,而不是一-味地將古 典音樂與流行音樂合并,那樣只會破壞了其各自具有的藝術魅力,不能使之煥發(fā)新的生命力,導致樂曲不倫不類。獨具風格的兩種音樂類型想要結合,就必然要花費時間精力去摸索全新的可能性,當不同風格的音樂類型結合時才能產(chǎn)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理想效果。
無論是古典音樂還是流行音樂,在開展音樂教學時都無不考驗著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如果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強,就很容易分辨出音樂的類型、技巧、風格、情感內(nèi)涵等,這其中,能夠辨出音樂的情感內(nèi)涵最為重要。古有鐘子期于漢江邊聞琴音,發(fā)出”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的感慨,促成“高山流水覓知音”的佳話,可見,音樂作為情感的載體,需要學生從中體味出附著在音符中的"精神與靈魂”, 音樂教學進行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時,對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要求更高,然而目前我國很多大學的學生在鑒賞音樂方面還欠缺一定的悟性, 沒有良好的音樂基礎和功底,導致在鑒賞音樂時難以把握音樂的美感,尤其不能分辨古典音樂,給兩者的結合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想要結合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就意味著授課教師要同時了解、熟悉甚至精通這兩種音樂類型,并且能夠找到兩種音樂類型的共同之處,這樣才能為其找到相融合的切入點,讓兩種音樂類型形成一種令人目一新的音樂形式。然而,目前部分大學在音樂教學方面設置的門檻較低,所以很多音樂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并不強,有的老師往往只精通一種音樂類型,在進行音樂結合時會缺乏教學方法,有的老師甚至備課不精,對自己教授的內(nèi)容不甚了解,使其難以把握古典音樂與流行結合的精髓,為課程的講授帶來了諸多不便,造成了阻礙。
目前,就學生對音樂的價值取向來看,大部分學生比較認可流行音樂, 無論是誰,都聽過或能哼唱諸多流行歌曲,但很大程度上源于流行音樂膾炙人口、傳唱率高,而只有一部分學生能夠 分辨出流行音樂的情感意蘊,其實很多流行音樂并非單純的“口水歌”,而是能夠傳遞出極為深刻的情感思想,很多歌曲抒發(fā)的對往日情感的追溯,以及對逝去時光的無奈感慨,實際上是每一個人都曾有過的感受,對生活細心的學生能夠敏銳地去把握流行歌曲的價值,體味個中的滋味。然而缺乏悟性的學生就需要老師去引導啟發(fā),使之能夠不斷完善對流行歌曲從感知技巧到感知情感的過程。另一方面,古典音樂由于鑒賞門檻高,導致很多學生對其”欣賞不來”,認為"太無聊”“不好聽” "不接地氣” ,其實這都是對古典音樂的錯誤認知,古典音樂更容易激發(fā)人們的情感共鳴,”比如經(jīng)典曲目 《回家》,當悠揚的旋律響起,人們的腦海中便馬.上迸發(fā)出回家的渴望,對于遠在家鄉(xiāng)之外的游子,更能產(chǎn)生與親人團聚的熱切期盼” , 這充分說明古典音樂并未因為格調高雅而脫離我們的生活,正相反,其與我們的生活是緊密相連的。所以教師應該完善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認知,使其對古典音樂報以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好地去挖掘古典音樂的魅力,繼而將兩者更好結合。
正所謂“教學相長”,教師在面對新的教學挑戰(zhàn)時,應該從幾方面對自身的教學進行加強,首先,教師應該不斷完善個人的教學能力,要想進行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結合的教學,就必須對兩者的音樂風格、音樂特點音樂起源、音樂典型、音樂發(fā)展、音樂演奏有所了解,且不斷深化精進,只有這樣,才能嫻熟地駕馭兩種音樂,并完成兩種音樂的結合教學。如果只停留于理論層面,那么所有的教學都將是紙上談兵。其欺,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修養(yǎng),精心備課,在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形式上有所完善豐富。在準備教學內(nèi)容時,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充分了解學情,盡量避免用學生們生疏的曲目,而是選擇大家比較耳熟能詳?shù)拿?,甚至在選擇時可以"投其所好”,多選擇-些當前學生們比較喜愛的歌星,這更利于學生去領悟和感受。另外,教師應豐富教學形式,將傳統(tǒng)的講授式課堂轉變?yōu)樨S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合作探究等為學生呈現(xiàn)活潑生動的課堂,消除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恐懼心理。不僅如此,大學音樂教師還可以通過校方的支持幫助,將課內(nèi)教學延伸至課外,通過舉辦一些"當古典走入流行"主題活動比賽來讓學生們自行創(chuàng)作表演,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提高學生對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能力。
”音樂是一種美的享受,是一種靈魂與靈魂之間的交流碰撞”[5] ,無論是古典音樂還是流行音樂,都是內(nèi)心真摯情感的映射,能夠喚起人們情感之間的共鳴,只有用發(fā)現(xiàn)美的眼光和領悟美的心態(tài),才能去體味這兩種音樂類型的精妙之處,也才能將兩者更好地結合。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結合,對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一種去感知音樂獨特魅力的過程,只要采用有效的路徑,就能讓音樂擁有新的生命力,煥發(fā)新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