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雙鞋穿了好多年了,我也沒注意……”在中央電視臺《開講啦》節(jié)目錄制現(xiàn)場,一個“小事故”打動了無數(shù)網(wǎng)友。主持人撒貝寧發(fā)現(xiàn),地板上不斷出現(xiàn)黑渣,原來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王志珍鞋底老化掉落的碎屑。王志珍院士自嘲“出了洋相”,現(xiàn)場觀眾卻致以掌聲。
回憶起20世紀70年代的科研環(huán)境,王院士感嘆:“實在是很差的?!睂τ诘鞍踪|(zhì)樣品的制備保存都需要用“土辦法”制作儀器。一天中午,“土辦法”制作的冷凍干燥儀突然爆炸,碎玻璃布滿整個房間。碰巧不在實驗室的她僥幸逃過一劫?!拔业綄嶒炇业臅r候,每個角落都充滿著不同厚度、不同銳度的干燥器玻璃片,我掛在水池邊的一件衣服被磷酸燒得千瘡百孔?!?/p>
正是如此,當她后來有機會從德國帶回一件實驗器材時,她選擇了冷凍干燥儀。這臺冷凍干燥儀,大幅提升了當時科研工作的質(zhì)量。
王志珍院士感慨:“如今大家做實驗時使用的儀器裝備,只不過是近一二十年才變得‘世界一流,更要珍惜改革開放創(chuàng)造的條件,勇于去做‘零到一的突破?!?/p>
如今,王志珍依然堅持每天在實驗室里工作。“在實驗室里我才覺得踏實、快樂、幸福?!蓖踔菊溆眠@句最踏實最樸素的話語,講述著她奮斗一生的科研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