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德林
推薦人:李林亮
推薦語:這首詩初讀看似寫鄉(xiāng)愁,細細品咂,實則是把“蘆花”“雪”“從前的飛鳥”“舊時的月亮”“善良的莊稼”“安詳的墳墓”這些溫暖或悲涼的意象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暗喻充滿坎坷的人生。詩人表達了“草木之身”無法抗拒的現實與無奈,從而深度揭示人不過是時空中的過客、旅途的漂泊者;不管多么執(zhí)著,都無法躲避親情的離散、生命的疼痛,無法逃離人間的悲喜,最終像“蘆花雪”一樣飄落,與自己、萬物達成和解,回歸靈魂的故鄉(xiāng)。
蘆花老了。這些年,她一直
代替我,守望故鄉(xiāng)——
那些從前的飛鳥,舊時的月亮
善良的莊稼,忠厚的牛羊
以及安詳的墳墓
在她面前,說出白,說出軟
說出一些冒著熱氣兒的修辭
都顯得過于輕浮。她的
草木之身,披著經年的霜
一顆心里,住著大面積的空
我們都很軟弱,常常身不由己
面對傷害,無力抗拒
而她卻一次次被迫躬身施禮
去承受,風雨的旁敲側擊
去包容,蟲子的肆無忌憚
我們都累了。我終于承認
她頭頂那層薄薄的雪,比起
塵世的疼與痛,更加深邃、遼闊
只有飄落。緩緩地飄落大地
才是對這個世界,唯一的回答
——原刊于《詩刊》202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