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東
(晉江市路橋建設開發(fā)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403)
公路路基路面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至關重要。如果遇到降雨量較大的季節(jié),路基路面在雨水的滲透和沖刷下,運行狀態(tài)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在公路工程項目實施階段,應將路基路面排水施工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結合施工現(xiàn)場情況科學地應用排水施工技術,以改善排水效能,徹底解決水害問題。
該項目為晉江市智造大道(龍湖段)工程A 標段,位于晉江市龍湖鎮(zhèn)境內,是龍湖鎮(zhèn)域內重要交通干線,是連接龍湖鎮(zhèn)鎮(zhèn)區(qū)與五里工業(yè)園區(qū)以及食品產業(yè)園的交通主干道,也是靈安路、大深線間重要的交通集散道路。路線總體呈東西走向,全長約2.71km,按二級公路兼城市主干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為60km/h,路基寬度為50m。
為提升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效果,在具體施工期間,應在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嚴格依照以下原則進行。
在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設計期間,需要始終堅持動態(tài)設計理念和綜合設計方法,強化對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的使用。同時,注重可操作性、適用性、經濟性,對設計方案進行客觀評估[1]。做好施工現(xiàn)場地質環(huán)境的勘查工作,對地形地貌、氣候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重點剖析,明確其對路基路面使用性能的影響,不斷優(yōu)化設計方案,提高設計效果。并結合相關路面結構研究成果,在吸收已建同等級公路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路面結構,滿足交通量發(fā)展要求,提升路面耐久性。在該工程項目設計中,路基的橫斷面采用四幅路結構,雙向6 車道,具體如圖1 所示。
圖1 路基標準橫斷面布置方案(單位:m)
在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過程中,要注重保護周圍生態(tài)環(huán)境,盡可能避免或者減少對環(huán)境的破壞,使排水設施與周邊環(huán)境融為一體[2]。
在該工程項目施工中,路基排水設施主要由路基兩側邊溝及排水溝組成。在路基排水方面,本著盡量減少對原有水系干擾的原則,合理制訂路基排水方案。在路基排水施工過程中,需要設置邊溝、截水溝、排水溝、急流槽,并基于施工現(xiàn)場的地下水情況,制訂可行的施工方案。
3.1.1 邊溝
為確保公路路基排水效果能滿足設計要求,可以根據(jù)工程建設需求,適當加深曲線外側的邊溝深度[3]。需要注意的是,增加值應和超高值一致,不能出現(xiàn)偏差過大的問題。在該工程施工中,路塹邊溝形式采用矩形溝,一般尺寸為60cm×60cm,外側溝墻高于內側溝墻20cm,具體如圖2 所示。在加固邊溝過程中,如遇溝底縱坡大于既定值等特殊情況,則要制訂可行的加固方案,并利用平整度高的片石鋪砌邊溝。
3.1.2 截水溝
在公路路基排水設施中,截水溝有助于排水效果的提升。在確保邊坡可靠性、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滿足設計要求的基礎上,采用合理的方式做好截水溝的加固、防滲工作。針對截水溝施工期間挖出的土方,要加以充分利用,如修筑截水溝與路塹之間的土臺時,可以將挖出的土方應用于臺頂?shù)慕ㄔO。如果路基施工處于山坡位置,為保證路堤截水溝設置的合理性,提高路基排水效果,應控制截水溝與路堤邊坡之間的距離,一般以2m 左右為宜[4]。將截水溝施工挖出的土方堆放在路堤和截水溝之間,用于修筑土臺或者護坡道,以保證路堤內側積水全部流到截水溝中。為提升排水施工效果,清除水害,在截水溝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是截水溝應保持暢通,定期清理截水溝中的雜物和積水,以確保其正常工作。二是截水溝的排水能力應與路段的設計排水能力相匹配,避免因排水能力不足而導致積水。三是截水溝施工應選用耐久、抗腐蝕的材料,以確保其長期穩(wěn)定性和使用壽命。
3.1.3 排水溝
在路基排水施工期間,還要注意排水溝的設置。為確保排水效果能達到預期,應格外關注排水溝的平順度,盡可能采用直線形方案。在施工階段,水溝線的平衡較為關鍵,關系到路基的最終排水效果。因此,在設置排水溝期間,轉彎位置宜設計成弧形。同時,結合工程的具體施工要求,合理設計排水溝的長度,以免出現(xiàn)太長或者太短的情況。如果設置得太長,排水速度會受到影響,不利于路基排水效果的提高。在排水溝設計期間,應控制好與路堤的距離,以免排水效果受縱坡影響。該工程梯形排水溝如圖3 所示。
圖3 梯形排水溝大樣圖(單位:cm)
3.1.4 急流槽
為提高公路路基排水施工效果,解決水害問題,還應加強對急流槽的設置。
一是土方開挖與處理。根據(jù)地質條件和水流情況合理安排開挖的高度和坡度,并對挖掘出的土方進行合理的處理,以減少對水流的影響。
二是坡面處理。在路基坡面的處理上,可以采用鋪設防護網或植被覆蓋等加固措施,以增強坡面的抗沖刷能力。
三是排水系統(tǒng)設計。合理設計和布置排水系統(tǒng),確保路基積水能夠及時排除,防止水流對路基造成沖刷。
四是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急流槽坡度應和地面坡度吻合,兩者具有較高的適應性,不能超過1∶15 的比例。通常情況下,如果急流槽的設置長度遠超過設計標準,應本著上陡下緩的原則將相應的縱坡設置在槽的底部。
3.2.1 明溝施工
第一,施工前需要進行詳細的設計和規(guī)劃。根據(jù)公路的具體情況和周圍環(huán)境,確定排水明溝的位置、長度和寬度等參數(shù),并制訂施工方案。第二,根據(jù)設計要求,使用挖掘機等工具進行挖掘,開挖出符合規(guī)格的明溝。同時,注意施工安全,避免對周圍環(huán)境和設施造成損害。第三,注重對施工環(huán)節(jié)的控制,如必須保證土質均勻、開挖的深度要與設計標準一致等。第四,根據(jù)明溝的深度和周圍地勢,對明溝的邊坡進行處理,以確保坡度合適,穩(wěn)定可靠,不存在塌方隱患。
3.2.2 暗溝施工
第一,現(xiàn)階段,漿砌片、混凝土在暗溝修筑中應用較為廣泛,要求其必須質量達標且滿足防水要求。第二,在含水地層與溝壁接觸的位置,應結合施工現(xiàn)場情況合理設置滲水孔,可設置成一排或者多排;并在溝壁外側使用土工合成材料設置反濾層。第三,溝底縱坡應不低于1%。第四,為提升施工效果,需要注意溝槽內不能遺留泥土、砂礫等雜質,以免堵塞溝槽。第五,根據(jù)施工要求將適當?shù)纳暗[填入溝槽,達到加固溝槽的目的[5]。
公路路面排水主要是通過設置雨水口收集路面積水,并利用橫向排水管排入雨水管線系統(tǒng)中。施工中應采取可行的方式加快地表水排出速度,保證路面積水能得到合理控制,以免對路面結構造成破壞和影響,從而提高路面結構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同時,還要在路面橫坡、邊坡等位置設置急流槽,讓地表水能迅速排出,并在中央分隔帶設置排水管或者透水管等,以提高積水排出效率。具體分析如下。
3.3.1 路面表層排水施工
公路路面表層排水施工期間,應選擇透水性較好的材料,或者在路面上施加特殊的涂層,以增加路面的排水性能,達到有效解決水害問題的目的。同時,結合路面的具體排水情況,選擇合適的排水孔布置形式。攔水帶對雨水有較好的攔截效果,在其施工過程中,應確保混凝土與路面材料之間的密封性達到設計要求,尤其要加強接縫位置的處理,保證雨水不會沿著接縫滲透到路面結構內部而影響路面的整體使用壽命。除此之外,還要依據(jù)路肩、路面橫坡以及工程實際情況合理設置流水槽,以提高施工成效。
3.3.2 路面內部排水施工
在公路路面內部排水施工期間,應加強對植草技術的應用,也可以采用填方砌體的方式提高排水效果,或在路面內部及路肩底部填充厚度在3cm 左右的土層或者砂墊層,以增強路面的滲水性。也可在路面與路堤接觸的位置鋪設土工布,為路面內部排水提供輔助作用,提升其排水效率,避免雨水侵蝕路面。
3.3.3 定期清理排水設施
為確保排水系統(tǒng)的暢通,應定期清理排水溝、排水管道和雨水篦子等設施,防止雜物堵塞排水系統(tǒng)而影響雨水的正常排出。同時,及時監(jiān)測公路路面的排水情況,并進行必要的維護工作,如修復破損的排水設施、清理堵塞的排水管道等,保持公路路面的良好排水性能,減少水害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關系到工程的整體質量。為滿足公路工程建設要求,施工企業(yè)應認識到路基路面排水施工的重要性,合理分析施工期間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科學制定應對策略,強化對施工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管理與控制。同時,依照公路工程項目的實際建設要求與特點,在嚴格遵循路基路面排水施工原則的基礎上,采取可行且先進的施工技術,靈活制訂施工方案,穩(wěn)步提高公路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