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
女兒快10歲了,有時我跟她講道理,她會嘟起嘴說:“媽媽,你太嘮叨,閉閉(閉嘴吧)!”邊說邊用拇指和食指捏一捏,讓我閉上嘴。有時她直接用手掩住耳朵,開始哼歌:“不聽不聽,媽媽念經(jīng)!”一來二去,我明白了,我們的溝通方式出了問題—你講的全不是她想聽的,徒增她的反感。通過反思我認為,不能簡單地判定孩子叛逆了,而是我們沒有跟隨孩子的成長改變溝通模式—她已經(jīng)不是那個完全依賴、聽從你的小人兒,以講道理為主的灌輸式溝通模式不適用了,應轉(zhuǎn)變方式,全面接納,并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內(nèi)在的需求,這種溝通需要更多、更高的技巧,而這個技巧的核心,就是正向溝通。
通過不斷摸索,我在正向溝通這條路上慢慢總結(jié)出以下幾個要點—
與孩子正向溝通的前提,是改變以前的心態(tài),避免以控制者、指導者自居,而要做孩子的支持者、引導者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你會覺得他好的壞的都聽不進去。原本軟萌可愛的寶寶,怎么變得和他說話都困難了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孩子在變,而我們的溝通方式卻一直沒變。有人說:我改變了啊,我越來越哄著他、越來越順著他,怎么他還是不愛搭理我,聽不進我的建議與忠告呢?答案是,你所認為的改變,只是溝通語氣上的變化,不是心態(tài)上的改變。你的內(nèi)心,還是認為自己是控制者、指導者。孩子多敏感啊,你所謂的建議與忠告,在他看來就是令他討厭的居高臨下的指導,他不愛聽。因此,改變溝通方式需要從改變心態(tài)開始,與孩子平等相處,跟孩子做朋友,成為孩子的支持者、引導者。
正向溝通是給予正能量,帶領(lǐng)孩子向你希望的方向成長
國慶長假,我們家準備外出游玩4天。為了規(guī)避路途中的擁堵,我們決定等到第3日再出發(fā)。當時我真希望女兒能在前兩天把作業(yè)做完,這樣出去玩也安心,玩累了回家也不用趕作業(yè)。而她早就沉浸在對自駕游的期待中,完全靜不下心來寫作業(yè),兩天一晃而過,她啥作業(yè)也沒做。
等自駕游回來,她累得在回程的車上就睡著了。長假的最后一天,她趕作業(yè)到夜里12點多,而且因為怕寫不完非常焦慮??粗龏^筆疾書的身影,我心里最想說但又沒忍心說出來的一句話是:“早干啥去了?”
她好不容易做完了,第二天起床也晚,不抓緊時間肯定要遲到。我正猶豫是不是催催她,她好像知道我的想法似的,沖我喊:“別催,我已經(jīng)盡力了!”我立即裝出一臉輕松:“媽媽哪會催你,你昨天趕作業(yè)太辛苦了,媽媽是心疼你!而且,我覺得你特別有責任心,自己的任務不管多累都會完成?!蔽乙贿呎f一邊遞給她最喜歡的新疆酸奶和牛肉漢堡。
“媽媽,你是不是在說反話?”女兒有點兒不相信我的話。我走過去抱了抱她:“我真的是心疼你睡得太晚。我還跟你爸說,我們可以放心了,你對自己要完成的學習任務是絕對不會打折扣的。可是,我好心疼你那么晚睡,怕我的寶貝睡少了長不高啦!要是在寫作業(yè)時間上安排得更從容一點兒就好了。”女兒看我的表情那么誠懇,瞬間變得很開心,高高興興地上學去了。
其實,我也調(diào)節(jié)了一晚上,自己也換了思路,凡事向好的方向想,所以才能做到語言、表情和心情一致,讓孩子安心,在這件事上沒有負擔。
緊接著一件事情更驗證了我的想法。她的好朋友紫晨過10歲生日邀請她去參加生日派對。一共邀請了5個同學,正好都住我們小區(qū),中午先在必勝客吃飯,然后一起去電玩城過把癮。帶隊的是紫晨的爸爸。那天我以為孩子會回來很晚,結(jié)果下午4點多女兒就回家了。紫晨的爸爸發(fā)來了很多照片,還一個勁兒地夸我女兒:“孩子們都玩得不想回家,只有你女兒記著要做作業(yè),最先提出回家?!边@讓我更加體會到了正向溝通的良好效果—我們先去理解孩子的現(xiàn)有狀態(tài),做一個價值發(fā)現(xiàn)者,而不是行為批判者,就能潛移默化地帶領(lǐng)孩子走向我們希望的方向。
正向溝通能幫孩子建立同理心,更體諒別人
女兒班上有一個男孩,身上總是臟兮兮的,做什么都很慢,當然成績也不太好。有一次這個男孩被分到了我女兒的小組,因為女兒是小組長,這么一個慢條斯理的人必然會影響小組的評分,最重要的是小組其他成員都很嫌棄他永遠擦不凈鼻涕的臉和油膩膩的袖口。
女兒回家對我抱怨:“老師怎么把班上最被人嫌棄的吳同同分到我們組呢?這不是讓我們組排倒數(shù)第一嗎?”
對吳同同我有所耳聞,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和年邁的奶奶一起生活,學習和生活都沒人管。我認真聽女兒講,等她發(fā)泄得差不多了,我才問:“那他調(diào)不調(diào)皮呢,比如故意動手動腳打打鬧鬧?”“那倒沒有,他人挺老實,就是慢得要命,我催他交作業(yè)、催他訂正筆記太累了。要說調(diào)皮,李子勛比他煩人多了?!?/p>
李子勛是女兒小組的上一個組員,“老師干嗎老是把問題同學派給我???”末了女兒無可奈何地感嘆了一句。我啞然失笑:“因為我女兒優(yōu)秀呀,老師想平衡一下,讓你帶一帶還不夠優(yōu)秀的同學呀!”
“可我好累喲!”女兒居然毫不臉紅地接納了我給她的“優(yōu)秀”評價,這證明她內(nèi)心對自己是肯定的。
我接著說:“看人還得看多方面,你瞧吳同同雖然反應不機敏,但人家態(tài)度好啊,上課又不搗亂,又很聽你這個小組長的話,這樣的同學是值得幫的。我們應該給他點兒同情,多關(guān)心他一下!”女兒若有所思,之后就再也沒有吐槽過這件事。而且,他們組的排名也沒有因為吳同同下滑太多。我想,女兒一定是用行動幫助了吳同同,在這件事情上學會了多角度看問題。
正向溝通能促進孩子看到事物陽光的一面,遠離抑郁
女兒進入小學高年級后,學習難度加大,班上數(shù)學成績好的孩子都在“卷”,不少人把《學霸》這樣高難度的素養(yǎng)提升題集當成日常作業(yè)來做。女兒的數(shù)學成績一直不錯,因此我對她的數(shù)學基本沒管過。
周日,見她特別煩躁地在書桌前撕草稿紙,我假裝開玩笑地問:“有困難嗎?要不要媽媽助攻一下?”“全是困難!答案都看不懂!”女兒突然爆發(fā)了,“我是不是很笨啊,這一章里,9道題我只會做1道,可周子玉全會做!”拿過題目,我仔細研究,花了1個小時,9道題我也只做出了5道,其他4道也是連答案都沒看懂。于是我對女兒說:“這個明顯超綱了,可以不做!周子玉一直在上培優(yōu)班,提前學過,所以會做。課內(nèi)的內(nèi)容你掌握得并不比他差!”
女兒和班里的優(yōu)秀孩子比學習,說明有上進心,但我要給女兒減壓,而不是拿別的孩子摧垮她的自信。我說:“這些題不需要現(xiàn)在做,以后學到了再做。我女兒這么有上進心,媽媽要獎勵你,可以下樓去玩了,今天晚上還可以多看半小時電視!”孩子就是孩子,她高高興興地下樓玩去了,晚上吃飯時還認真地問我:“真不用做了嗎?”我笑道:“如果你心情好,媽媽就把自己會的幾道題講給你聽。如果你?累了,那真的可以不做。對于超綱的東西,能懂多少算多少,課內(nèi)的內(nèi)容掌握扎實,分數(shù)不會差!”女兒果然沒有那么愛學習:“那以后再給我講吧,我要看電視去了!”我內(nèi)心是淡定的,弦不能拉得太滿,否則會斷,那么多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在高壓下抑郁了,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他們太努力,有時候做一個貪玩的孩子,可以更陽光更持久地在漫長的學習之路上跋涉。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