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快樂、追求熱愛、探索人生意義的能力,對于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
近幾年,“環(huán)球旅居帶娃”的教育模式,在國內(nèi)不再算是個新鮮事兒——把熱愛變成技能,又把技能變成謀生手段,更好地去享受生活。
以下這三位帶娃旅居的家長,他們都不是來自大富大貴的家庭,卻通過不同方式,實現(xiàn)了帶著孩子環(huán)游世界、游牧學習的愿景。他們都說,把世界當作課堂,學與玩齊頭并進,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和遙不可及。
關鍵在于轉變思維,不給人生設限
2022年9月,馬斯儷把新西蘭的房子出租了,帶著9歲的女兒萱萱開始環(huán)球旅居的生活,計劃用3年時間走遍五大洲30個國家。
“我們80后這一代,拼命讀書擠進好學校,拿了大學文憑,找了工作,有時候?qū)ψ约旱纳罘较蜻€是感到茫然,我不想女兒再走這樣的路。我是單親媽媽,我希望引導女兒找到自己的熱愛,考慮她未來想過什么樣的生活,再倒推需要具備什么樣的能力,然后有目標地學習?!?/p>
萱萱在新西蘭的小學讀書,新西蘭的快樂教育對孩子學習太寬松,加上小學期間知識結構比較簡單,通過自學和網(wǎng)絡資源能夠滿足,不需要一直待在學校里,所以馬斯儷決定帶女兒脫離“體制內(nèi)”的學校,選擇旅居的方式,尋找適合孩子的課程內(nèi)容。
比如萱萱想學西班牙語,他們在拉丁美洲的時候,萱萱可以去當?shù)氐恼Z言學校上西班牙語課,還可以和當?shù)厝私涣?,菜場、餐廳、超市都是她的課堂。
再比如,她們在夏威夷玩的時候,萱萱嘗試了一節(jié)沖浪課,愛上了沖浪,馬斯儷就帶她到哥倫比亞的海邊去學。夏威夷720元一節(jié)的沖浪課,在哥倫比亞當?shù)刂灰?0元。
馬斯儷和女兒都很喜歡騎馬,新西蘭的一次騎馬課折合人民幣500多元,每次課45分鐘,來回馬場路上2個小時,萱萱學了1年還不能騎馬慢跑。到了埃及,一節(jié)馬術課便宜多了,折合人民幣只要16元,馬場環(huán)境和教練水平絲毫不比其他地方差。
馬斯儷和女兒用1年半的時間,去了十幾個國家。凡是她們待得比較久的國家,都是有好玩的事情。當?shù)赜惺裁幢就吝\動,她們就去體驗什么,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都降低很多,學習效果反而更好。馬斯儷認為,女兒在9~12歲這個年齡段,開闊視野、挖掘興趣,比起待在學校里更重要。
有關基礎教育,萱萱是通過上網(wǎng)課和學習App完成。第一類是語言。英語是萱萱的第一語言,她會每天看新聞和英文書,有主題地寫作,鍛煉綜合能力。中文是第二語言,馬斯儷每天會用中文與萱萱溝通,每周上兩次閱讀課,持續(xù)增加萱萱的詞匯量。西班牙語是第三語言,萱萱每周會上三次西班牙語課,馬斯儷會找西班牙語母語的老師和萱萱聊天,鍛煉口語,學習語法。
第二類是通識教育,比如數(shù)學、科學、歷史、地理等課程。數(shù)學與科學上網(wǎng)課,歷史與地理采用項目式自主學習,每到一個國家,馬斯儷就會讓萱萱大量搜集資料,參觀博物館,探訪歷史遺跡。自主學習和親身探訪結合起來,印象就會特別深刻。
回到中國的那段時間,萱萱說想有小朋友跟她一起玩,馬斯儷就在大理找了一家接受短期游學的創(chuàng)新學校。萱萱在這里中文進步很大,還交到了好朋友。玩的時候就盡情地玩,學的時候就好好學,馬斯儷說:“我們現(xiàn)在在土耳其,前面十來天就是到處去玩,這是‘旅’的部分。”
但是等她們回到伊斯坦布爾,住下來,就進入日常生活的狀態(tài)。馬斯儷會回歸工作,萱萱也會進入她的學習狀態(tài),每天學習五六個小時,其他時間就是出去吃飯、閑逛、游玩。
開始旅居之后,馬斯儷便在視頻號上分享她們的生活,還建立起了“環(huán)球旅居”的社區(qū)群,分享旅居經(jīng)驗。
在馬斯儷看來,這種生活不是非要財富自由才可以實現(xiàn),關鍵在于轉變思維,不給人生設限。
跟著心走,是她感到正確的事
詠梅的女兒沐恩今年6歲多,幾乎從出生開始,就一直跟著她在全世界旅居。沐恩快4歲的時候,她對詠梅說:“媽媽,我不想要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天天在野外,住房車住營地,我想要有自己的小伙伴?!痹伱酚X得,是該考慮送女兒去幼兒園了。
“我從小生長在離異家庭,又是留守兒童,換過很多學校,一直處于很游離的狀態(tài),但我適應得很好。從23歲開始,我就一直在世界各地旅行,見識了人生百態(tài),反而讓我的情商得到鍛煉?!?/p>
詠梅說,她做出這個選擇,不是因為孩子到了一定年紀一定要去上學。如果當初沐恩說的不是“我不想坐房車了”,而是“我想去哪里徒步”,詠梅也會滿足她。同時,詠梅也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因為自己的生活不是圍繞著女兒轉。雖然暫時放棄了這種不斷遷徙的生活方式,但她并不想放棄旅居的狀態(tài)。
權衡下來,詠梅打算找一個合適的國家,先滿足女兒當下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去經(jīng)歷和成長,再看下一步怎么安排。
選擇亞美尼亞的原因很簡單,一是簽證和居住證申請容易,二是教育成本很低。在亞美尼亞接受基礎教育,她們可以有大把時間騰出來做別的事情,去留白,去挖掘。
詠梅先給女兒報了一個本地的幼兒園。亞美尼亞有兩門母語,亞美亞語言和俄語,幼兒園里必學。大概上了半年,沐恩就學會了本土的語言,可以很流暢地進行基本交流。
去年9月,詠梅又給沐恩報了一所純英文的國際學校,把英語再提高一些。“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過程,也沒有去刻意安排。既然她想要和小伙伴玩,就需要學會他們的語言。那學習就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為了讓她玩得更好?!痹伱氛f,自己身邊也有旅居的家庭,孩子在亞美尼亞待了好幾年,還是不敢用當?shù)氐恼Z言和別人交流。也有的小孩越來越自卑,在幼兒園里被人欺負。但是沐恩在幼兒園里特別開心,有很多好朋友。
其實,孩子的能力是超出父母想象的,對他們來說,學習并不難,學習的動力則是更重要的。于是,詠梅開始給沐恩安排各種興趣愛好班,上半天幼兒園,剩下半天讓她去接觸文藝體,比如足球、體操、畫畫、雜技、拉丁舞、芭蕾舞……
有人問詠梅:“孩子學這么多,她累不累?”詠梅回復:“我們把這些興趣愛好當成玩,來愉悅自己。她不去玩這些,也是要玩別的?!?/p>
沐恩對運動明顯更有興趣。尤其是在花樣滑冰上面,教練就曾夸她很有天賦,很多動作不需要教練示范第二遍,她就學會了。所以,詠梅就把精力專注在女兒花滑上。
明年5月,沐恩就要參加第一次公開比賽,每天的訓練時間也會加長。詠梅每天要給她噴云南白藥,膝蓋腿上總有一大片淤青,都是練習時摔出來的。
在這個過程中,沐恩沒有過一次抱怨,也沒有哭過,甚至每天回到家坐在沙發(fā)上,她一邊自己把褲子捋上去,按摩自己的腿,一邊輕描淡寫地跟媽媽聊別的事情,根本就不在意受的傷。
現(xiàn)在,詠梅在亞美尼亞,沒有高學歷,不懂當?shù)氐恼Z言,依然能在一家外國大企業(yè)找到工作,養(yǎng)活自己和女兒。詠梅說,跟著心走,對她來說是非常正確的一件事。
理解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含義
湯彬是一個帶娃環(huán)球旅居的爸爸。2023年7月,在兒子湯圓3歲7個月的時候,湯彬打算暫時放棄傳統(tǒng)教育模式,帶兒子去看看世界。
湯圓在加拿大出生后,湯彬和妻子就帶他回了國。他和妻子在北京忙工作,孩子在大連由長輩幫忙帶。一直到孩子3歲,湯彬覺得孩子還是需要和父母一起生活,就把他接到身邊。
在北京,湯彬和妻子先讓兒子上了3個月的幼兒園,發(fā)現(xiàn)湯圓不太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斑@個時候,我就萌發(fā)了帶孩子環(huán)球旅居的想法。我自己以前在3個不同的國家工作過,也窮游過很多國家?!痹跍蚩磥恚⒆拥某砷L,應該盡可能地接觸大自然,釋放天性。再說,旅途本身就是一本百科全書,可以是孩子學習的對象。
當時,湯彬收到一份50萬年薪的offer,但他毅然決定放棄這次機會。因為接受這個offer,就等于失去了陪孩子成長的機會。于是2023年6月,湯彬辭了職,7月踏上了旅途。
他們選擇日本作為孩子開始旅居生活的第一站。“其實我?guī)Ш⒆勇镁?,還有一個目的是為了自己出去玩。但是天天帶著他確實太累了,我就想著要給他找一個學校,這樣他白天去上學,我就可以出去玩了?!庇谑堑诙?,湯彬就選擇了東南亞的島嶼巴厘島,把孩子送進一家叫竹子的學校。
學校坐落在一大片稻田里,跟大自然融為一體,滿眼的綠色,教室也都是竹子做的,孩子們光著腳丫在學校里亂跑,也經(jīng)常爬樹去摘果子。
因為湯圓當時還不太會英語,但是特別喜歡昆蟲,就有一個老師特別照顧他,天天陪著他抓螞蚱、抓壁虎、抓螃蟹,教他有關蟲子的單詞。
湯圓上學的時候,湯彬就在當?shù)刈饬艘惠v摩托車,去Spa、潛水、爬山、沖浪;到了周末,就領著湯圓一起出去,看海豚、浮潛、潛水等,探索巴厘島的奇妙。
“我不會給湯圓布置學習任務,都是在路上學。他看見比較感興趣的東西,就會問我,我就會告訴他這個英文是怎么說?!?/p>
今年2月,湯彬和妻子按原計劃帶著湯圓,來到比較熟悉的加拿大溫哥華,正式開啟加拿大之旅。
加拿大和巴厘島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在竹子學校時,他們基本都待在室外,做手工經(jīng)常弄得到處都是,臉上涂得五顏六色的。而加拿大的老師,會帶著孩子們做餅干,撿樹枝,去消防站看消防車。形式不一樣,但是目的都是發(fā)揮孩子的創(chuàng)作能力,開闊他們的視野。
湯彬說,湯圓現(xiàn)在就像散養(yǎng)的一只小狗,健康、自由,最重要的是見過世界,他漸漸會具備分辨是非的能力。打個比方,小時候,我們在書本上見到的蘋果都是紅的、脆的,只有真的去了市場,才會知道蘋果也有綠的、黃的、酸的。湯彬夫婦打算在這邊待18個月,等湯圓學好英文,就去南美一邊繼續(xù)讀書,一邊學習西班牙語。
湯彬從事的是國際供應鏈相關的工作,他認為語言特別重要。他希望在湯圓上小學以前,可以學會英文和西班牙語。再加上中文,湯圓就可以和全世界將近79%的人交流。而且,接觸各地文化,對湯圓的性格塑造也有所幫助。
湯彬說:“出來旅居快1年,湯圓變得更加活潑開朗。在溫哥華的學校,班上有100個學生,來自40多個不同國家,湯圓還不太會講英文,已經(jīng)交了十幾個好朋友?!?/p>
感知快樂、追求熱愛、探索人生意義的能力,對于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湯彬相信自己的選擇,只有走出來,才會理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