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捷,李亞娜,夏瑾瑾,閆普普,劉佳麗,郭利偉,楊小林,劉國平,易提林
(長江大學 動物科學技術(shù)學院,湖北 荊州 434000)
荷葉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葉,具有多種生理功效,如預防高脂血癥、高血壓、肥胖等[1-2],同時具有抗氧化、抗癌、保肝、抗炎等作用[2]。荷葉中富含多種活性成分,如多糖、黃酮類化合物和生物堿等[3]。目前,國內(nèi)外學者對荷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黃酮類化合物[4-6]、生物堿等活性物質(zhì)方面[7-10],對荷葉多糖的研究較少,而多糖作為一種廣泛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質(zhì),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抗糖基化、免疫調(diào)節(jié)等作用[11-14]。我國荷葉年產(chǎn)量超過7 000 t,然而只有1%被用于茶葉和餐飲行業(yè),大部分被作為副產(chǎn)品丟棄[2]。因此,為了促進荷葉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開發(fā)綠色高效的荷葉多糖制備方法是必要的。
目前,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有溶劑法、酶解法、微波提取法、超聲輔助提取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等。酸堿溶劑提取法易破壞多糖結(jié)構(gòu)[15],超聲輔助提取法和超臨界流體萃取法則具有設備要求高、提取成本高、消耗能源大等缺點[16]。酶輔助可以提高多糖的提取效率和生物活性[17]。目前已有酶解法提取荷葉多糖的研究,但并未對其提取工藝進行優(yōu)化[18],有關(guān)多種酶復合后酶解荷葉多糖的研究鮮有報道。因此,本文選擇纖維素酶和木瓜蛋白酶按照質(zhì)量比為1∶1 復合,在考察pH 值、溫度、液料比、復合酶添加量、提取時間5 個單因素對荷葉多糖得率影響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采用響應面分析法優(yōu)化荷葉多糖的提取工藝,并對其抗氧化性進行研究,以期為荷葉資源的深度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
荷葉飲片:市售;纖維素酶(50 U/mg)、木瓜蛋白酶(800 U/mg)、1,1-二苯基-2-苦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無水磷酸氫二鈉、一水合檸檬酸、丙酮、濃硫酸、苯酚、無水葡萄糖標準品、乙醚、硫酸亞鐵、水楊酸、雙氧水(均為分析純):上海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ME204 電子天平:上海書培實驗設備有限公司;HS-800D 恒溫水浴鍋:太倉市華利達實驗設備有限公司;5804R 高速臺式離心機:德國艾本德股份公司;RE-5286A 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UV5500PC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元析儀器有限公司;Spectra Max 多功能酶標儀:美谷分子儀器(上海)有限公司;SCIENTZ-12N/B 冷凍干燥機: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300 酸度計:奧豪斯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1.3.1 提取方法
荷葉飲片用粉碎機粉碎,過60 目篩,索氏提取器乙醚脫脂,揮干有機溶劑后65 ℃烘干。按照液料比30∶1(mL/g)配制pH 值為6.8 的碳酸氫二鈉-檸檬酸緩沖液,加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0.6%的復合酶(纖維素酶∶木瓜蛋白酶質(zhì)量比=1∶1),50 ℃水浴活化10 min,加入5.0 g荷葉粉,50 ℃水浴100 min。沸水浴5 min 使酶失活,抽濾后旋轉(zhuǎn)蒸發(fā),加入4 倍體積的無水乙醇,4 ℃靜置24 h。3 000 r/min,離心5 min 得沉淀,無水乙醇和丙酮洗滌后冷凍干燥即得荷葉多糖。
1.3.2 荷葉多糖含量的測定
1.3.2.1 標準曲線的繪制
精密稱取100 mg 無水葡萄糖標準品,于100 mL容量瓶中配制成質(zhì)量濃度為1 mg/mL 的對照品溶液。分別精密移取對照品溶液0.1、0.2、0.3、0.4、0.5 mL 于具塞試管中,蒸餾水補至2.0 mL,再依次精密加入1 mL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苯酚溶液,搖勻后迅速加入5 mL 濃硫酸,再次搖勻。50 ℃水浴30 min,流水冷卻至室溫[19]。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490 nm 處測定吸光度。以葡萄糖質(zhì)量濃度和吸光度關(guān)系作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為Y=6.693X+0.018 6,相關(guān)系數(shù)R2=0.999 5。
1.3.2.2 多糖得率的測定
準確吸取稀釋后的溶液2.0 mL,按1.3.2.1 的方法,測定荷葉多糖的吸光度,重復測定3 次,取平均值,代入標準曲線回歸方程計算荷葉多糖得率。荷葉多糖得率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Y 為荷葉多糖得率,%;C 為多糖質(zhì)量濃度,mg/mL;V 為提取液體積,mL;N 為測定樣品稀釋倍數(shù);M 為干粉質(zhì)量,g。
1.3.3 單因素試驗
精密稱取經(jīng)處理的荷葉粉5.0 g,置于250 mL 的具塞錐形瓶中,考察pH 值、溫度、液料比、復合酶添加量、提取時間對荷葉多糖得率的影響,各因素分別設置5 個水平,進行單因素試驗設計見表1。
表1 單因素試驗設計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single factor tests
1.3.4 響應面法試驗設計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的結(jié)果,選取pH 值(A)、溫度(B)、液料比(C)、復合酶添加量(D)、提取時間(E)為自變量,以多糖得率為響應值Y,采用軟件Design-Expert V12.0 進行五因素三水平的響應面試驗,響應面試驗設計因素水平見表2。
表2 Box-Behnken 試驗因素與水平Table 2 Factors and levels of Box-Behnken test
1.3.5 荷葉多糖抗氧化試驗
將采用最佳提取工藝提取的荷葉多糖配制成濃度為0.1、0.2、0.4、0.6、0.8、1.0、2.0、3.0、4.0 mg/mL 的溶液,通過分光光度法測定其對DPPH 自由基和羥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考察荷葉多糖的抗氧化作用。
1.3.5.1 荷葉多糖對DPPH 自由基清除率的測定
參考劉曉鵬等[20]的方法,并稍作修改。將100 μL測試樣品與100 μL 新配制的DPPH 溶液(0.1 mmol/L)混合,輕微振蕩后在室溫下避光孵育30 min。混合物在517 nm 處測定吸光度。DPPH 自由基清除率(X1,%)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Ab為對照組的吸光度;As為樣品組吸光度;Ac為未添加DPPH 溶液的空白對照組吸光度。
1.3.5.2 荷葉多糖對羥自由基清除率的測定
參照Chen 等[21]的方法,并稍作修改。將1 mL 測試樣品置于5 mL 離心管中,分別快速向離心管中加入1 mL FeSO4溶液(0.009mol/L)和水楊酸乙醇溶液(0.009mol/L),混勻后快速加入1 mL H2O2溶液(0.009 mol/L),37 ℃水浴30 min,冷卻至室溫后測定吸光度。羥自由基清除率(X2,%)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Ab為對照組的吸光度;As為樣品組吸光度;Ac為多糖溶液本身吸光度。
采用Graphpad Prism 8.0 進行繪圖,Design-Expert V12.0 進行響應面設計試驗和方差分析。
2.1.1 pH 值對多糖得率的影響
pH 值對荷葉多糖得率的影響見圖1。
圖1 pH 值對荷葉多糖得率的影響Fig.1 Effect of pH on the yield of lotus leaf polysaccharide
由圖1 可知,隨著pH 值的升高,荷葉多糖得率整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當pH 值為6.8 時,荷葉多糖得率達到最大值,為2.37%。因此選擇pH 值為6.2、6.8、7.4 進行響應面優(yōu)化試驗。
2.1.2 溫度對荷葉多糖得率的影響
溫度對荷葉多糖得率的影響見圖2。
圖2 溫度對荷葉多糖得率的影響Fig.2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yield of lotus leaf polysaccharide
由圖2 可知,多糖得率在40~50 ℃之間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當溫度為50 ℃時,荷葉多糖的得率達到最大值,為1.95%。這可能是由于復合酶在50 ℃時活性最強,分解細胞壁的效果最佳。當溫度進一步升高時,酶蛋白開始受熱變性,使得酶活性逐漸降低,導致多糖得率下降[22-23]。因此選擇溫度為45、50、55 ℃進行響應面優(yōu)化試驗。
2.1.3 液料比對荷葉多糖得率的影響
液料比對荷葉多糖得率的影響見圖3。
圖3 液料比對荷葉多糖得率的影響Fig.3 Effect of liquid-to-solid ratio on the yield of lotus leaf polysaccharide
由圖3 可知,多糖得率呈先增后減的趨勢,當pH 值為6.2 時,得率達到最大值,為1.99%。這可能是因溶劑增加擴大了反應體系中荷葉粉與復合酶的接觸面積,隨著溶劑體積的增加,提取液黏度降低,多糖分子更多地被溶出。當溶劑用量超過一定范圍時,使得酶的濃度明顯降低,從而影響到酶的催化效率,這可能是后期隨著溶劑用量不斷增加,荷葉多糖得率反而降低的原因[24-25]。此選擇液料比為20∶1、30∶1、40∶1(mL/g)進行響應面優(yōu)化試驗。
2.1.4 復合酶添加量對荷葉多糖的影響
復合酶添加量對荷葉多糖得率的影響見圖4。
圖4 復合酶添加量對荷葉多糖得率的影響Fig.4 Effect of complex enzyme addition on the yield of lotus leaf polysaccharide
由圖4 可知,隨著復合酶添加量的增加,荷葉多糖得率不斷增加,當復合酶添加量為0.6%時,荷葉多糖得率達到最大值,隨后得率不斷下降。因此選擇復合酶添加量為0.4%、0.6%、0.8%進行響應面優(yōu)化試驗。
2.1.5 提取時間對荷葉多糖得率的影響
提取時間對荷葉多糖得率的影響見圖5。
圖5 提取時間對荷葉多糖得率的影響Fig.5 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 on the yield of lotus leaf polysaccharide
由圖5 可知,隨著提取時間的增加,荷葉多糖得率呈現(xiàn)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并在100 min 時達到最大值。因此選擇提取時間為80、100、120 min 進行響應面優(yōu)化試驗。
2.2.1 響應面模型的建立
利用軟件Design-Expert V12.0 對5 個自變量進行二次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得到結(jié)果見表3。
表3 響應面試驗設計及結(jié)果Table 3 Response surface testresults
建立二次回歸方程,對響應因素和多糖得率進行二次多元方程擬合,得到回歸方程為Y=1.67+0.125 6A+0.065 2B +0.174 0C +0.206 1D +0.047 2E +0.353 0AB-0.328 9AC+0.196 1AD+0.633 1AE+0.442 6BC+0.324 2BD-0.0353BE+0.291 3CD+0.120 5CE+0.308 7DE+0.144 2A2-0.384 9B2+0.476 1C2+0.262 8D2+0.107 3E2。
2.2.2 響應面模型的方差分析
回歸方差分析見表4。
表4 回歸方差分析Table 4 Results of analysis of variance
2.2.3 響應面條件優(yōu)化及驗證
回歸方程的三維響應面和二維等高線如圖6 所示。
等高線圖的形狀越呈橢圓說明兩個影響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越顯著,反之則為不顯著。由響應面優(yōu)化得到荷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pH7.027、溫度51.665 ℃、液料比39.163∶1(mL/g)、復合酶添加量0.739%、提取時間115.787 min??紤]到試驗操作的可行性,對預測工藝條件修正為pH7.0、溫度52 ℃、液料比39∶1(mL/g)、復合酶添加量0.7%、提取時間116 min。在此條件下,重復提取荷葉多糖3 次,結(jié)果荷葉多糖的得率均值為3.26%,與預測值接近,說明模型有效合理,可以用于荷葉多糖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
2.3.1 DPPH·清除能力
荷葉多糖的DPPH 自由基清除率如圖7 所示。
圖7 荷葉多糖的DPPH·清除率Fig.7 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 of lotus leaf polysaccharide
由圖7 可知,荷葉多糖在0.1~4.0 mg/mL 的范圍內(nèi)對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隨著濃度增大而升高,IC50值為2.355 mg/mL。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測定是一種快速、簡便的評價天然產(chǎn)物抗氧化活性的方法,該結(jié)果表明荷葉多糖具有較好的清除DPPH 自由基作用。
2.3.2 羥自由基清除能力
荷葉多糖的羥自由基清除率如圖8 所示。
圖8 荷葉多糖的羥自由基清除率Fig.8 Hydroxy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 of lotus leaf polysaccharide
由圖8 可知,羥自由基隨著荷葉多糖濃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0 mg/mL 時清除率接近100%,IC50值0.331 2 mg/mL。活性氧中,羥自由基活性最強,可引起組織損傷或細胞死亡。因此,清除羥自由基對細胞或機體的抗氧化防御很重要,該結(jié)果表明荷葉多糖具有較好的清除羥自由基作用。
本研究通過響應面法優(yōu)化酶輔助提取荷葉多糖的最佳工藝條件為pH7.0、溫度52 ℃、液料比39∶1(mL/g)、復合酶添加量0.7%、提取時間116 min,荷葉多糖得率可達3.26%,說明采用Box-Behnken 響應面法優(yōu)化復合酶提取荷葉多糖的方法可行,具有較強的實際意義,可用于提取荷葉多糖。
荷葉多糖抗氧化試驗結(jié)果顯示,荷葉多糖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與濃度呈現(xiàn)一定的劑量依賴效應,多糖濃度越大,抗氧化能力越強,清除DPPH 自由基和羥自由基的IC50值分別為2.355、0.331 2 mg/mL,表明荷葉多糖對羥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強于對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說明荷葉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為天然抗氧化劑加以開發(fā)利用。因此,本研究結(jié)果為荷葉多糖的開發(fā)利用提供了實踐基礎(chǔ)和理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