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您有沒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稍稍走個幾十或幾百米,就會出現(xiàn)單側或雙側的腰腿痛、下肢麻木或無力,導致跛行,蹲下、坐下或彎腰休息幾分鐘癥狀會緩解,然后又能重新走路了。類似的情況是在提醒您:需要警惕腰椎管狹窄癥!
一、什么是腰椎管狹窄癥
人體的脊柱有5節(jié)腰椎,每個腰椎中間有一個椎孔,上下椎孔相連成椎管,椎管中間有脊髓和神經(jīng)通過。受先天因素(主要是脊柱先天發(fā)育的問題)和后天因素(如年齡增長、體力勞動、激烈的運動、外傷或脊柱疾病等)的影響,腰椎(包括椎骨和椎間盤等軟組織)逐漸會發(fā)生退行性變化,引起腰椎管、神經(jīng)根管等狹窄,導致腰椎神經(jīng)受壓、血液循環(huán)障礙,進而出現(xiàn)一系列臨床癥狀。這些臨床癥狀統(tǒng)一叫作腰椎管狹窄癥。據(jù)《2023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診療專家共識》報道,我國腰椎管狹窄癥的患病率為3.9%~11.0%,40~79歲人群中腰椎管狹窄癥患者人群超過3700萬,而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腰椎管狹窄癥患者的數(shù)量還會進一步增加。
腰椎管狹窄癥的典型表現(xiàn)包括神經(jīng)源性間歇性跛行(行走過程中,因腰、臀及下肢出現(xiàn)酸、麻、脹或疼痛等感覺,導致走不了路,出現(xiàn)跛行,休息后可緩解)、下肢肌肉萎縮無力、鞍區(qū)(即外陰肛周大腿根部內側區(qū)域)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礙,甚至嚴重癱瘓。患者一旦出現(xiàn)腰椎管狹窄癥的相關癥狀,需立即引起重視,及時就診,盡早進行專業(yè)診斷。
二、腰椎管狹窄癥的治療
腰椎管狹窄癥的治療措施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患者越早治療,效果越好。但是,具體采取哪種治療方式,需要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進行個性化選擇。
1.非手術治療
對于臨床癥狀不嚴重、病史短或不宜手術的腰椎管狹窄癥患者,首選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包括基礎治療和藥物治療,其中基礎治療包括患者教育、生活方式干預、物理治療等。通過患者教育讓患者了解疾病的性質,掌握日常管理腰椎的技巧,是基礎治療的前提。另外,在進行患者教育的同時,還需要配合平衡飲食、維持理想體重、增強核心力量和規(guī)律鍛煉等生活方式干預。但是,如果在鍛煉過程中出現(xiàn)疼痛、麻木等癥狀加重的情況,應立即停止。
物理治療可以緩解椎管狹窄引起的部分癥狀,臨床常用的方法包括佩戴腰部半剛性矯形器、穿背帶和緊身胸衣以及牽引和溫熱療法。遺憾的是,目前物理治療無法完全改善腰椎管狹窄癥的典型癥狀。因此,多數(shù)采用物理治療的患者需要聯(lián)合藥物治療。根據(jù)作用機制,臨床常用的治療藥物可以分為消炎鎮(zhèn)痛藥(對乙酰氨基酚、非甾體類抗炎藥)、神經(jīng)營養(yǎng)藥(甲鈷胺)、肌松藥和血管擴張藥(利馬前列素)等。
2.手術治療
對于臨床癥狀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的患者,存在客觀神經(jīng)損害體征(如下肢感覺減退、下肢肌肉萎縮、下肢肌力下降)、典型的神經(jīng)源性間歇性跛行癥狀(單次行走距離<500米)的患者,以及保守治療3個月不好轉且繼續(xù)加重的患者,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去除導致狹窄的致壓物(如增生的黃韌帶或關節(jié)突),從而緩解神經(jīng)受到的壓迫。
目前,椎管減壓術是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首選手術方法,通過直接減壓、潛行減壓或間接減壓的方式解除神經(jīng)組織的壓迫。減壓后,若患者仍存在腰椎不穩(wěn)或術中減壓引起的腰椎不穩(wěn),可以進行腰椎固定融合術以增強手術效果。臨床制訂手術方案時,應根據(jù)患者的疾病類型選擇最佳的手術方式,不僅要徹底減壓,還要保證脊柱的穩(wěn)定性。
三、腰椎管狹窄癥的康復管理
康復治療是腰椎管狹窄癥圍手術期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助于加速康復,減少并發(fā)癥,改善患者預后。患者術后應在醫(yī)生指導下盡早下床活動,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風險,還可以逐步恢復腰背肌肉的力量??祻湾憻挄r,應在疼痛控制的前提下,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腰背肌肉鍛煉,增強肌肉力量,提高脊柱的穩(wěn)定性。
同時,患者術后需遵醫(yī)囑定期復查,監(jiān)測脊柱恢復情況,以評估手術的效果。這樣可以促進康復訓練方案的動態(tài)調整,更有利于患者恢復。而且,患者手術后可能還會存在一些殘留的癥狀,比如疼痛、麻木和神經(jīng)功能障礙等,定期復查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這些殘余癥狀,并積極給予藥物輔助治療。研究顯示,腰椎管狹窄癥患者采取減壓和融合手術治療后,23%的患者需要服藥緩解下肢疼痛和(或)下肢麻木,平均服用時間長達21個月。
四、腰椎管狹窄癥的預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預防腰椎管狹窄癥或減輕癥狀,以降低疾病對生活的影響。根據(jù)腰椎管狹窄癥的疾病特點,日常預防可以通過“六步”來實現(xiàn):
第一步,保持合理的體重。過大的體重會增加腰椎的負擔,加劇脊柱的退行性變化,因此,維持合理的體重至關重要。合理的體重可以通過體重指數(shù)(BMI)來判斷。
第二步,堅持規(guī)律的運動。規(guī)律的運動有助于增強腰背肌肉的力量,進而維持脊柱的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可以選擇散步、游泳、騎自行車或瑜伽等。
第三步,保持正確的姿勢。無論是站立、坐著還是睡覺,保持正確的姿勢都可以減少對腰椎造成的壓力。比如,躺下或睡覺時,可以把枕頭或卷起來的毛巾墊在膝蓋下面,或者弓著背躺下;騎自行車時身體前傾。
第四步,避免不當?shù)膭幼?。如重復性的腰部彎曲、扭轉或舉重等動作,可能導致癥狀加重/腰椎過度負荷,需要減少和避免。
第五步,使用輔助工具。外出時可使用手杖或助行器,以減輕行走時腰椎的負擔。
第六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同時避免吸煙,不僅有利于身體健康,還有利于脊柱健康。
腰椎管狹窄癥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退行性疾病,日常比較常見。通過及時的治療和科學的管理,能夠有效控制癥狀,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