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有人喜歡春天,有人喜歡秋天。
同樣是喜歡秋天,有人喜歡它的豐盈、華美、沉甸甸,有人喜歡它的清、靜與悲涼。
這都很好,應(yīng)尊重不同的喜好。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精評
尊重差異,鑄大美時代
太原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楊佳悅
有人愛春,有人愛秋,有人愛豐盈,有人愛悲涼,不同的愛好帶來了審美差異?!昂透溃谟诤袭?;上下之益,在能相濟”,《三國志》有言如是。是以面對審美差異,唯有以尊重的心態(tài),方能鑄成多元大美,鑄就大美時代。①
尊重差異,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選擇。人來到世間,都是有使命的,人與人的差異,就在于選擇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以獨特的使命體現(xiàn)出不同的價值。因此,人與人的不同與差異是社會的必然產(chǎn)物。唯有尊重差異,對不同人的命運持有尊重態(tài)度,才能順應(yīng)社會發(fā)展的滾滾巨浪。②
在差異社會中尋找尊重,在多元價值中保護不同。“人最大的毛病是,愛以自己的喜好去度量其他事物”,劉亮程有言。當《玫瑰少年》在舞臺上唱響,一個因他人偏見而遭霸凌致死的小男孩被全國人民知曉,也警示人們尊重每個人的不同。揆諸現(xiàn)實,我們總是太想同化別人,從希望別人采納自己的想法到在網(wǎng)絡(luò)上對他人評頭論足,如果一直如此,何來尊重?何來大美?身處多元的環(huán)境,我們每個人都理當保護那些不同。③
進而言之,不同與差異造就了美的多元化,熱愛差異,就是熱愛美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王維見月,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流淌著虛境禪意;李煜望月,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剪不斷亡國離愁;張若虛看月,是“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滿溢著生命感悟。我們熱愛不同心境、不同故事下的詩篇,才使得不同的美千古流傳而不失芬芳。當足球世界杯一次次拉開帷幕,參賽隊伍漂洋過海,以不同的面孔聲音,訴說各自的家常與歷史傳奇,而我們同樣熱愛著,這世界本就美美與共。④
今時今日,新的世界環(huán)境更呼喚著我們尊重差異,并將此推廣到世界?;赝褡鍤v史,我們的國家有克己復禮的儒家,有無為而治的道家,有兼愛非攻的墨家……這些都在證明,中華文明正因孕育了不同風貌的文化,才得以美美與共,千古流芳。再看今朝局勢,世界文明大花園同樣需要不同文化的滋養(yǎng),中華文明不僅要尊重自我文化的不同,還要包容其他文明的不同。⑤
當新時代的脈搏在我們的血液中跳動,當我們的舉動關(guān)乎著時代的變動,身為青年人,更當尊重個體的不同與世界的差異,熱愛差異帶來的美麗,方能使時代更加美美與共。⑥
長在新時代,身為新青年,認識到差異是社會的必然結(jié)果的同時,社會與時代的發(fā)展也正因我們對差異的尊重鑄成大美盛景?、?/p>
精準點評?
①借用《三國志》中的名言,引出中心論點,典雅而有說服力。
②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談尊重差異的重要性,分析透徹,站位很高。
③借用劉亮程的名言和小男孩被霸凌的事例,從反面進一步強調(diào)尊重差異的重要性。
④列舉古人望月的詩句,以及足球世界杯上人們美美與共的事例,進一步論證了尊重差異所帶來的美的多元化。
⑤回望歷史,著眼今朝,強調(diào)新的世界更呼喚我們尊重差異,又上升了一個高度。
⑥結(jié)合當代青年人的責任,指出尊重差異的必要性,更有針對性。
⑦照應(yīng)開頭,強化觀點。
精要總評
文章的中心論點非常鮮明,作者從不同角度反復論證了尊重差異的重要性。引用、舉例、對比等論證方法靈活運用,排比、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巧妙使用。整篇文章邏輯嚴密,情感飽滿,語言優(yōu)美,是一篇值得學習的佳作。
和而不同 美美與共
太原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王善若水
多少次,我們于風景中流連,乃至“沉醉不知歸路”;多少次,我們于星河中徜徉,以至“神游其中,怡得自然”;多少次,我們于不同文明的形態(tài)中漫步,終至“三月不知肉味”。究其原因,風景萬紫千紅而形態(tài)各異,星辰數(shù)以萬計卻不一而同,人們的心之所向卻有所不同。世界之美,美在和而不同,更美在對于不同的那份尊重。①
和而不同,是世界得以多姿多彩的立足點。在自然的生存法則里,一切生物都無法掙脫生物鏈的桎梏。無論誰處于食物鏈上游,懂得萬物的多樣性才是自己生存的最佳保障。所以,他在獲取生存資料的同時又充分尊重了生存資料的多元和多樣性。如此,自然界才能以特定的規(guī)律盛衰有常、四時輪回;萬物才憑借既定的規(guī)則繁衍生息、綿延不絕?!抖Y記·中庸》中言:“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贝搜缘弥?。②
美美與共,是世界得以精彩的核心價值。人類從自然界中走去,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生活空間——社會。正是基于此,人類才以自己獨特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不同的文明形態(tài)。中華文明、埃及文明、希臘文明,游牧文明、農(nóng)業(yè)文明、工業(yè)文明……正是這些不同的文明形式,孕育了不同的民族和國家,這些不同的民族、國家又以各自獨特的文明樣式織就了世界文明的姹紫嫣紅。③
互相尊重,是世界得以持續(xù)繁榮的重要基礎(chǔ)。李斯于《諫逐客書》中言:“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笨v覽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從絲綢之路的開辟到漢唐盛世的出現(xiàn),正是因為華夏文明堅持尊重、包容擁抱世界文明,才造就了中華文明的繁榮昌盛;從清末的閉關(guān)鎖國到當今“一帶一路”的偉大倡議,既是中華文明擁抱世界文明的身體力行,也是中華文明的初心與信念。④
作為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與擁有者,我們應(yīng)該摒棄偏見,秉持互相尊重的理念,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和諧共生,讓世界文明的百花園永遠花花不同、朵朵生香,美美與共。⑤
精準點評?
①采用排比句,兼用古詩文中的名句,使開頭的文字整齊而富有韻味,巧妙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
②從自然生存法則的角度分析了和而不同的重要性,并引用《禮記·中庸》中的名言加以論證,增強了說服力。
③重點從世界文明的角度進一步論證了美美與共給世界帶來的精彩,有理有據(jù)。
④引用李斯的名言,回望中華文明史,有力地證明了互相尊重給世界帶來的繁榮,論證更加全面而有深度。
⑤水到渠成,照應(yīng)開頭,提出在世界文明中我們應(yīng)持有的正確態(tài)度。
精要總評
文章的論證極富層次感,在中心論點提出后,分別從自然法則、世界文明、中華文明史三個角度進行論證,立意很高。論述中多采用引用、舉例等論證方法,所選取的名言和事例都很有說服力。文章也極富文采,句式和詞語的選用很見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