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jié),第十七個國際檔案日如約而至。6月7日至14日,北京市檔案部門按照國家檔案局部署和市檔案局安排,提前謀劃,高效落實,圍繞“筑夢現代化奮斗蘭臺人”主題,舉辦特色主題展覽,拓展民生檔案利用范圍,展示京津冀協同發(fā)展成果,舉辦學術論壇、知識競賽,開展普法宣傳,形式多樣、亮點紛呈,彰顯了檔案文化魅力,展示了蘭臺奮斗風采,社會公眾參與熱情高漲,活動熱度持續(xù)攀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新聞網、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日報、北京青年報等20多家媒體通過電視、電臺、網絡、微信、客戶端等平臺,對活動盛況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式報道,社會反響熱烈。
活動期間,市和區(qū)檔案局、檔案館,市城建檔案館,北汽集團等21家單位從大局著眼,向實處發(fā)力,舉辦主題展覽48個,從檔案視角深情講述中國故事、首都故事。
為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市委辦公廳(市檔案局)、市檔案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qū)聯合舉辦“祝福祖國筑夢前行——新中國國慶檔案資料展”,以檔案為基礎再現國慶慶典的光輝時刻,熱情謳歌在黨的領導下,新中國75年來取得的非凡成就;市檔案館同步推出“祝福祖國筑夢前行——國慶彩車模型展”,充分展現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延慶區(qū)檔案史志館推出“牢記囑托擔使命煥發(fā)時代新風采”——習近平總書記給延慶鄉(xiāng)親們的重要回信檔案專題展覽。展覽首次公開展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內容、八達嶺鎮(zhèn)石峽村村民給習近平總書記的簽名信復印件等珍貴檔案資料,在“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提出40年之際,激勵全區(qū)廣大干部群眾持續(xù)努力,以首善標準做好長城保護發(fā)展這篇“大文章”,為延慶區(qū)高質量綠色發(fā)展貢獻力量。
朝陽區(qū)檔案館同時推出“丹鳳朝陽成長與跨越——朝陽區(qū)區(qū)情區(qū)史展”等6個主題展覽,以大量文獻、數據、照片、實物等全方位展現朝陽區(qū)經濟社會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建設歷程。東城、西城、豐臺、房山、通州、順義、懷柔、平谷、密云等區(qū)檔案館也結合實際新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主題展覽。
此外,市城建檔案館推出“筑夢京城——北京市重點建設工程成就展(2014年—2023年)”,北汽集團推出“筑夢現代化奮斗蘭臺人”主題展覽,多視角展示首都建設亮眼成績,用檔案見證北京精彩蝶變。
為擴大活動影響力,全市檔案部門做足暖場準備,拉動流量增長,整合各方力量,提升宣傳效果,有效激發(fā)公眾參與熱情。
市區(qū)檔案局、檔案館打出提前量,打好組合拳,首次與權威媒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華社,微博社交媒體平臺、京辦綜合辦公平臺合作,宣傳推廣此次國際檔案日集中宣傳周活動亮點,受到社會公眾和全市機關干部的廣泛關注。其中,《2024年國際檔案日系列宣傳活動即將拉開帷幕》等宣傳稿在新華社客戶端一經推出,閱讀量迅速突破百萬;同一消息在京辦平臺閱讀量超過1.5萬人。
活動期間,一組從海外回購的19世紀80年代拍攝的北京城老照片首次在副中心精彩亮相。這些照片是當年法國外交人員使用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歷時四年拍攝而成,對于從檔案角度研究19世紀北京城市建筑風貌及歷史變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朝陽區(qū)檔案局推出的“蘭臺號”主題游船在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啟航,船身兩側,“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筑夢現代化奮斗蘭臺人”等宣傳標語循環(huán)播放,讓市民游客在體驗朝陽文旅金名片的同時感受檔案文化魅力。
2023年6月19日,市委常委、秘書長趙磊作出批示,要求“扎實推動‘兩館建設’,提升服務質效”,為加快推進區(qū)檔案館新館建設和不斷提高檔案為民服務水平注入強勁動力。一年來,市委辦公廳(市檔案局)嚴督實查、分類指導,各區(qū)委區(qū)政府高度重視、統籌推進,新館建設取得豐碩成果。豐臺區(qū)檔案館新館正式投用,石景山、大興區(qū)檔案館新館項目完成竣工驗收,昌平、門頭溝、平谷、懷柔4個區(qū)新館建設初步完工,為城市增添更多優(yōu)質公共文化空間;檔案開放力度持續(xù)加大,檔案服務更加便捷高效,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6月7日上午,豐臺區(qū)檔案館新館開館運行,為南城再添文化新地標。新館總建筑面積約2.4萬平方米,地上7層、地下2層,具備檔案保管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檔案利用中心、政府公開信息查閱中心、電子文件(檔案)備份中心、市民文化中心等功能;外觀設計體現豐臺歷史文化和檔案元素,外立面由一個個“書簡”組成,隨陽光角度變化呈現出不同的光影效果,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打卡。
活動期間,全市17家綜合檔案館統一開放檔案約25萬件,其中,市檔案館開放化學工業(yè)、汽車工業(yè)等領域檔案1.6萬件;西城、豐臺、大興區(qū)檔案館開放檔案數量位居16區(qū)前列,分別開放4萬件、3.1萬件、2.6萬件。滿25年館藏檔案依法向社會開放工作有序推進。
民生檔案跨館利用服務范圍進一步擴大,新增學籍、再生育子女審批檔案兩個門類,總計達到13種。截至6月9日,“北京市民生檔案跨館利用服務平臺”自開通以來已累計為22744人次提供跨館跨部門利用檔案24863件。
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fā)展重大國家戰(zhàn)略實施十周年。十年來,京津冀三地檔案部門攜手共進、緊密合作,共同書寫了京津冀檔案事業(yè)協同發(fā)展的壯麗篇章。今年國際檔案日活動期間,三地檔案部門深化合作,再結碩果。
2024年京津冀檔案事業(yè)協同發(fā)展聯席會于6月19至20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召開。此次會議以“檔案服務京津冀協同發(fā)展”為主題,就進一步加強檔案事業(yè)創(chuàng)新與協同發(fā)展進行了深入交流,三地共同簽署了《京津冀檔案部門2024—2025年協同合作事項備忘錄》,并就完善協同機制、深化檔案資源共建共享、重點建設項目檔案聯合驗收及檔案人才專家?guī)旖ㄔO等一系列深度合作達成共識。本次會議是京津冀三地由過去項目制合作升格為全面戰(zhàn)略合作聯席會議機制,特邀雄安新區(qū)、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同加入,約定每年6月三地輪值主辦,向社會主動公開合作共享年度成果,以最大力度扎實推進檔案惠民的有益實踐。
京津冀三省市檔案局、檔案館組成京津冀檔案工作聯合出題組,在學習強國平臺舉辦檔案法治答題活動,進一步提升公眾對檔案工作的認知度,擴大了檔案工作社會影響力。
三地檔案館共同推出“聆聽歷史回響傳遞檔案聲音——京津冀蘭臺讀檔活動”,由三地檔案工作者講述本館珍品檔案及其背后的故事,讓檔案從“故紙堆”走進“百姓心”,充分展示三地豐富的館藏和蘭臺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為推動文化傳承發(fā)展、堅定文化自強自信貢獻力量。聯合推出“十年京津冀蘭臺翰墨香——京津冀編研成果聯展”,從檔案視角呈現京津冀三地歷史變遷、文化傳承及社會發(fā)展的壯麗畫卷?;顒悠陂g,三地檔案館分別設立聯展專區(qū),同步展示130余套(冊)編研成果,并精選部分代表作品,在三地微信公眾號以圖文形式推出10期內容簡介,取得良好社會反響。
全市檔案部門以國際檔案日活動為契機,舉辦學術論壇、主題沙龍,開展知識競賽、技能比武等活動,搭建檔案工作者學術交流平臺,提升檔案工作者專業(yè)素養(yǎng)和業(yè)務技能,進一步激發(fā)干事創(chuàng)業(yè)熱情。
6月12日,市檔案學會和北京聯合大學在市檔案館共同舉辦第三屆首都檔案治理體系學術論壇暨全市檔案館館長論壇。此次論壇以“檔案館資源建設的高質量發(fā)展”為主題,來自中央檔案館國家檔案局、北京市檔案館、朝陽區(qū)檔案館、大興區(qū)檔案館以及清華大學、北京聯合大學、首鋼集團等單位的8位同志,圍繞加強進館檔案質量前端控制、檔案質量管理創(chuàng)新、構建優(yōu)質檔案資源體系、多措并舉嚴格控制進館檔案質量、電子辦公環(huán)境下檔案質量管控方法、做好企業(yè)檔案的收集和移交工作等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
以比促學、以賽促建活動火熱開展。海淀區(qū)檔案局舉行“筑夢現代化奮斗蘭臺人”檔案知識競賽,全區(qū)115個立檔單位、200余名專兼職檔案員參加現場活動,共同對檔案法治知識進行了再學習、再強化。市公安局舉辦比武見學活動,16個單位分為兩組,進行數字檔案系統操作和檔案整理比武,促進了檔案員專業(yè)技能的提升。北京聯合大學檔案館開展檔案業(yè)務技能比武活動,增強了檔案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活動期間,全市檔案部門以學習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為主要抓手,開展了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社會檔案法治意識,營造良好法治氛圍,參與人數和范圍創(chuàng)歷年來新高。
各區(qū)檔案局、檔案館紛紛開展專題講座、檔案法治宣傳“七進”(即進機關、進企業(yè)、進鄉(xiāng)村、進社區(qū)、進學校、進家庭、進網絡)活動,同時,通過報刊、網絡、微信小程序等進行普法宣傳,切實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以下簡稱《檔案法》)《實施條例》落地實施。其中,昌平區(qū)檔案館組織《實施條例》知識答題活動,全區(qū)2800余人參與。
市屬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因地制宜開展大講堂、專題培訓、知識問答、現場宣講等多種形式的檔案法律法規(guī)知識宣傳,增強全員檔案法治觀念。市規(guī)劃自然資源委編制《實施條例》學習材料匯編和知識答題并將其列入干部教育學時,組織全委系統干部職工參與學習答題活動;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展“《實施條例》宣傳暨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向當事人面對面宣傳《實施條例》;市監(jiān)獄管理局各單位結合本局檔案工作制度開展《檔案法》《實施條例》宣講活動,1300余人參與;市自來水集團在《供水報》刊載檔案法律法規(guī)知識答題,共有3665人參與;地鐵公司組織開展了為期4天的集中脫產培訓,邀請專家對《檔案法》《實施條例》進行詳細解讀;北京電子科技職業(yè)學院面向全校開展《實施條例》答題活動,近700名教職工參與。
北京農商銀行在全市1855臺自助終端、500臺媒體廣告屏上滾動播出“國際檔案日”主題宣傳電子海報;首發(fā)集團在收費站、服務區(qū)、加油站等人員流動密集場所利用宣傳欄、LED顯示屏等開展檔案宣傳;市紀委市監(jiān)委、市審計局、市水務局、市委黨校、京投公司、國資公司、首農集團、公交集團等單位也都結合實際開展了檔案宣傳活動,有效促進了社會對檔案工作的認同。
此外,全市檔案部門還積極參與國家檔案局專題講座和征文活動,開展了短視頻征集、檔案宣傳文創(chuàng)品制發(fā)等活動,宣傳成效顯著。
活動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各級黨委和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市委常委、秘書長趙磊親自審定辦展方案及展覽報審稿;市委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劉占興為活動把關定向并提出明確工作要求,廳班子集體研究展覽籌備工作;市委辦公廳副主任桑硼飛和市檔案館館長程勇靠前指揮、具體指導,有力推動各項活動順利開展;豐臺區(qū)委主要負責同志及東城、海淀、大興、延慶等區(qū)區(qū)委領導,北京聯合大學、北京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市屬高校黨委書記出席活動或蒞臨現場指導,為活動加油助力。市統計局、市重大項目辦、化工集團等單位黨委(黨組)采取專題研究、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等方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檔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領會《實施條例》核心要義,進一步豐富了活動的形式和內涵。
下一步,北京市檔案系統將著力抓好常態(tài)化宣傳,助推首都檔案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同時,以2024年京津冀檔案事業(yè)協同發(fā)展聯席會為契機,縱深推進三地檔案文化宣傳合作交流,以實際行動推動京津冀檔案事業(yè)協同發(fā)展不斷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