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665.4 文獻標識碼:B DOI編碼:10.19440/j.cnki.1006-9402.2024.02.027
1園地選擇
選擇海拔200-400m,背風向陽在西北方向有大山做屏障的山地或水域附近建園,坡度25°以下,最好選擇成土母質(zhì)為片麻巖、pH值在7.0~7.5、微堿性壤土、沙壤土或沙礫土,極端最低溫≥-17℃,10℃以上有效積溫達4200℃以上。
2 品種選擇及建園
2.1 品種選擇 選擇抗逆性強、品質(zhì)優(yōu)且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品種。大果型品種可選太行紅石榴系列、棗元青、泰山紅等;中果型品種可選擇大葉滿天紅、秋艷等;小果型品種可選擇小葉滿天紅、滿天紅酸、玉石籽等;軟籽石榴可選擇突尼斯軟籽、中農(nóng)紅等品種。同時,授粉樹要選擇與主栽品種花期相近,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品種。
2.2 建園
2.2.1 整地 栽植前根據(jù)地形、坡度及土壤情況,人工或機械整地,可采用水平條田、魚鱗坑等方式。土壤瘠薄的,撿拾石礫或換土改良,增施有機肥,將腐熟有機肥與土壤混勻后回填,并澆水沉實。
2.2.2 選苗 選擇一級苗建園。要求苗高≥1 m,根頸處粗度≥1 cm,具多個側(cè)根。無檢疫對象,無機械損傷及病蟲害。
2.2.3 栽植 栽植時期以春、秋季栽植為好,雨季也可栽植。春季栽植時間從苗木芽子萌動到展葉前,秋季栽植從苗木落葉后到土壤結(jié)凍前均可。在干旱缺水地區(qū),如雨季雨量充沛情況下,可于雨季帶葉栽植。
土肥水條件好的地塊栽植株行距以3 m€? m為宜;條件較差的株行距適當加密1.5~2.0 m€?.5~3.0 m為宜。定植穴長、寬、深要求均達60 cm以上。春季栽植截干1/3~1/2;秋季栽植截留5~10 cm,并封土堆或帶干壓倒覆土。
3 土肥水管理
3.1 土壤管理 主要是擴穴深翻和中耕除草。定植第2年開始,果實采收后至土壤結(jié)凍前,每年在根際外圍結(jié)合施基肥,挖深40~50 cm、寬約40 cm的環(huán)狀溝,進行深翻擴穴。成齡果園分年度隔行或隔株進行。
在生長季節(jié),尤其雨后或灌水后,樹盤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松土保墑,中耕深度以6~8 cm為宜。
3.2 施肥
3.2.1 基肥 主要包括腐熟的牛羊糞、豬糞、雞糞以及農(nóng)家?guī)实?,混施少量磷、鉀速效肥?;室话阌诠麑嵅墒蘸笾镣寥澜Y(jié)凍前施入,施肥量為果園預(yù)產(chǎn)量的1~2倍。多采用環(huán)狀溝施、條狀溝施、放射狀溝施等方法,常結(jié)合果園土壤深翻進行。
3.2.2 土壤追肥 幼齡園1年追肥2次。在土壤解凍后至樹體萌芽前追施1次氮肥,1 hm2施尿素75 kg;新梢速長期追施1次氮磷鉀復(fù)合肥,1 hm2施375 kg左右。追肥后及時灌水,無灌溉條件的降雨時追肥。
盛果期樹每年追肥3次?;ㄇ埃?月下旬至5月上旬)1次,以速效氮肥為主,配以適當磷肥(樹勢偏弱的);幼果膨大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1次,施氮、磷肥,配以少量鉀肥;果實著色期(采果前15~30 d)1次,以鉀肥為主。追肥總量應(yīng)在預(yù)產(chǎn)量的10%~15%[1]。
追肥方法,宜在樹冠投影下外圍向里1/3范圍內(nèi),多點穴施。
3.2.3 葉面噴肥 一年2次。春梢速長期以氮肥為主;果實速長期(幼果膨大期)以速效磷鉀肥及微肥或氨基酸肥為主。
3.3 灌排水 通常一年灌水4次,在萌芽前、開花前、幼果膨大期及封凍期各一次。注意花期及采收前切勿灌水,花前灌水宜在花前10 d左右[2]。同時還要注意及時排澇。
4 整形修剪
要做到因樹修剪、隨枝作形,提倡矮冠少干、簡化樹形、筑牢骨架、調(diào)壯枝組,并及時更新。
4.1幼齡樹休眠期以整形為主。常見樹形如下。單干形:即紡錘形或改良紡錘形。每株只留1個主干,初期主干需用木棍等支撐使其直立,干高80cm左右,樹高3m,全樹可保留穩(wěn)固大型枝組10個左右。
雙干“Y”形:每株樹選留2個主干,每個主干上分別按方位角180°選留兩層主枝4~5個,兩主干之間留中小枝組。主干與地面夾角50°左右,主枝與中心干夾角45°左右。
三干開心形:每株選留三個主干,主干與地面夾角50°左右,每干上選留兩層主枝4~5個,主干之間內(nèi)膛多留中小型枝組,主枝與主干夾角45~50°。生長季修剪主要是根際除萌蘗及抹除背上萌芽。
4.2
初果期樹休眠期以輕剪、疏枝、緩放為主。初結(jié)果樹理想狀態(tài)是樹冠呈下密上稀、外密內(nèi)稀、小枝密大枝稀的狀態(tài)。生長季應(yīng)及時疏除樹下萌蘗、背上徒長枝和摘心,增大主枝開張角度至80~85°,保持基角不低于70°。
4.3盛果期樹休眠期根據(jù)枝條空間布局,合理培養(yǎng)結(jié)果枝組;疏除多余的旺枝、徒長枝、病蟲枝、細弱枝、剪口萌枝等;適當回縮長勢衰弱的側(cè)枝、過長枝及結(jié)果能力弱的枝組。修剪后枝條間距保持在15cm以上,行間應(yīng)保留光路,樹高保持在3m左右。生長季疏除過密旺枝,對影響光照的大枝進行拉枝變向。
5 花果管理
5.1 輔助授粉 可采用果園放蜂,1 hm2放1.5箱蜜蜂或750頭壁蜂,在開花前2~3 d置于園內(nèi)。也可人工點授,用毛筆或其它授粉器在花開當天進行點授,每隔1~2 d點授1次,要避開陰雨天。
5.2 疏花疏果 石家莊地區(qū)從現(xiàn)蕾期開始,疏去鐘形花蕾、鐘形花及7月以后開的所有花;從幼果轉(zhuǎn)綠開始,疏除晚果、畸形果,盡量不要留雙果和多果,老弱樹多疏少留,果間距不低于20 cm。留果量根據(jù)果實大小而定,初留果量要超過預(yù)估總產(chǎn)量的10%~15%。
5.3 果實套袋 7月中旬開始,進行果實套袋。常用果袋有紙袋和塑膜袋兩種。果袋大小為16 cm€?4 cm。紙袋可使果面光潔,著色鮮艷,但需摘袋,較費工;塑膜袋對著色有一定的影響,但可帶袋采收,便于貯藏且省工省力。需要注意的是,套袋前要噴一次殺蟲劑和殺菌劑,待藥液干后即行套袋。
6 病蟲害防治
6.1 綜合防治 應(yīng)堅持以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休眠期要搞好果園衛(wèi)生,剪除病枝、病果,清除果園枯枝落葉,并刮除樹干老翹皮。萌芽前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果實套袋可有效防治生長季的主要病蟲害;病蟲害發(fā)生嚴重時可采用化學防治方法。
6.2 化學防治
6.2.1 干腐病 刮除病斑后,用4~6波美度石硫合劑或60%腐殖酸鈉50~70倍液涂刷傷口。全園噴70%甲基硫菌靈800倍液,7~10 d噴1次,連噴4~5次。
6.2.2 果腐病 在發(fā)病前及發(fā)病初期,用4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7 d噴1次,連噴3次;在雨季噴施索利巴爾、綠乳銅或多抗霉素等,7~10 d噴1次,連噴3次。
6.2.3 桃蛀螟 從果實轉(zhuǎn)綠開始,用舊棉絮或衛(wèi)生紙蘸1 000倍滅幼脲3號液或100倍工業(yè)酒精封堵萼筒,藥量以輕捏不滴水為宜;也可用黑光燈或糖醋液誘殺成蟲。如果沒有堵萼,則用20%殺滅菊酯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2 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脂乳油2 0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1 000倍液噴霧,每7~10 d噴1次,連噴3~5次[3]。
此外,石榴易遭受凍害。預(yù)防措施是全樹噴石硫合劑或樹干涂白。涂白劑配方為水10份、生石灰3份、食鹽0.5份、石硫合劑原液0.5份和少量動植物油。及時清除樹上積雪和樹干綁草。
參考文獻
[1] 楊培玲 ,苑紅霞,朱奇云.石榴優(yōu)質(zhì)豐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園藝與種苗,2023,43( 3):23-24,56.
[2] 李明杰.石榴在高效節(jié)水灌溉中的需水量計算分析[J].陜西水利,2020(2):66-68.
[3] 聶書海.林果病蟲害生物防治[M].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