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山是本州島西部的一個縣(日本縣比市大),南臨瀨戶內(nèi)海。岡山后樂園位于岡山市近郊,占地13.3萬平方米。貞享4年(1687年)開工,歷時14年,在元祿13年(1700年)完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是江戶時代(江戶時代是德川幕府統(tǒng)治日本的年代,時間由1603年創(chuàng)立到1867年。是日本封建統(tǒng)治的最后一個時代)的岡山的藩主(藩主是江戶時代行政級別,是地區(qū)的最高長官)池田網(wǎng)政所建。難怪,不用看園林規(guī)模,單看歷史就知道名聲在外了。那是個很有名氣的園林,是日本三大名園之一。
走進園林,繞出樹林中的小徑,使人頓時視野開闊,大有重見天日的感覺,滿園春色,綠草如茵。眼前是大片的草坪,中間和四周點綴以小山、池塘、房屋、溪流,還有遠處一座高大的建筑——岡山城與之呼應(yīng)。從獨立的建筑來看,仍然是傳統(tǒng)的日本風格,但是西洋式的大草坪讓園林的格局開闊了,視野更加寬廣。園林內(nèi)的草地和水系有很好的結(jié)合,包括湖、河、瀑布、曲水小橋。
總體印象,讓人驚奇的不是古香古色的亭臺樓閣而突出,不是傳統(tǒng)的園林格局而吸引人,而是因地制宜的綠地,那是一個大面積種植草坪的園林,據(jù)說,草坪占園內(nèi)面積五分之一還多,那種綠色遠看都有點不真實,所以有人說是 “天然的風景畫”。后樂園以草坪為主角,以藩主的起居室“延養(yǎng)亭”為中心,然后分布著人工湖、曲水、唯心山、井田、茶田等組成的美麗風景。此外,春賞櫻花,秋賞紅葉等四季不同的風情都可以在這里顯現(xiàn)。
我們是七月中旬去的,自然只見櫻樹不見櫻花。岡山這地方相對日本本州島來說一年四季少雨,是日本的 “晴朗之國”,所以入園后,草坪養(yǎng)護得格外的綠,天格外的藍,云格外的白。300多年間,后樂園盡管由于水災(zāi)、戰(zhàn)爭遭受了很大損壞,但根據(jù)千尋日語保留的繪圖進行了復(fù)原,至今仍保存著當時的樣子。
古代皇家園林,亭臺樓閣、琴棋書畫是必不可少的,外景多以小橋流水、假山真石做映襯,岡山后樂園是以延養(yǎng)亭為中心,巧妙借用岡山城和周邊的山景作為映襯,構(gòu)筑出如詩如畫的美景。園內(nèi)曲水環(huán)繞,池水明媚,是一座典型的池泉回游、純?nèi)毡撅L格庭園,但由于草坪占地比率高,就給人以一種西洋風格的印象。在大面積的草坪之外,不論是建筑和小橋流水及各種小品雕塑,雖然規(guī)模不是很大氣,但都顯得生機盎然和生動活潑,如曲線優(yōu)美的小河、池塘、瀑布、涼亭、水車等。江戶時代的岡山藩主池田很重視耕戰(zhàn),不僅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良田,也留下了美麗的后樂園。由于沒請導游,事先又沒查看資料,多虧師傅親自出馬,他將所知盡其所有向我們講解。后樂園與一般日本園林的不同點是,后樂園是第一個大面積種植草坪的園林,而其他的日本園林多利用青苔來點綴。岡山平原的氣候少雨,青苔難生。而后樂園又位于河流下游,土質(zhì)多沙,草坪是為了固沙保土而植。后樂園的另一大特點是集各朝各地園林、風景之所長。比如,平安時代(79—1192年)的池中島、室町時代(1338-1573年)的樹石相間、安土桃山(1573—1603年)時代的蘇鐵園林等,滋賀的近江八景等各地著名風景在園中也有表現(xiàn)。這么看,后樂園不僅僅是藩主的后花園,今天倒也是成了歷史園林博物館了。其實岡山后樂園就是當時的岡山藩主池田綱政用于靜心養(yǎng)身和接待賓客的庭園,取先憂后樂之意而命名。有人說后樂園的取名借助了我國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989-1052年)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而來。中日兩國在歷史文化上就源遠流長是真,不過后樂園是否借助了范仲淹名言的靈感,還是沒法考證。
后樂園里的湖不叫湖,日語叫“澤之池”,實為后樂園內(nèi)最大的人工池溏,池溏內(nèi)3座人工小島,分別設(shè)置成茶室的中之島,垂釣用的御野島及白砂和青松圍繞的砂利島。正門入口處延養(yǎng)亭是池田藩主主要的居所,旁邊是能樂舞臺,舞臺內(nèi)展示當時的能樂服飾。
任何皇家園林,如果沒有水,風景再好也缺少生氣。岡山后樂園利用虹吸現(xiàn)象原理,從旭川的5公里上游處引水入園,引進的河水用于曲水、池塘、瀑布,建造各種水景,使得園中處處有活水,又用園路、水路將寬闊的草地、水池、假山、茶室連成一體,可謂獨具匠心的林泉回游式庭園,可見江戶時代建造園林就已經(jīng)達到了很高的水準。
后樂園有一處景觀,是中國游客到此必駐足拍照留念之處,那就我國文化名人郭沫若題字紀念碑。郭沫若在岡山讀中學時,常來后樂園,那里園中丹頂鶴,印象頗深。1955年12月14日,當他40年后重返岡山后樂園時,特賦詩一首:“后樂園仍在,鳥城不可尋,愿將丹頂鶴,作對立梅林?!币钅?月,郭沫若將一對丹頂鶴送給后樂園。名人贈鶴,園主人受寵若驚,此后丹頂鶴在此不斷繁衍,不僅使戰(zhàn)后的后樂園重添生機,由于名人效應(yīng),也為后樂園增輝添彩。為紀念郭沫若先生的贈鶴之舉,岡山人1961年3月,特立石碑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