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強調(diào)個性化和實踐操作的培養(yǎng),這給寫字教學帶來了深刻影響。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低段寫字教學要緊跟時代,消除傳統(tǒng)寫字教育模式樹大根深的弊端,結合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打造高效且科學的寫字課堂和教學方法研究,促進小學語文低段寫字教學的改革,從而正確引導學生今后的學術表達和社交互動。因此,開展寫字教學的評價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語文低段;寫字評價
一、引言
作為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方面——寫字教學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寫字”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釋義為:“書寫文字”,對于小學語文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寫字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做到“一拳一指一寸”,盡量使字寫得美觀大方。學生正處于語言和認知能力的發(fā)展階段,語文寫字教學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是學習語文邁出的第一步。關乎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和個人習慣養(yǎng)成,具有獨一無二的重要地位,只有經(jīng)過扎實的練習與積累,漢字才能更好地服務于自身,為未來的閱讀、寫作等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第一學段(1~2年級)對“識字與寫字”方面明確提出:“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照基本的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框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币陨鲜切抡n程標準對于寫字方面的評價要求,而在現(xiàn)實中小學低段語文寫字教學過程中是否達到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達到是否達到寫字教學的目標,其真實情境又是如何,需要更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寫字教學評價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盡管新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各個學校的寫字教學及寫字評價標準異乎不同,有的學校寫字教學及寫字評價標準仍舊過于注重形式,較少關注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同時,由于中文的發(fā)音與書寫漠不相關,就導致學生在書寫時惘然不知,不能很好掌握字體結構和筆畫順序,導致學生的寫字水平普遍不高,這既與教學方式有關,也與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尚未形成有效機制有關。而評價是提升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應從多方面、多維度進行小學低段寫字評價的研究。
現(xiàn)行的寫字教學評價方式及問題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寫字評價方式單一。書寫測試是寫字教學評價的常用方法,通過書寫測試來檢驗學生的寫字水平可讓教師一目了然,但在課堂寫字教學中往往過于側重字形,大多數(shù)漢字都字形與所指的事物有關聯(lián),但由于小學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還未發(fā)育完全,非常需要教師深入的對寫字進行指導與評價。
第二,寫字教學評價固定化。小學低段的學生雖然好奇心強,但持久力不足。在課堂寫字教學中,教師通過教師黑板演示與學生反復的抄寫識記字形,簡單分析漢字結構并進行簡單的歸類,會導致教師刻板又機械的寫字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進而以一定的評分標準對學生的寫字作品進行評分。評價方式過于固定,教師的主觀意識較強,未充分考慮兒童的學習心理特點,不符合其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導致學生的寫字興趣較低。小學低段學生寫字水平有較大差異性,傳統(tǒng)“一刀切”的評價方式難以適應各類學生發(fā)展的需求。
第三,過于強調(diào)寫字的工具性。忽視漢字本身的形美、意美、音美,忽略了寫字教學需根據(jù)漢字本身來進行針對性教學,而現(xiàn)有的評價方式普遍以教師為主,相對簡單隨意并且許多教師未進行專業(yè)培訓,存在主觀性。同時,對于學生寫字的指導也只是點到為止,從而過分強調(diào)漢字的實用功能,只重視會寫,忽略了漢字蘊含的人文美感。因此,教師往往是通過觀察學生在寫字過程和完成度上,給予評價和反饋,但評價維度過于單一,缺乏綜合性。
為了提高新課程標準下的寫字教學評價,針對現(xiàn)有問題提出其改進策略。
第一,評價對象多元化。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低段寫字教學評價需注重多方面的反饋機制,鼓勵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能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寫字水平和進步。首先,教師評價關注學生的寫字過程和作品,并鼓勵有效方法的使用。其次,書寫測試依據(jù)靈活、科學的標準評估學生的技巧。此外,引入學生自評,鼓勵自我反思與提出改進建議。同學互評促進交流與共同進步。最后,運用智能評價工具如手機APP,根據(jù)不同年齡段設定精細化評價標準,實現(xiàn)分層化評估。
第二,評價標準個性化。評價需要依據(jù)明確的標準進行,但由于小學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不盡相同,需要多標準才能確保評價的公正性,也可以使學生清楚了解自身的優(yōu)缺點。對于寫字能力較弱的學生,可著重強調(diào)字形的規(guī)范,對于寫字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更注重其寫作的流暢度。個性化評價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激發(fā)書寫興趣和積極性。因此,建議教師及制定詳盡且符合每個學生身心發(fā)展不同的評價標準,包括但不限于字形、字跡、排版、邏輯等方面。
第三,評價人員專業(yè)化。教師在小學低段寫字評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的教師專業(yè)專業(yè)能力直接影響寫字評價的效果。建議加強對教師的專業(yè)培訓, 如:粉筆字練習、硬筆書法練習,舉辦各類“三筆字”比賽,請專業(yè)書法老師進行培訓,提高評價能力。
第四,評價活動實踐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班級通過開展寫字大賽、作品展覽、班級文化墻等實踐活動,增加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反思自我、互評交流的機會,從而提高評價的效果。
第五,評價方法智慧化。智慧教學工具指智慧教學中使用的智能化或數(shù)字化軟件工具,是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的體現(xiàn)。利用智慧教學工具獲取在線優(yōu)質(zhì)教學資源,通過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形式實施課堂教學。借助“APP”“AI”等先進科學技術手段,可以更公正、客觀地對學生的寫字作品和寫字姿勢等方面進行評價,其科學自動記錄和快速分析學生的寫字活動軌跡,為教師提供相應的學習反饋與可視化的評價結果,減輕教師及家長負擔,減少其主觀性,大大提高評價客觀性、及時性和科學性。
第六,評價機制長期化。對學生的寫字能力進行持續(xù)、長期的跟蹤評價,可以更準確地反映學生的學習進步情況。設置定期的檢測和總結,可以讓教師和學生以及家長了解到長期的學習效果。比如設置學生寫字檔案成長袋、電子化作品集錦等方式,使學生能快速對比方便改進。
三、結論
新課程標準為小學低段語文寫字教學評價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將充分考慮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和多元化需求,通過引入個性評價方式、多元評價維度和綜合性評價方法,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同時也將推動教師以更全面、更科學的手段和方式改進寫字教學的現(xiàn)狀,共同構建適應新課程標準下的寫字教學。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夏晴. 漢字美學視閾下小學低段識字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22.
[3]林嵐.新課程背景下小學寫字教學研究[J].知識文庫,2019(24):69.
[4]吳迎美.淺談小學語文低段識字寫字教學[J].考試周刊,2023(22):24-28
[5]陳雪梅.關于小學語文低段寫字教學評價的時機與方法[J].課外語文,2021(09):30-31.
[6]游晨霞.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策略與方法研究[J].學苑教育,2020(23):17-18.
[7]馬秀麟,梁靜,李小文,等. 群體感知效應促進線上協(xié)作學習成效的實證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9,40(5).
[8]高潔,彭紹東.教育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教學工具的比較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23(03):61-67
[9]朱思儒.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小學識字寫字教學設計及其實踐現(xiàn)狀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22.